音樂與人類相伴,音樂與人生相伴,音樂滋潤人生。一曲《韶樂》,竟讓孔子三月不知肉味;俞伯牙素指扣琴,輕輕撥弄,清清泠泠的《高山流水》便流瀉下來,頓時,巍峨的高山伴隨一溪碧水就出現在眼前,讓你如踏入仙境一般;仔細聆聽貝多芬的《命運》,閉目沉思:“我要扼住命運的喉嚨”!貝多芬一生多舛,是音樂支持了他,也是音樂成就了一個強者!是音樂讓貝多芬的人生充滿光輝!
聽音樂,可以將悲傷的情緒釋放出來;聽音樂,可以將躁動不安的心靈淨化,聽音樂,可以讓人忘卻世俗的紛擾。好的音樂總是可以感動我們的心性;讓我們時時將它們記起。因此,古人將自然界的聲音稱之為天籟,我則稱好的音樂為心籟。
音樂既是一種內在的表達,又是一種穿過時光隧道的相遇。每次聆聽,都會引人進入一種懷念:懷念童年,懷念家園,懷念舊日情人。記得當年能演奏《二泉映月》的三叔,就留給我特別深刻的印象,他用那把老舊的二胡拉出哀婉優美的旋律,營造出一種奇異的、如夢如幻的讓人終生難忘的境界。隻要聽到《二泉》,即便是於數十年之後的今天,我仍能記起三叔的一顰一笑,還有他拉琴時的一仰一合。音樂響起,村中的小溪、屋後的青山便和三叔一起來到眼前,我也常常會激動得流下淚來。音樂所保留的記憶讓人如此難忘,是因為它沉澱了人生的種種經曆,它是人生的日記本。
音樂讓人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它使人感情豐富,教人善良,讓人自覺地去追求美好高尚的境界。一個人在音樂中形成的修養是極為珍貴的,因為這需要一個緩慢的過程,像條條小溪一樣在翻越山穀之後最終匯聚成壯觀的瀑布。而一個人的童年如果沒有音樂的陪伴,就如山巒沒有花草樹木的裝扮,不免缺少了靈秀。
記得童年裏的一個春節,大姐從上海來看望母親和我,臨別的那天晚上,在幽幽的燈光下,大姐坐在母親旁邊,摟著我輕輕地唱起了《孟薑女》,想到大姐又要離去,剩下孤單的母親時,憂傷的曲子一下子卻成了我一次內心的傾訴,一次煩惱的排解……此前,我已經向隔壁三叔學會了用二胡拉奏《孟薑女》,耳邊聽著大姐的吟唱,心裏伴著二胡淒婉的音樂,我沉重的心情又好像得到了解脫,很快輕鬆下來。
羅曼·羅蘭說:“個人的感受,內心的體驗,除了心靈和音樂之外再不需要什麽。”音樂是一個神奇的容器,盛載著人的喜怒哀樂。音樂是世俗的殺手,它製造了幻覺和夢境交織的世界,使人淡忘了人世的紛爭和煎熬。一個人躲在音樂裏,是一件甜蜜的事情,現實中的風刀霜劍被擋在了樂符之外。音樂天生是一種理想主義的東西。音樂能啟迪人的聰明才智,使人更好地認識生活;音樂,不但給人以享受,而且給人以上進的力量。音樂的魔力,足以使一個人對未能感覺的事有所感覺,對理解不了的事有所理解,使不可能的事一變而成為可能;音樂教人堅強,教人堅韌,教人從容。音樂與人生之間的關係是微妙的,它不僅與一個人的教養、品性相關,還牽涉到一個人的信仰和命運。一個人對音樂的向往是無邊無際、難以窮盡的。所以歌德說:“隻有對音樂傾倒的人,才可完全稱作是人。”
《史記·樂書》裏說:“故音樂者,所以動蕩血脈,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 早在兩千多年前,古埃及的巫師就利用祈禱和吟唱來減輕孕婦分娩的痛苦,而且行之有效,被稱為是“靈魂的醫生”。《聖經》中的《舊約全書》記載了為索羅王治病的醫生大衛同時也是一位音樂家,他為索羅王演奏豎琴,使其情緒得以安寧、穩定。18世紀的西班牙國王菲利普得了急性抑鬱症,發裏尼用歌聲改變他的心情,振作精神,使他健康狀況得以改善,能夠正常地工作和生活。在音樂治療疾病的實例,曆代就有很多文獻記載:元代的名醫張子和在治療情緒低落、頹廢、不自信時,便請藝人來唱歌伴舞.而毛澤東晚年做眼睛白內障手術時,就喜歡聽聽樂曲《滿江紅》樂曲。
聽音樂,還可以改變人的思維,讓人的思維更直接把握事物的本質。其實,生命奧妙無窮,本身就充滿韻律感。心律、腦波、血流、脈動、氣機……,或隱或顯的消息生長、大小相套的循環代謝都有著豐富的節奏和音頻,須臾不離於宇宙生命之“道”;好的音樂對人的益處正是能夠使身心兩方麵合而為一:調節情緒、修養身心、啟發靈感,從而和諧情智,健康身心。音樂與人類相伴,音樂與人生相伴,音樂滋潤人生!
http://web.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music&MsgID=517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