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微風

明月清涼地,佳茗在握時。   淡淡微風起,停杯欲語遲。
個人資料
淡淡微風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旅行的盡頭是日本(10)隈研吾設計的寺廟——瑞聖寺

(2024-02-07 01:48:13) 下一個

 

    我開始對日本文化感興趣,其實經過了一個漫長的過程。

    從小被灌輸對日仇恨的我們,有些東西已經深入骨髓根深蒂固,雖然後來有一段時間“一衣帶水友好鄰邦”,也看了很多諸如血疑追捕阿信姿三四郎鐵臂阿童木森林大帝等等影視劇,也聽了很多日本歌,卻還是很難扭轉乾坤,畢竟侵華戰爭血淋淋在那裏擺著,無法回避。

    所以直到第一次去日本,才被觸動以致改變,見識到了什麽是真正的文明,以及什麽樣的文明,能在短短幾十年時間就把一個殘忍好殺的民族,改造成了人類的文明高地。

    所以很多人對中國沒有信心,我隻能一笑置之,連日本都能在兩代人之內就變成了這樣,中國人為什麽不能?他們是不是忘記了我們的那幾十年怎麽過的?是不是忘記了其實就是內戰的文革人吃人的事情屢見不鮮?

    妄談曆史。

 

    去日本的次數多了,就由開始的浮光掠影看名勝古跡,進入到觀察細部和深入一些的階段。

    然後就發現,日本在文化上的很多優點。

    比如,我個人的興趣點在佛法禪宗,然後就產生了一個疑問,一直找不到答案,那就是禪宗號稱蓋天蓋地境界之高那是沒得說,但是細究中國文化,卻處處找不到禪宗的痕跡。

    你比如說建築,故宮跟禪有什麽關係?

    書法,二王唐四家宋四家都跟禪沒什麽關係,儒道就有關係了。

    繪畫有文人畫也不能說沒有禪畫,但是水平比起來差的太遠,影響力也趨近於零。

    古琴說道家那是標配,與禪相關卻是與畫差不多。

    所以,我的感覺裏,是佛教在中國影響巨大,禪宗也不能說沒有,但是落到實處,在文化上的成果,卻是寥寥無幾。

    這不能不說是我們喜歡玩禪的人的一大遺憾。

   

    直到我遇到了日本文化。

    才知道,禪宗開花結果,原來是在這裏啊。

    比如中國建築以及園林之類,基本上以繁複為主,就是什麽東西我都想要,花草樹木小橋流水梅蘭竹菊亭台樓閣金木水火土一樣都不能少。說美吧,你也不好意思說沒有,說講究吧,人家把很多東西都做到極致了,你肯定不能說人家不講究不用心。但是看多了就覺得煩,眼前這麽多東西,看多了都擠的慌能不煩嘛!而且多看幾個就覺得都差不多,拐彎抹角移步換景加上借景,其實也都千篇一律殊無趣味。看一個覺得不錯,看兩個也還可以,再多看,嗯,不看了。

    當然,日本園林看多了也覺得沒意思——人多本性都是追求新奇感的,不管是中國園林日本園林歐洲園林看多了都差不多。

    所以,國內旅遊有那麽一句話:白天看廟,晚上睡覺。

    後來我給添了一句,說歐洲旅遊:白天看教堂,晚上就上床。

 

    但是,凡事就怕但是。

    我發現日本文化反其道而行之,不像中國文化追求多而滿,轉而追求少而空。  

     尤其是後來,這樣的特征愈發明顯。

    比如早期日本的園林,還是學習中國階段,山水竹石,都有中國的印跡,直到現在,典型的日本園林,也少不了蟠龍鬆,小橋,石階等等,但是真正能代表日本園林文化高點的枯山水,就完全脫去了中國印記,自成一派,而且減至不能再減,讓你想挑毛病都無從置踵。

    中國園林你總是可以挑毛病的,比如這裏竹子多了,那塊石頭不好等等,枯山水你挑什麽?人家什麽都沒有——空!

    當然你也可以較勁,但是到了這個地步再較勁兒就沒意思了,因為如果再減,那就啥都沒有了。

     甚至可以說,禪在日本文化裏無處不在。

     這方麵展開說就太多了,打住。

 

    國內的寺廟,怎麽說呢,說是宗教場所總是沒錯的,但若說跟佛法還有什麽關係,還是不是參禪學道的地方,一言難盡。

    建築嘛,基本上到哪兒都一樣,沒多少可以欣賞的地方。

    當然細究起來,我這個要求也過分。

    但是,我在家也可以學佛啊,如果你這裏沒什麽新東西,何必來你這裏?

    這些年,寺廟在建築上讓我覺得有點意思的,台灣有一個,在台北。大陸其實也有一個,在河北的祖山。

    扯遠了。

 

    這次來東京,計劃了兩個寺廟,都是在建築上出新的,一個是隈研吾設計的,我想看看作為建築大師的他,會怎麽處理寺廟建築。還有一個,後麵再說。

    沒想到這個寺廟之小,出乎我的預料,盡管我有心理準備,因為日本大部分寺廟都是小小的,很多就是馬路邊兒一個小院子,一小塊兒空地後麵一個房子,後麵就是很多人的墓碑,齊活兒。

    但是,能讓隈研吾出手的,怎麽也不能太小吧。

    結果,我還沒看到它,它就先聲奪人,讓出租車司機犯了難,開到一個地方不是,拐彎兒過去還不是,地圖上卻標明就是。轉來轉去怎麽都不是,後來沒轍了,隻好讓他回到原地,我去街邊的一個零售店請教店員,才得到了答案:原來是在街邊的一條小巷裏,走進去別有洞天。

    ——意外的是,這位店員居然會說中文,雖然不是很流利,卻不妨礙交流,可惜的是,他是在台灣學的中文。

    有意思的是,這次我遇到的幾位會講中文的日本人都是在台灣學習過的。

 

   嗯,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山在哪兒呢?紫雲呢?

    觸目皆灰。

 

    沿著石板小路前行,終於看到了傳說中的水——疏影橫斜水清淺?

    原來這就是傳說中的水池與水之間的小舞台。

 

    沿著長廊繼續。

 

    呶,就這麽一個大雄寶殿還有中國寺廟的影子。

 

 

 

    門兩邊掛對子這還是中國習慣,但是意思有點兒看不懂。。。

 

    得,不隻是意思看不懂,連字兒都不認識了。。。

 

    大殿裏也是似象非象。。。

 

 

 

    這就是後麵的墓園了。

 

    就是這樣的都市一隅,就算是一間禪宗寺廟了。

 

   再回首。

 

    回首向來經行處,碧水清淺,夕陽無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淡淡微風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wenxueOp' 的評論 : 我覺得是兩種人,一種是文人,一種是武人。其實我們隻是因為日本侵華離得近,才覺得顯眼,看中國曆史上種種殺戮其實遠超日本,比如太平天國死了一億人以上,滿族入關人口減半,也是一億以上,
wenxueOp 回複 悄悄話 日本文化好靜虛無,所以從前殺人放火心中無礙?難說哦
淡淡微風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agentsmith' 的評論 : 中國寺廟已經淪為宗教場所,跟禪沒什麽關係,跟佛法也沒什麽關係了
淡淡微風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西湖孤山' 的評論 : 禪宗在中國,禪在人心,禪文化在日本
西湖孤山 回複 悄悄話 禪宗對於中國文化影響太大了,很多是無形的。建築上中國寺廟一般都在深山老林,修行人對於園林建築也不是很用心研究,真正的禪宗道場估計佛事都不做的。
agentsmith 回複 悄悄話 觸目皆灰那張圖把我給震住了!一個大師設計的建築尤其是寺廟最起碼要在某一個時間段某一個角度因為光線變化襯托出這個建築物別樣的美感才對。他做到了,好厲害,完全挑不出毛病來。
你給這張照片提的“觸目皆灰”也是神來之筆,一個灰色的寂靜枯地,禪文化在日本。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