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 (3)
2006 (163)
2007 (94)
2014 (1)
2015 (1)
2024 (111)
估摸著要寫個十八篇,結果還真是寫了十八篇。
算是該說的都說完了。
今天恰好是辟穀四十九天,功德圓滿,順利出關。
順便做個結語。
其實佛經看起來浩如煙海,幾千部,幾億字,真說起來沒有多少內容。
一部大般若經,六百卷,玄奘法師不敢意譯,結果是重複來重複去,讀吧,內容其實都差不多,結果是他翻譯的累的要命,最後也沒幾個人讀。
——我認識那麽多學佛的,真正讀完的人就一個。
當然肯定還有,隻是我不認識,或者沒問過。
內容呢,其實一部心經都說完了,二百六十二個字。
都是課堂筆記。
佛說了差不多五十年,當然很多碎碎念。
不過是有些人高推聖境,不肯刪繁就簡。
當然,那是私心作祟。
有誌氣的隻有禪宗,丈夫自有衝天誌,不向如來行處行。
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不在故紙堆裏鑽營,而是直取佛心。
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最難的不是學。
學嘛,隨便找個方法,一路走下去就是。
條條大路通羅馬。
麻煩的是都想抄個近路,找個省事兒的方法,輕鬆點兒就成佛。
天下哪有那樣的便宜事兒?
那你何不去成為世界首富?
最難的是了解自己,認清自己,接受自己。
真實的自己。
我們的生命,其實都是在虛幻的自我裏度過的。
幾十年,匆匆,太匆匆。
我們也不太願意接受自己不美好的一麵。
都覺得自己不錯,都是別人對不起我,我挺好的。
都是世界不好,都是社會不好,我挺好的。
平時的生活中,即使遇到因為自私自利或者其他原因,不小心感受到自己不堪的一麵,我們也會很快給自己一個合理化的解釋,讓自己覺得自己情有可原,其實還是別人不好或者世界不好,而不是自己的原因。
所以佛說了很多人性的本質。
簡單的說,是貪嗔癡慢疑,複雜的就多了,有一本“百法明門論”,說了一百多種毛病。
介紹一個簡單了解真實自己的方法。
——炒股。
觀心自然是最直接的,但是我們不是可以自欺欺人嘛——但是,即使有了結果,我們也可以馬上自欺欺人,給自己一個解釋就混過去了。
而炒股,躲不開結果。
——當然,我不是讓你去賭博。
你可以放一點兒小錢進去,而不是傾家蕩產。
賺錢了,開心不開心?想不想賺的更多?——貪!
虧錢了,生氣不生氣?——嗔!
虧錢了,想不想翻本?——癡!
賺錢了,有沒有覺得特別牛?——慢!
虧錢了,有沒有疑神疑鬼?是我不行?還是有莊家操縱股市?還是最近運氣不好?——疑!
做一分鍾,就有一分鍾的心理活動,就可以觀察自己的各種心理一分鍾。
一分鍾都逃不掉。
沒有比這個更好的看清楚自己的貪嗔癡慢疑的方法了。
膽子大的,不妨一試。
注意,少放一點點錢進去,要不然變成了賭博,可不能賴我。
該分別的時候就分別,不想分別的時候就不分別,分別亦非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