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 (3)
2006 (163)
2007 (94)
2014 (1)
2015 (1)
2024 (111)
佛法的創始人,是釋迦摩尼。
我們研究他,先把他還原成一個人,當做一個人來研究。
那些神話的部分,玄玄乎乎的部分,既然我們無法證真,就先存疑,我們也沒必要去爭論真假,存而不論。
釋迦摩尼跟我們一樣,也是因為有了痛苦,有了無法解決的問題,才開始尋求答案。
他遇到的問題,跟我們一樣: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五陰熾盛。
具體不說了,很多年以前寫過,chatgpt也很容易查到。
總之一句話,他為了解決問題才去找答案。
他說他找到了答案,然後就想告訴大家。
至於是什麽答案,他一直在說,卻又說“不可思議”。
不可說不可說,一說就是錯。
既然如此,我們就不在說上下功夫。
反正怎麽說都是錯。
那我們就不瞎耽誤功夫了。
我們研究他是怎麽找到答案的。
佛經裏說,他先修無想定三年,知非即舍,又修什麽定三年,又知非即舍,又修什麽定三年。
最後覺得都不是,最後沒招兒了,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也沒師父可以請教,自己又找不到路,走投無路了。
於是他就發誓說,我這次搞不明白,就死了算了,“不證菩提,不起此座”。
結果據說是坐了七天還是四十九天,然後到了最後一天就成佛了。
這個過程,學佛的基本上都知道,佛經上有講。
我把這個過程隨便說說,重點不在這裏,我想提醒大家的重點,是釋迦摩尼在修行過程中的一些關鍵點。
比如,他在修定的過程中,修成了以後,為什麽要換下一個?
“知非即舍”!
他對自己的成就一點兒都不貪戀,發現不是立馬就扔。
知非即舍,這也是我們修行的關鍵。
發現自己哪裏不對了,知非即舍,不要磨嘰,不要自欺欺人,不要給自己台階下,不要偷偷的給自己打圓場,內心給自己找個理由耍無賴,不要偷偷告訴自己:不是我的錯,我是因為父母小時候對我不好,我是因為被別人傷害了不能怪我,我是因為身體不好不是我不用功,我是因為最近太忙所以沒時間,我是因為最近天氣不好,等等各種五花八門。
騙別人可以理解,騙自己就隻能是自己的問題了。
學佛學佛,就要學佛的幹脆利落:知非即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