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 (3)
2006 (163)
2007 (94)
2014 (1)
2015 (1)
2024 (111)
2025 (9)
更美好的世界
上篇“哪一個世界更美”,說的基本上是無形的世界,也提到了還有其他有形的世界,這一篇,我們就說說其他的世界。
在佛家看來,我們所處的世界,是“娑婆世界”,翻譯過來就是“堪忍世界”,也就是說需要我們忍受的世界,忍受什麽呢?忍受“十惡三毒及諸煩惱”,隻要我們生活在這個地方,或者水平不夠,就會被束縛在這些痛苦與煩惱裏,隻是大部分人卻“以苦為樂”不自知或者知道卻不想出離罷了。
除了我們這個有許多令人不爽必須忍受的世界,也有一些比較美好的地方,比如我們常說的“天”。
天大致上分為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生活著各種各樣的天人——換成現在的詞匯,就是各種不同形態的星球上,生活著各種各樣形態的人,也許就是我們以為的“外星人”——那些世界當然比我們生活的地方美好舒適的多,生活在那裏的天人,自然也比我們美麗的多。
如果細細介紹內容太多,就不在這裏多羅嗦了——不過,可以多羅嗦一句的就是:天人談戀愛與人類的異同之處頗為有趣——以後有機會再聊:)
很多宗教或者修行人,為的都是往生天道,生活在那些美好的世界裏,享受天人之福報,然而,所有這些天的世界再美好,也不能永遠住在那裏,到福報享盡,還是要墮落到其他地方。
我們大家都知道的,達摩祖師見梁武帝時,梁武帝覺得自己建寺養僧,應該有很大的功德,結果達摩祖師卻回答他:並無功德。其實,達摩祖師的意思並不是說梁武帝真的沒有功德,而是指他的行為至多隻是“人天小果”,隻能是往生天道——就是到剛才說的各界天,做各種天人——享受一陣子,享受完了,會繼續輪回到其他地方受苦受難,對於“菩提大道”,就毫無功德可言了。
簡單的做個比喻:我們非常努力的賺錢,就可以吃到很多我們原來想吃卻吃不到的好東西,享受原來享受不到的好東西,但是,我們吃的再多再好,也解決不了我們食欲的根本問題,最多隻能做到食欲來臨時,能有的吃,能吃到想吃的東西,但對食欲本身,我們卻是既不了解也無能為力的。
佛學要解決的就是這個根本的問題。
關於“天”的不可貪戀,也許另外一個故事更能說明問題。
難陀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弟,相貌自然是堂堂的很,他的妻子也是貌美如花,小兩口卿卿我我好的蜜裏調油——怎麽有點兒象金庸的口氣——所以他舍不得老婆而出家。佛為了度化他,就到他家化緣,結果難陀一出門就跟著佛走了,到了佛住的地方就剃度出家。雖然如此,難陀卻還是惦記家裏漂亮的媳婦,有些不情不願——又有點兒象豬八戒了。
佛看他心思不定,就用神通帶他到天上的一個地方——還是跟佛有關係好啊,還能走走後門兒,用不著買機票就可以到處遊玩——那裏是好山好水好地方,還有五百好姑娘。
佛就問難陀:你看這些姑娘比你的老婆怎麽樣啊?
難陀早已經看的目瞪口呆:那當然是比不上了啊,我老婆和她們比,簡直就象一隻猴子!——女同誌們一定要注意啊,千萬別相信男人那些“你是世界上最美的”、“永遠愛你”之類的鬼話,那是他們還沒看見更漂亮的。想想看,如果把他放到有五百個美麗仙女的花園裏,你們誰敢說自己比仙女還漂亮——發燒犯糊塗的除外——他還能堅持愛你們嗎?!不說你們是猴子就不錯了。
佛就讓難陀去問那些仙女:你們的老公或者老大是誰啊?難陀一問,結果仙女回答他:我們都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弟難陀的女人,在等他舍棄妻子出家修行以後,命終以後往生到這裏。
難陀一聽高興壞了,回去以後就“勇猛精進”——動力太大了!你讓他為了一棵樹放棄整個樹林,也太難為他了啊:)
結果後來師兄弟們都笑話他——那當然了,別人是因為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出家的,他卻是為了“好好學習天天想上”——他很苦惱,就去找佛訴苦,佛微笑不語,又帶他到了另外一個地方:地獄。
在地獄裏,他們看到了“人肉火鍋”——一個大鍋裏大煮活人,這可把難陀嚇壞了,趕緊問旁邊的“侍應生”小鬼——當然不是問肉湯滋味如何——結果小鬼回答:佛的弟弟難陀天福享盡,就要到這鍋裏被“涮”。
難陀這回大概是被嚇傻了,回去以後就老老實實的修行,這回別提多認真了,很快證得了阿羅漢果。
美好的世界有很多,每個人都有機會去,自由平等而且不需要簽證,隻要你方法對路,又肯努力,總歸去的了。隻是,無論哪個世界,我們都不能永遠住下去,租房子總有到期的時候,到了命終就要搬家——到時候再往哪裏搬可就由不得自己了。
世界的美好,就象欲望,總是“沒有最好隻有更好”、“欲無止境”的,但再美好的世界,也隻是“化城”,也還是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變化、失去。
那麽,什麽才是“寶所”?什麽才是不變的?
這個修行人一看,陡的一驚,覺得自己太不規矩,趕緊縮回身子。裏麵一個產婆模樣的婦人,看到他,笑嘻嘻的招呼他進去,他卻怎麽也不肯,急急忙忙的趕緊往回走。
這麽一急,回過神來,自己竟然在屋裏打坐。
回想方才的境界,不像一般的妄想。下了座,往屋後那片林子走去。沿著平常散步的那條小路,清清楚楚,方才出神時所走的,就是這裏。路的盡頭,擋著竹籬,平常不讓人進去的,所以他一向也不往裏走。但是由於剛才坐中的境界,實在奇怪,所以這次他就繼續往裏走。守園子的人看見,大聲叫嚷 著,怎麽也不讓他進去。理論了半天,後來他把打坐中奇怪的境象說了出來,那個人總算勉強放行。進了竹籬,沿著小路繼續走,哪裏有什麽大紅門的屋子,那個地方正好是個豬圈。聽守園的人說,方才母豬生了窩小豬,其中一隻生下來就死了。
這個修行人聽到這裏,嚇得一身冷汗。修行這麽多年,差點變成了豬。要不是當時心存正念,如果對著女人的下體,動了一絲邪念;或者昏頭昏腦的,被產婆拉進房裏寒喧,那麽他就鑽進母豬肚子裏了。
這是近代人的一則公案,發生在抗戰時期。由此,我們同時想到古德大師曾經說過,修行人常入無想境界,而以此為滿足的話,來生果報很可能會是豬"
請教衲兄: 經說人懷胎10月才生, 那麽豬也是應該要幾個月的. 所以上述的和尚的陰神不應該是在小豬出生的時候來入胎啊.我覺得《佛說入胎經今釋》寫得不錯, 隻是這部分似乎有些錯意.請衲兄開示
不過好像這個網頁有問題,我一打開就出現病毒警告,然後關閉瀏覽器。不打開就沒問題,不知道別人如何?
http://www.wwmm.cn/佛/佛說入胎經釋/佛說入胎經釋.htm
謝謝醉時的建議: “所以要刻苦些呀”好的,好的,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
不過容我說一句啊,盒子呢,有點兒好思而不深思,好學而不用心學:)
(既然公開發表觀點,就應該準備受到質疑。)
不知你們是否看了我的一段聊天。看完請刪去,也別評了,拜托。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704&postID=40089
—— 嗬嗬,刀刃上舔到幾滴蜂蜜罷了。那些渴飲鐵汁,饑吞鐵丸的眾生大概說不出這種漂亮話。
“生命的有限性也使生命更真實更有意義”
—— 1、生命是無限的。
2、短的夢難道比長的夢更真實更有意義?一個虛妄的東西再怎麽有限,也不會使它變得更真實呀。相反,事物的有限性,如白駒過隙、雪泥鴻爪,隻有更加凸顯它的虛妄與不實。
3、世俗凡夫的思維方式其實是:生命苦短,所以更應該緊抓不放,好好利用,及時行樂,“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此之謂也。這種顛倒見,正是輪回生死苦海的根本。
“我不理解為什麽有人向往天堂永生成佛等等,先不說這些東西是否存在。”
—— 打個損一點的比方:糞坑裏有許多蛆蟲頭出頭沒,一條蛆說:"我不理解為什麽有些蛆向往著羽化登仙,先不說這些東西是否存在。"
(讀者莫起煩惱。我們覺得糞堆齷齪,那是我們自己的分別心在作怪,蛆蟲甘之如飴著呢。這個比喻的著眼點不在淨穢,而在於井蛙之自滿見。)
真實的、不滅的(必定也是不生的)是什麽呢? 這是微風下篇要談的。
不過在此之前,先建議讀者反複咀嚼耶穌的那兩句話。這是必要的功課。
凡是真實的, 不受任何威脅,
凡是不真實的,根本就不存在。
Nothing real can be threatened.
Nothing unreal ex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