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 (3)
2006 (163)
2007 (94)
2014 (1)
2015 (1)
2024 (111)
2025 (4)
這部片子,早就放在電腦裏,一直想看,卻又一直沒看。
知道是部好片子,於是,就要留在心情、狀態都合適的時候,慢慢看來,細細品味。
暴殄天物的事情,是能不做就不做的。自然,有的時候並不知情,就沒辦法了,不知者不怪,在一定程度上,還是比較合適的處理。
然而,若是知道了,還是要胡來,那就不隻是虐待佳物,也是虐待自己了。
懂得珍惜那些似乎一錢不值,卻又造化鍾神秀的東西,應該是人的一種優秀品質——也許,這就是文化吧。
似乎,我們的祖上,是很有些文化的。
所以,看來看去,都是些好來塢的快餐片。
有時候是看著帖子,有時候是寫點東西,就放一部,偶爾溜幾眼,了解一下劇情,也就差不多了。
上次寫金剛,有朋友說:還是喜歡歐洲片。
深有同感。
歐洲的片子,不會太工業化,更加的生活化,思考的更加深入,更容易令人沉靜。
也更容易讓人想再看一遍。
隻是,若是遇上了好的,它會常常占據你的思維和記憶,甚至到影響你的思緒和生活,那就反而不美了。這是我每每麵對歐洲片時,望而卻步的原因之一。仿佛感情。
思考,有時候是件痛苦的事情,遠不如消遣來的舒服。
觸摸真實,大部分情況,也比單純的看一個故事,被輕輕的感動一下,要來得難受的多。
人活著,已經不容易,又何必非和自己作對呢。
然而,似乎,人還有一個習慣,就是自虐。
今天心情狀態俱佳,於是,找到它,打開。
歐洲片,常常會瑣碎而冗長,細節上,有時候會反複交代到令人無奈到覺得羅嗦——就象生活本身。
這部片子,居然要三個小時,好長,還好物有所值。
在生命中,抽出三個小時來進入到另外的世界裏,也算是難得的事情了。幸運或者不幸,都要看導演的水平,都要交給一個不相幹的人。
所以,我們才希望做電影的人,更加敬業一些,要對得起別人幾個小時的生命。
雖然短暫,卻一樣是生命的交托。
可惜,有些人隻津津樂道於靠宣傳和欺騙得來的票房,卻忘了自己的職責與其他。
演員選的極好,兒童時的孩子,一副精靈古怪的聰明樣兒,可愛的無以複加,連我這一向挑剔到“選詩如選色隻覺動心難”的人,都忍不住喜愛了他。
相比較而言,青年和中年時的演員雖然好,還是稍遜一籌了。
和我們每個人一樣,一般也都是小的時候更可愛些,大了,多半兒了了。運氣不好的,也許走到了反麵,就更加的令人感歎了。
火光裏,那個小小的影子,拖著老人沉重的身體。
他稚嫩的聲音,在濃煙和火光裏顯得空曠又無力。
“有人嗎?”,“救命,誰來幫忙啊。”
那個孩子還不知道,應該怎麽去挽救另外一個人,他的力量還太小。
我們也是。
滿心的悲涼,多好的老人,怎麽這樣就去了呢。
還好,後來,他隻是傷了眼睛,人還活著。不幸之大幸。
很熟悉的情景,媽媽給兒子打電話,問他什麽時候回去看看。
三十年了,他沒有回過故鄉。
也許我們沒有那麽久,卻同樣常常忽略了家人對我們的思念。
媽媽念叨著:“他會回來的,他會回來的。我知道。”
也許,已經念叨了三十年了吧。
老人的眼睛壞了,這個寄托了鎮上無數人生活夢想的地方,卻不能就此消失。
於是,孩子變成了放映員。
與被牧師監控下的老人不同,孩子不是把吻戲剪掉,而是把陣亡名單剪掉。
這樣的行為,由一個幾歲的孩子來做出來,更加的悲涼震撼。
似乎是不經意的妙手偶得之,又似乎是刻意的安排。
小小的一個片段,卻蘊涵了許多,令人無言深思。
我們的電影,少的就是這樣無語而細致的關懷。
自然,真正缺少的,則是電影背後的人文底蘊和偉大心靈。
功夫在詩外。
不唯詩而已矣,現在社會的太多問題,大約也是根源於此吧。
孩子大了,成了帥氣的青年。
那段戀愛,大約對每個人都類似吧。
麵對喜歡的女孩兒時的語無倫次,緊張到說不出話,似乎覺得自己怎麽做都是錯,怎麽說都是錯的。
每個人的初戀,大約都是這樣的手足無措吧。
也許,每個人,都能在其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老人給他講了士兵與公主的故事。
士兵愛上了公主,告訴公主:沒有你,我活不下去。
公主說:如果你能等我一百天,日日夜夜在陽台下等我,一百天以後,我就是你的。
於是士兵在陽台下等。一天,二天,十天,二十天。
公主每晚都向外探望,士兵都是佇立終宵,風雨雪都阻擋不了他。鳥停在頭上,蜜蜂叮他,他都不動。
到第九十天時,士兵已經蒼白而消瘦,眼淚從他的眼睛裏流了出來。
他已經支撐不住了,甚至連睡覺的力氣都沒有了。
公主一直注視著他。
最後,到了第九十九天的晚上,士兵站了起來,走了。
老人說:無言的結局。
老人說:別問我答案,我也不知道。如果你知道,就告訴我。
於是,他也站在了雨裏,為了他愛的女孩兒。
那個女孩兒,也躲在窗戶後麵注視著他。
他垂頭喪氣的回到放映室,撕碎了寫給她的情書。
她站在了他的身後。
可惜的是,陰差陽錯。
他被弄錯了去服兵役,而她,被父親逼著搬家。
他們約好了準備私奔,到了約定的時間,她卻沒有出現。
一年以後,他回來了。
他告訴老人:還記得那個士兵和公主的故事嗎?我知道答案了。因為他明白,如果在一百天時,公主不承認他的約定,他將無法麵對他的絕望。所以他選擇在最後的時刻離開,這樣公主會永遠惦記著他。
老人說:和士兵一樣,離開這裏。
那老人死了,他終於回來。
媽媽拖著毛衣的絨線跑了下樓,抱住了他。
三十年。
三十年前,他還是個一臉稚氣黑發濃鬱的青年,剛剛失戀,帶著一顆破碎的心,帶著老人對他的期許,離開了故鄉。
三十年後,他雖然誌得意滿,卻已經是容顏蒼老,發絲灰白。年輕漂亮的媽媽已經蒼顏白發,溝壑縱橫,而曾經對他愛護有加相依為命的老人,已經躺在棺材裏,陰陽兩隔。
當年火車站前一別,卻是永別。
他告訴媽媽,我坐一個小時後的飛機離開。
他回到當初的電影院,斷桓殘壁,灰塵與蛛絲齊飛,牆壁與地麵同色。
那就是當初寄托了他和鄉親們諸多幻夢的地方麽?
地上摔碎了的馬桶和洗手池,是那時侯他和她偷情的那一副嗎?
第二天,它就要被炸掉。
當年的觀眾說:已經不是我們那個時代了。
灰塵揚起,影院倒塌。
年輕人們樂不可支,仿佛在看一個與己無關的故事。
兒童們跑進廢墟,自由自在的嬉戲。他們有自己的世界,並不明白身邊發生了什麽,仿佛當年的他。
老人們神情複雜,戀戀不舍。有的流淚,有的沒流。
李宗盛曾經唱著:時光不再,哦,時光不再。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這一代人珍惜如生命的,換一代人,也許就棄之如褸。
大浪淘沙,淘去的,有時候也許是最寶貴的東西。
他終於又見到了她。
他問:你為什麽沒有出現。
她答:我出現了,隻是遲到了。
命運捉弄,陰差陽錯。
然而,她告訴他:她見到了老人,並且給他留了字條寫了地址。
老人卻沒有告訴他。
影片的結尾,他打開了老人留給他的禮物。
是已經連接好的,所有被剪掉的鏡頭。
是他小時候怎麽要老人也不肯給他的。
銀幕上,一個接一個吻的片段。
銀幕下,一個接一個的時光片段。
生命,就這樣瞬乎而過。
耳邊總是響起那個孩子的聲音:
阿爾弗雷多,阿爾弗雷多。
他叫老人的時候,總是重複兩遍。
很好聽很好聽的聲音。
那老人和孩子的情感,令人唏噓不已。
說實話,我的對你佩服之至啊,要惹,也是那種誠心正意的惹:)
罷了兄說的對,不需要那麽挑剔,選那好的百分之五就好了,人生本來就不完美。
罷了的故事令人無法不感動,這也是公民素質啊——都是教育的結果,唉,又要覺得國內的教育有問題了。
人類為什麽要戰爭呢?可惜好象還很難避免:)
想起那句話:拿起樂器,放下武器。——真那樣就好了。
文化是什麽啊?文化也許就是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沒文化,而覺得別人有文化吧:)
能回歸自然的心,估計沒幾個:)
楚天也新年快樂啊!
這一年的年末,認識了你們,幸運!
我們中國的文化底蘊是強啊,可是現在的人啊,誰都知道將文化掛在嘴邊,於是到了,誰都不明白文化到底是什麽。
功利心下的文化是沒有底蘊的。人的心態決定一切。
什麽時候心魔退隱,人心重歸自然,那個時候,一切自當是順手拈來。
微風兄,新年快樂!
我也同意同誌們的意見,大部分美國片都像美國快餐一樣雖然可以填飽肚子,可了無鮮味。我的如此妹妹看電影,閱讀,聽音樂都很挑剔,不是極品,不看,不讀,不聞。我呢,大葷不食死人,小葷不吃蒼蠅,當中的通吃。
我覺得在大部分情況下,每一部電影,每一本書,每一首樂曲,你都能找到那最佳的5%,我隻要運用“吸功大法”把這一部分吸來即可。我現在是越活越平庸了,常常是眼淚還未流下來就幹掉了,心剛剛感到疼痛就睡著了,好福氣啊!
說起感動,說起大兵,我倒想起了我的美國老板告訴我的一件事。前幾個星期前,我老板帶他兒子去快餐店吃午餐時遇到兩個從伊拉克回來度假的士兵;我老板為他們結了張,兩個士兵非常感動。他們對我老板講,他們在伊拉克最受不了的是那兒的氣候,又熱又缺水,難過的程度是在這兒的人怎麽也想象不出來的。他們說當飛機在西雅圖降落時,當他們聞到了那熟悉的樹木花草的味道時,禁不住淚流滿麵。他們還給我老板講了一件事,說他們隊裏有一個士兵讓家裏給他寄一些泥土和草籽。後來他將這些草籽用花盆種了起來,沒多久草就長成幾寸高了。每一天都有許多士兵去他那兒,輕輕地撫摸這些草,他們還輕輕地低下頭去,像吻戀人一樣地去吻(聞)這些草。我想這些草在他們的眼裏一定象征著生命,親人和故鄉。
又有一個美國朋友告訴我,那天他去一個很高級的飯店吃飯,也看到一個身著軍裝從伊拉克回來度假的士兵,那個士兵正向他的女友求婚。靠近他的三桌客人都主動站起來要為他們付賬,飯店的老板也有同樣的心意,最後賬單一分四,各家五十塊。
我對我朋友說,你為他付賬不是你do him a favor, 而是一種無上的honor.
我們大家可以有不同的政見,我們大家可以參加不同的黨派,我們更可以有著不同的膚色和職業,但我堅定不搖地相信,我們心中對我們士兵的那份感恩確是相同的。
安靜的時候,就想看部歐洲片兒了,所以電腦裏下載了刪除了,剩下的,都是沒看的法國片什麽的,到最後,看來看去都是些快餐:)
這裏的blog有個毛病,就是不能連續發言:)
要不然我們展開吹捧罷了同誌的運動吧,他好象很喜歡這個道道兒啊:)
89年的奧斯卡外語片獎獲得者,如果沒有記錯的話。
讓我看到哭哭笑笑,不能自已。
因為鏡頭裏麵的片斷意味深長。
尤其是末尾,他走入小放映室,那斑駁的影片在他的眼前,也在我的眼前拉動時,淚水流了個淅瀝嘩啦。
歐洲片好看,因為它們不是mass production的產物。如果說文化底蘊,歐洲當然要比美國強啦。
唉,也不知道這篇留言能不能發上來。我在自己的博客裏想給罷了留言,就是不行。也不知道怎麽回事。
表揚他的話說了無數回,都算是彩排啦。寫在這兒試試看吧。
罷了,
悠悠的輕愁薄憾
流淌在你的筆下
一份幹淨的惆悵
半紙美麗的哀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