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不同的事情,同樣的道理

(2008-01-18 04:07:10) 下一個

有時候不同的事情卻能折射出完全相同的道理。去年 CHRISTMAS,發生在俺們身上兩件小事,可對俺們的教訓是一樣的。您可能覺得俺笨,怎麽同時犯兩次同樣的錯誤哪,等您讀完故事,您興許就明白啦。

第一件事與鋼琴有關。十二歲的兒子 JOSH 去年十二月初考完鋼琴8級,這是英國的業餘最高級(相當於中國的10級),當然比較難啦。考試前我就說,你能 PASS 就行,得個 MERIT 我就很滿意啦。CHRISTMAS 前兩天我們知道了成績,兒子得了個 DISTINCTION。我們全家自然很高興啦,晚飯當然要小小的慶祝以下。可吃晚飯時兒子說:“你們得給我 £200”,看著爸爸媽媽一頭霧水的樣子,兒子接著說:“你們答應我鋼琴8級拿 DISTINCTION 就給我 £200”。我夫人想了一會兒恍然大悟,原來大約六七個月之前,夫人和一位朋友聊天,兩個孩子在旁邊,朋友對他女兒說你鋼琴能考 DISTINCTION 我就給你 £100,我夫人脫口而出:“JOSH,你鋼琴8級要是考 DISTINCTION,我就給你 £200”。於是,我們隻好兌現承諾。可兒子很懂事,第二天又主動把錢還給我們 (我想可能是因為 £200 對一個十二歲的孩子來說數目太大的緣故)。

另一件事是我幹的。去年十月我送兒子的朋友PHILIP回家,PHIL 問我:“叔叔,什麽時候讓 JOSH 到我們家 SLEEPOVER?” 我想,今天剛在我們家玩了一天就想下一次,當時我駕著車,心不在焉的隨便說了一句:“等 CHRISTMAS 放假你到我們家 SLEEPOVER 吧” 算是對他提問的答複。結果孩子CHRISTMAS 放假後,PHIL 打來電話,正好是我接的,他說:“叔叔,你讓我到你們家 SLEEPOVER,什麽時候好呀?” 我當時覺得很奇怪,你想,都兩個多月啦,誰還記得,更何況我隻是隨便的說說而已。還好,我沒有 ARGUE,隻是說:“你能不能詳細說說”。於是他就把我送他回家那件事說了一遍,我也想起來啦。隻好在我們的 CHRISTMAS HOLIDAY 中找出兩天給 PHIL 和 JOSH。

看完這兩個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您或許能得到點什麽。我的經驗是:必須實現您對孩子的承諾,否則孩子逐漸就會失去對你的信賴。所以不能對孩子隨便承諾,更不能想說什麽就說什麽。有時候,即使您不經意間隻是隨便的一說,可孩子是認真的。所以同孩子交流時,別說你不能實現的事。如果您不能實現對孩子的承諾,即便您向孩子道歉了,效果也不好。所以還是防患於未然吧。

@Copywright belongs to UKren@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