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遠望三號測量船科技人員速寫:青春為"嫦娥"添彩

(2007-11-06 05:27:59) 下一個
青春為“嫦娥”添彩
——遠望三號測量船年輕科技人員群體速寫

新華網遠望三號11月6日電(陳立新、王玉山)正在南太平洋某海域執行嫦娥一號衛星海上測控任務的遠望三號測量船上,活躍著一個平均年齡28歲、大學本科以上學曆的年輕科技人員群體。

他們的青春,在祖國航天事業中熠熠生輝。

奉獻

十月的江南碼頭,秋高氣爽。

這是遠望三號船今年第5次出海遠征:奔赴南太平洋某海域,執行嫦娥一號衛星海上測控任務。

3月份以來,他們已經在海上連續作業了100多天,先後完成尼日利亞星、鑫諾三號、中星6B等4次海上測控任務,實現了“四戰四捷”。

汽笛長鳴,隨著揮手送行的人群和熟悉的碼頭漸漸遠去、模糊、消失,29歲的測控工程師張學卻依然在甲板上長久地佇立遙望……

10天前,張學剛剛舉行了婚禮。

遠望三號船政委夏正如說,在嫦娥一號測控任務期間,船上科技人員中有10人直係親屬患病、2人親人剛剛病故、9人家屬剛剛分娩、7人新婚未休婚假、23人提前結束休假歸隊、8人家屬正在懷孕……

27歲的助理工程師曾慶鎖,妻子即將分娩。每天,他從噪音120分貝、溫度近50度的機艙值完6小時班回到房間後,最大的樂趣就是與同事們一起給尚未出生的孩子取名字:曾澄洋、曾帆、曾圓、曾月……

一個個遐想聯翩的名字,蘊含著即將初為人父的他對孩子的期盼。“沒能親眼看到孩子出生是我的遺憾,但能夠見證‘嫦娥飛天’的夢想成真,將來孩子一定會以我為榮。”曾慶鎖對記者說。

攻關

嫦娥一號衛星的海上測控任務是一個全新的考驗。

隨船出海的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主任饒順和介紹說,這次任務在測控技術上是深空測控,測控距離比過去遠了近10倍;在測控要求上,關鍵測控事件多,測控精度和可靠性要求高;在測控軟件上,首次使用了新開發的探月軟件。

10月28日,遠望三號船遭遇遠航以來第3次大風浪。重逾萬噸的輪船在浩瀚的太平洋上如一葉扁舟,在波峰浪穀間艱難航行。

此時,USB雷達組人員正在檢查設備絕緣度,這是全船平均年齡最小的一個組。

突然,電站響起了刺耳的“嘟嘟嘟”報警聲,每個人的心立刻被揪緊了:如果在任務中出現類似問題,就可能引起電站跳閘,不僅天線無法轉動,全船設備也將癱瘓,後果不堪設想。

“排障小組”迅速衝了上去,對複雜的測控設備一一檢測,對上百組各類數據逐一分析,很快將故障原因定位在引導天線電機上。

如何排除故障?船在茫茫大洋航行,遇到突發問題往往沒有現成的解決辦法,沒有現成的備品備件,也無法像陸地測控站一樣及時得到外援支持,全靠立足現有條件解決。

2個小時過去了,幾十個設想的方案被一一否決,測控時間在一分一秒地逼近。

4個小時後,經過反複分析計算,他們靈活運用電器原理,自己設計,自己動手,組合安裝了一個新的隔離變壓器,終於成功排除這一重大隱患。

此時,距測控開機還有一個半小時。

攻關不畏堅。任務期間,這支年輕的科技人員隊伍除8小時正常工作時間外,每天加班都在6小時以上,在衛星發射前成功解決了20多個技術難題,共製定各種應急預案近千項,開展技術對話15次,組織聯調演練和全區合練13次……他們群策群力,攻克了一個個難關險情。

拚搏

連續15天海上測控,每晝夜測控時間在10小時以上,不能做錯一個動作、下錯一個口令、搞錯一個數據——麵對前所未有的壓力,遠望三號船上這支年輕的科技隊伍,以頑強的拚搏精神圓滿完成了每一次測控任務。

31歲的雷達組組長黨星奇在受領任務前曾寫下這樣一段文字:“過去,我們靠拚搏精神確保了航天員安全返回;今天,這種精神將激勵我們確保‘嫦娥’順利飛天。”

15天,一個個年輕的臉龐,雖然消瘦卻鬥誌昂揚。

26歲的工程師康建林,中國礦業大學研究生畢業,妻子也是研究生,現在外地某大學工作。出海前,妻子正在辦理工作調動。衛星發射前一天,妻子讓他打電話和學校再聯係一下,他一拖就是15天,直到任務結束才想起此事。

27歲的工程師孫書琦一個人負責發射機機房工作,為了節省時間,他把鋪蓋卷搬到了機房,天天和衣而睡。

30歲的工程師施正榮,在測控任務中,腎結石突然發作,痛得他大汗淋漓,醫生要他馬上回房掛吊瓶,他搖搖頭,吃了止痛片,一直堅持到當天測控圈次結束。

隨船出海的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計劃部部長費加兵動情地說:“年輕科技人員是這次‘嫦娥一號’海上測控任務的骨幹力量。與他們一起同舟共濟,令人感動而有激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