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1)
2017 (419)
2018 (384)
2019 (336)
2021 (127)
2022 (166)
2023 (109)
2024 (91)
2025 (7)
電動車經曆了初期的艱難,最近幾年也的確火了起來。但是這把火近來又溫柔了不少。歸根結底電動車的問題是不接地氣。同樣是引領消費,愛瘋畢竟是打中了消費者沒想到但是確實有用的要點上,徹底淘汰了傳統手機。但是電動車雖然情懷時尚甚至政府不遺餘力地推動,但是取代傳統車的前景遙遙無期。因為說一千道一萬,主流消費者看得還是實用。貪小便宜的,隻買貴的不買對的,畢竟是少數。電動車的階段性受挫其實就是基本上把隻買貴的不買對的市場挖掘得差不多了,必須進軍主體普通消費群體卻又無法突破的結果。
電動車最大的賣點,環保。已經越看越被評判為謊言。實際上可以說有消費就是不環保,花錢多就是更不環保。成本意味著生產消耗,消耗就意味著汙染。所以從生產而言就比一般油車更不環保。從使用而言,電車使用的能源經過更多次的轉換,而且電車普遍更重,所以最終消耗的原始能源和產生的汙染也並不更好。而且電池的處理也更麻煩,更危險。
普通消費者其實也不在乎這些。在乎的是最便宜舒適的代步工具。這才是致命傷。電車不僅更貴,而且更不方便,更不可靠。馬斯克都說賣的不是車,而是大電腦。問題是,普通消費者花一千買個手機電腦就夠了,化三五萬買得還是車。作為車的功能不行,其他的都是扯淡。所以電車最多也隻能是家庭的第二用車。也就是還隻是在大玩具的市場裏麵打轉。
當然電車真正最大的優勢是電控容易。實現自動駕駛的可能性最大。而自動駕駛的實際意義是十分廣泛的。別的不說,自動駕駛可能是埋葬高鐵地鐵的鐵血殺手。但是自動駕駛進展卻已經大幅度落後於當初的樂觀宣傳。這也是為什麽不那麽看好人工智能的炒作的原因。這幾十年來所謂高科技的發展,的確大大推進了加強和取代人腦的水平。但是在信息之外的執行層麵,也就是在加強和取代人手方麵,實在是乏善可陳。自動駕駛可以說是最簡單的,也是最需要的,智能操作的領域。操控四個輪子要比操控四肢簡單萬倍。對路況的判斷也是最低級的訓練就可以達到的。但是到現在依然前途不明朗,又何談其它。人工智能真能多高先不說,匹配不上執行機構,那也就是一個大號霍金。
所以未來發展,硬件才是瓶頸。有瓶頸才有機會,難啃的才有功勞。美國還是要把製造業,起碼中高檔製造業,撿回來才有希望。其實隻要在中學參與過機器人比賽的學生都不難有所感悟。隻有文科生才會為了一己私利去硬推電動車。比如紐約的電動校車法案就是這麽無比荒謬。且不說電動車對環保沒有什麽正麵意義。就算有那麽一點,早在其起環保作用以前,石化能源可能就已經消耗完了。所以電動車的意義從來也不是環保,而是使用可持續性能源。從這個角度來講,電動車的發展並不慢。混動車的答案在可預期未來可能最有效。氫動車或者其它新科技也許解決問題更徹底。所以完全沒必要以政策攪亂市場,適得其反。因為正確答案還並不存在。民主黨無非是找借口好上下其手。實際上嚴重浪費公共財政資源。
這次俄烏戰爭陷入僵局,也是顯示歐美製造業全麵坍塌的惡果。歐美武器質量的確優勢明顯,但是產能實在是大拉胯。想當年二戰多大規模,如果也開戰三年生產還沒調上來,憑什麽打敗德國。說到底,真正的財富還是製造業創造的,科技業金融業都是虛擬經濟,是建立在實體經濟之上的。身材不行,再打扮也上不了檔次。具體到電動車而言,即便取代一部分油車,總體汽車市場也沒有多大變化。對總體經濟的拉動意義不大。經濟進一步發展的關鍵在於製造業的回歸程度,或者去全球化程度。不難看出,共和黨的經濟政策是務實的,至少是挺美國的。民主黨的政策是務虛的,還是指望玩全球貿易的老梗的。
實際上就算講理想,最大的節約是減少使用,而不論是電動車還是燃油車。也就是減少交通需求,比如保持較多的居家工作;比如減少海外貿易需求而增加本地生產,從而減少物流;比如減少交通堵塞和等待,消減都市,疏散人口密度,減少住宅到工廠的時間距離。簡單而言就是要拋棄工業化初期的規模化生產的都市型近代生活方式。轉向信息化時代的定製化生產的中等城市(五十萬到五百萬人口)為主的現代化生活方式。而去都市化也會減少原子化,恢複社區化,也就是去政府化。而這顯然也是不利於民主黨的生存環境的。
總而言之,美國要去虛務實,減少金融電腦產業的比重,減少電動車的補貼和政策,加大現代化設計的基建投入,加大現代化生產的製造業發展。而這些符合普通美國人生活方式的方向,與建製派既得利益集團是有很大矛盾的。學什麽和支持什麽是有很大關聯的。這就跟買股票或者加入某公司工作,就合該公司綁定命運共同體是類似的。希望或者賭定國運,才可能壓上自己的人生的一大塊去入行入市。
花自己的錢就保守,就是保守派。
花別人的錢就自由,就是自由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