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1)
2017 (419)
2018 (384)
2019 (336)
2021 (127)
2022 (166)
2023 (109)
2024 (91)
2025 (1)
發展中國家的經濟追隨模式主要取決於,
有效工業化勞動人口,乘以,工業化人口的水平或者生產率。
有效工業化人口受限於,總勞動力人口的上限;總市場需求的上限。
生產率受限於,技術擴散程度和速度;總市場需求的上限。
中國的所謂經濟奇跡,除了規模以外沒有任何新鮮事。全球化和中國經濟,美國政治在次貸危機以後走入下坡路是必然的。
從中國方麵而言,改開前積攢的大量閑散人口基本消化完畢,不搞政治改革也就不可能進一步升級換代,生產率不可能在生產關係不變的束縛下進一步提高。一句話到頂了。
從歐美而言,也不可能給中國提供更多的中低產品的市場。貿易赤字已經這麽大了,地主家也沒有餘糧。除非中國進一步開放消費市場,減少單方麵貿易壁壘,減少順差但增加貿易總量。但是這必然要大幅度地讓出國企地盤,畢竟民企是出口方。而且要大幅度讓利於民,提高工薪分配比例,實質上打擊體製內的福利。
所以說川普貿易戰的要求是最合理最公平最有利於中美雙方,有利於全球化的長治久安的。但是也是從根子上削弱中國統治的。中共不想和平演變,就會反擊。也就影響了民主黨全球化的短期利益。這也就是為什麽民主黨開始很反對川普,但是篡權以後反而繼續貿易戰。因為民主黨也知道全球化客觀上不改不行,民主黨隻是想拖延以便榨取最後一枚銅板。但是川普撕破了臉,也就無法再拖延了。
所以次貸危機前後是全球化由盛而衰的轉折點。不是次貸危機導致去全球化,而是去全球化的開始導致次貸危機。次貸危機是標誌性表象。
之後,中國由於計劃生育,更重要的是分配不均嚴重抑製內需,導致勞動力人口零增長到負增長,沒有了改開初期巨量人口工業化帶來的增長動力。也沒有了歐美市場從無到有的瘋狂增長的潛力。決定了中國經濟無論如何都不存在超過美國的可能。其實就算勉強超過也沒有意義。因為中美並不平等。美國是世界經濟的領導者。就好比加州經濟超過DC一樣沒有意義。
更重要的是中國不要說趕超,連保持都不可能。勞動人口總數的大幅度下降已經是未來幾十年的必然。而生產率的大幅度提高在和歐美脫鉤以前都不可能。脫鉤以後必然瓦房店化,就和和蘇聯鬧翻以後六七十年代的大倒退一樣。更何況歐美市場的配額還會大量轉向印度越南墨西哥和本土。有技術有人員沒市場也是白搭。成事要麵麵俱到。敗事缺一就可。所謂不遠的將來,中國經濟萎縮七成是大概率事件。
這種衰退必然導致中國社會的劇烈動蕩,反過來會進一步加劇經濟衰退。再一次上演東亞大陸幾千年來的大一統大崩潰的獨特循環。警報一百次的虛驚,也好過沒有警報的一次風火。
1980年代,500M勞動人口,50M工業化勞動人口。工業化人口生產率10。
1990年代,550M勞動人口,150M工業化勞動人口。工業化人口生產率15。
2000年代,600M勞動人口,450M工業化勞動人口。工業化人口生產率20。
2010年代,600M勞動人口,550M工業化人口。工業化人口生產率20。
2020年代,600M勞動人口,550M工業化勞動人口。工業化人口生產率18。
2030年代,500M勞動人口,450M工業化人口。工業化人口生產率15。
2040年代,400M勞動人口,350M工業化人口。工業化人口生產率12。
2050年代,300萬勞動人口,250M工業化人口。工業化人口生產率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