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大號螞蟻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不要排名要分級(上)

(2023-01-28 07:17:52) 下一個

沒人關心第五十名和第六十名的差別,卻會為第五名第六名爭議不休。其實本來也很難說第五名和第六名之間到底有多大差別。而且具體到個人的條件需求,更是眾口難調。所以越是廣泛的標準,越得泛泛而談。排名的誤導性遠遠大於分級的誤差。

 

就大學的傳承而言,主要分私公兩大類。私校主要繼承了早期大學尤其是英國貴族學校性質,多偏軟性科目。而公校則更多是法國大革命以後的公民普及教育下,由學徒班技工學校,結合政府管控而升級為大學的一脈。這個是人類基本社會結構在現代高等教育的體現。

 

英美海洋係,更多的是繼承了封建分權製度的共和體係。而法國大陸體係,更多的是繼承了集權帝王製的民主選舉大政府或者幹脆就是不叫帝王的帝王製。其落後程度呈現由西向東的墮落。

 

普魯士德國作為中歐相對西歐更後起的國家,為了加速追趕,也就采取了比法國更集權的集中力量辦大事體製。並以此以小博大擊敗法國。魯登道夫總體戰,更開啟了計劃經濟的先河。德國大學也更國有化理工化一些。相對於英美法,納粹往企業派黨代表行使黃金股一票否決權的集權做法,顯然更左。是的,希特勒是比白左還左的左派。

 

而比希特勒更左的列寧斯大林就直接收歸國有,甚至抄家滅門了。而共產國際的起點其實是德國。隻不過俄國文明水平更低,更需要也更可能極端化。大學的傳承也是如此。

 

而日本的崛起的榜樣方方麵麵也是德國。日本和俄國算是師兄弟。而中國近現代語言,各種概念,各地方勢力包括早期國民黨的金主,包括大學的各種構建教科書等等,主要也是學的日本。共產以後又學了點俄國,改開後通過港澳台又學了點英美的二手。

 

中國的大學從根本上都是政府培訓班,理工聽話幹事別想太多的傳銷班。或者說私校軟科的傳承,越往東越少,製止為零。這也是越往東方,文明水平越低,集權越重,階級層次越扁薄的結果。科舉為什麽隻在東亞出現,就是因為東亞教育普遍低下的惡性循環。

 

在封建共和社會中,有較高比例的上層上中層。或者說獨立性強的小團體和個人比較多。簡單來說就是雇主比較多比較多元化。而集權社會,獨立分權的單元就很少。雇主的選擇比較單一。表現在大學上就是大學由政府經濟行政控製的程度,以及大學錄取和培養的服務方向的控製程度。

 

總體而言私校更傾向於為特定雇主群體,更多的是培養未來的雇主。培養解決未知問題的人。而公校則更多服務於比較大眾的所謂主要方向,更多的是培養未來需要的雇員。培養解決已知問題的人。

 

具體而言,最極端的就是東亞科舉,完全官辦官用,而且隻有一個專業。其次就是高考,依然是完全官辦,專業也是為了崛起服務,而絕不會有任何影響分流崛起決策專業教育。

 

相對而言,美國就好得多,雖然趨勢在下降。總體而言,美國私校雖然占比有限,但是依然占據領導地位。而且即便是公校,也是各州統屬,沒有大一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