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1)
2017 (419)
2018 (384)
2019 (336)
2021 (127)
2022 (166)
2023 (109)
2024 (91)
2025 (2)
楊的基本邏輯就是技術是失業的主導原因。智能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方向。聽著就夠自相矛盾的。但是道理也不是沒有,就是滿繞的。當前世界資本通過占有技術,在對勞動成果的分配上對勞動力占有壓倒性優勢。勞動力分配到的勞動成果越少,就意味著勞動力消費能力越低,也就是說對產品的需求越低。對產品的需求低也就意味著產能過剩,而消減產能的一大法寶就是裁員。裁員就意味著更多的失業。於是楊以為是技術導致了產能過剩,導致了失業。既然技術已經這麽先進,不如就讓智能做人類的奴隸,生產出人類需要的產品,然後平均分配給每個人。人類不需要工作,反正也都失業沒了工作,用UBI養起來好了。
然而奧巴馬卻不這麽認為。在他的美國工廠電影中,更多地是說美國工人在工作上效率不如中國工人,不夠拚命,不能隨時加班,而且要求還高,搞到讓老板沒錢賺。結果工廠停工轉移,結果工人也失業。哪怕奧巴馬(還有川普,嘿嘿)千辛萬苦把工廠從中國請(逼)回來了美國,這些美國工人得到的待遇也遠不如從前,但是依然不如中國工人好使,美國能否保住這些工廠依然是個未知數。奧巴馬這部電影話裏話外根本不認為大規模流失工作是技術問題,而是人的問題。當今世界的主要產品或者基本財富,不是什麽高技術創造出來的,不是美國遍地無人工廠生產出來的。而是中國的亞洲的密集低廉勤勞的勞工製造出來的。楊的理論的基礎論點就是完全不存在的科幻。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中國政府和美國大資本已經把中國人民變成了奴隸,比智能還吃苦耐勞至少不在以下的奴隸。但是美國並沒有因此悠閑起來,沒有任何實現UBI的需求。
那麽是不是楊太超前了呢?恐怕也不是。因為技術從來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人類的本性難題,也同樣不會產生或者改變人性的根本問題。技術永遠隻是工具。所有這些問題的本質,幾千年來從來沒有變。就是對勞動成果的分配問題。失業問題從來不是供應過多,而永遠都是消費不足。中國的產能過剩現象比美國嚴重得多。一百年前歐美的產能過剩現象比現在嚴重得多。難道中國或者一百年前的技術或者生產率更高?完全不是。而是中國和一百年前的勞工分配勞動成果的比例過低。
簡單數字化說明一下。生產率在一百個勞動成果的時候,如果勞工分配三十,消費三十,資本再投入二十,資本家消費二十,結果就有三十無去處,成為垃圾,於是就要調整生產率到七十。技術上沒法倒退,於是隻有裁員,於是惡性循環。如果生產率在一千個成果,勞工分配五百個,資本再投入二百五,資本家消費二百五,滿負荷生產,不要裁員。所以這根本就不是技術問題,不是UBI打馬虎眼的問題。而是要麽美國實行中國製度,也996,997。要麽中國實行美國製度,環保勞保都現代化的。偉大的共產主義也是要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的。既不要中國的各進所能,最低分配。也不能UBI等極左派的,各個無能,按需分配。
人,既不想當奴隸,也不想當寵物。
各人捫心自問。
(是很現實的假如——共和黨總統尼克鬆當政時曾主導UBI實驗,由Rumsfeld(小布什的國防部長)和Cheney(小布什的副總統)主持。實驗完成之後的推廣決定是被國會否決的。見blog.wenxuecity.com/myblog/54430/201909/2361.html )
+1
========
實事求是
樓主的智商讓人目瞪口呆
-----------------------
同感,實在為他著急。
每一次技術進步帶來的都是大量的新的需求
無論是蒸汽機時代還是家用電器出現的時代,已經互聯網的出現都證明了這個事實
我對人類的欲望的永無止境是充滿信心的。。。
AI給我帶來的最多的是預測成本的降低,而AI的預測等需要的人類的數據,
人類依然是被大量的需求,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
AI不可能完全取代人,但會取代大量的底層工作。像我這裏的沃爾瑪,剛裁掉大半的收銀員,用自動收銀機替代。原來有二十幾個人工收銀員,現在隻有三五個。
全球化是需要反思的,我對未來ai取代人工作倒是不擔心
讚從哲學思維的角度
不過你說“因為你是無法在一個後工業社會發現可以接受工業社會生活方式的工人的”,我們倒是在中國的血汗工廠看到了,哪些工人,還有哪些實行996的高科技企業,我看跟機器也沒啥區別。。。
工人如果按單位時間內計件算,總是有些工人效率高,可以達到老板的要求,也總是會有些工人效率低,達不到老板的要求,或者說效率高的工人不想一直這麽累,有時還想放慢速度調節一下,如果有一個高的法定時薪卡在那裏,效率低的工人會被解雇,因為老板得支付你法定的高薪,賠不起(那就會上演美國工人完全丟了工作,一分錢也賺不到),效率高的工人得不到放鬆(那就會上演中國工人的富士康跳樓)
如果沒有這個時薪的限製,效率低的工人也能賺到一份生活,就是少點,也比完全失業一分錢沒有的強吧。效率高的工人可以按自己的工作承受力度進行調節,想放鬆時也可以通過少賺一點來實現。
就這寥寥幾個字,錯誤有兩個。1. UBI不是極左派,而是右派,其根源是保守主義,把整個社會創造的財富分一部分給所有成人,政府少管閑事。2. UBI隻能保證貧困線收入,何來按需分配?
奧巴馬認為Outsourcing是一部分美國人失業的原因,楊安澤認為automation 是一部人美國人失業的原因,各有理由, 何來誰打誰耳光?
從哲學思維的角度講,人類經濟發展的目標是追求更好的生活,也就是逐漸增加享受,那麽就必然提高生活成本,而勞動是這個成本的來源,也就必然增加勞動成本。
那麽無論如何一個發達國家的工人的勞動成本都是會高於不發達國家的,這個事實無法避免。而資本主義經濟的驅動力是追求最大利潤,那麽高成本的地方就失去勞動機會,隻要世界還是資本主義經濟,這個現象就無法避免。
而楊的做法其實就是試圖用機器創造一個低享受低成本的勞動力階層,這個概念並沒有超出傳統的殖民主義利用殖民地廉價勞動力的概念,也就是基於動物本能的我強我占便宜的概念,但確實解決現實問題。可以想象楊的方式不過就是產生一個新的奴隸階層,不過就是機器罷了,這與人類一向的發展是吻合的。隻要還是追求利潤的資本主義經濟,就會有人讓機器效率不斷增加,必然產生具有自己思維發展的能力的機器代替人來思維,從而降低人的負擔,客觀上增加人類的享受程度,那麽就讓機器與人的界限模糊,到時候必然會出現“機器權”的概念,類似人權。這是必然會發生的。
奧巴馬的電影其實僅僅是解釋了勞動力成本問題,但並沒有給出解決方法,因為你是無法在一個後工業社會發現可以接受工業社會生活方式的工人的,除非是生造一個出來(比如機器人階層,因此楊的觀點就有實際意義)。
其實結論就是資本主義已經走到頭了,人類經濟的目的在資本主義下是無休止地追求利潤,就如馬克思說的那樣無法控製,難道人類真的需要那麽多的財富?
畢竟生命是有限的。
二十世紀最大的發現就是現代心理學的基礎,人的心理需求。解釋了人的貪欲是無止境的,類似共產主義那種物質極大豐富的局麵是永遠不會達到的,所謂貧窮限製了想象,即使是最富有的人也會覺得錢不夠。而是世界資源是有限的,不可能支持無止境的發展,人類不過就是至多還有100年的生存空間。
之後會因為爭奪基本生活資源而或者戰爭或者大型疾病,重新歸零。
中國那樣的血汗工廠在美國行不通,打消製造業回歸美國的想法吧
問題是,
製造業回歸美國就代表著必須玩中國的血汗工廠模式嗎?
不回美國還可以去別的國家
國內的民族主義者看到的中國的競爭力,救世主的姿態,很得意
全球化的推崇者看到的互利互惠
自由人權推崇者看到是中國的血汗工廠在美國試運行
不知道到底打了誰的臉。。。
15年前要求也不同,目前的年輕一代希望錢多事少離家近,工廠的工作比不上服務業,勞工不好找.
中國的人口紅利不再,就算沒有川普,世界工廠搬移出中國,隻是時間問題.
用同族裔不同族裔來判斷支持不支持,欠妥
每一次技術革命都會帶來更多的產業,更多的機會
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
UBI理念貌似好看,但不是解決問題的做法
你這是故意曲解造謠,還是理解力太低造成的誤解?
”簡單數字化說明一下。生產率在一百個勞動成果的時候,如果勞工分配三十,消費三十,資本再投入二十,資本家消費二十,結果就有三十無去處,成為垃圾,於是就要調整生產率到七十”。
城裏關於楊的政策主要是UBI的討論,觀點有異同,都有助於經濟外行理解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