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1)
2017 (419)
2018 (384)
2019 (336)
2021 (127)
2022 (166)
2023 (109)
居住是生活的最重要最根本的元素,決定了其它一切生活元素的走向。居住也基本上是生活中最大的消費,乃至最大的投資。
推崇中國體製的一大理由就是高房價所代表的甚至所帶來的中國這幾十年來的經濟發展和財富革命。中國城市的平均房價水平是美國的三倍以上。中國一線城市的房價水平又在美國一線城市的三倍以上。但是同時,中國的房租卻又隻有美國的三分之一。中國的房地產是金融業,美國的房地產是製造業。
房租更接近真實地反映了房地產的實際消費或者實際生活水平。絕大部分中國城市居民,包括絕大多數一線城市的城市居民的居住條件,水平,基本上在美國一九二十年代的水平。當然具體一些技術產品比如所謂智能化不是那個時代所能擁有的。但是那些歸根結底都是錦上添花,基本城市結構,生活頻率是一個檔次的。
從這個角度來說,中國五十年也趕不上歐日台的生活水平,一百年也趕不上美加澳的生活水平。
現在的中國城市基本上是千篇一律,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從一線到四線,很難判斷是在哪個城市,甚至哪個城區。無非就是板樓,板樓,又見板樓,還是板樓。光亮一點的板樓就是商務樓,毛糙一點的板樓是居民樓。走到哪都一樣。從市中心到市郊,就沒有低於二十層的。完全沒有什麽因地製宜,就地取材。更沒有分區分工,參差層次。整個一個碼箱子存雜物。固然,建造能力令人歎為觀止。但是這份能力應用對了地方了嗎?城市發展基本就是行政規劃,沒有市場導向。
如果有選擇,很少有人會真得喜歡這種鴿子窩的生活的。隻不過鴿子的主人覺得給個漂亮的籠子就很對得起鴿子了。當然,考慮到一九八十年代中國的生活水平相當於一九二十年代的中國或者一八二十年代的美國,采取一些多快好省或者急功近利的方式也是事出有因。但是這個和計劃生育政策是一樣的,決策的犀利也往往伴隨著必須矯枉過正的結局。現在就到了買單的時候。
大規模的高樓大廈對於農業文明來說是進步,是現代化,是初級工業化,是從貧窮國家發展到中等國家。而從中等社會到發達社會,從初級工業化到高級工業化,很大程度上就是一個消滅高樓的過程。中國人口雖多,但是人口密度並沒有到非三十層樓住不下的地步。雖然也許永遠無法達到美加澳三層獨棟的水平,但是達到歐日台三層公寓的水平還是沒問題的。目前的遍地三十層樓,完全是人為政策規劃造成的。
然而既然中國能夠有政策有能力在過去四十年把這些樓蓋起來,那麽在以後的四十年或者更長時間也還是有可能把這些高樓大部分都拆了。重新蓋成一些中低層建築。這樣也可以延續鐵公基的經濟發展路數。但是卻也必須打破旗艦經濟或者政治中心經濟的結構。要做到五萬人的社區城鎮就可以達到最低的自我分工合作,五十萬人的社區城市就達到全麵的分工合作,超過五百萬人的社區城市就沒有存在的意義。總之就是公共服務資源的平均分布而不是集中在少數點上做門麵,服務於少數人。
然而這種鄉裏資源自製的三代之治,恐怕一時半會在號稱儒家國學的中國是實現不了的。所以說五十年後能否趕上歐日台的水平都存疑。而趕上美加澳,更是想都別想了。
==============================================
香港怎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