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1)
2017 (419)
2018 (381)
2019 (336)
2021 (127)
2022 (166)
2023 (109)
2024 (91)
中國有什麽朝鮮牌
朝鮮牌是什麽?其實就是朝鮮能幹什麽呢?
朝鮮可以攻擊韓國,襲擊日本。但是朝鮮會做這個自殺行為?顯然不會。朝鮮的根本目的是維持金家王朝。核彈導彈是金家的最後保命手段。絕不會為了中國而使出來的。
朝鮮會不會再放個炮仗?問題是朝鮮為什麽要放炮仗?其實就是為了顯示朝鮮有最後拚命的手段。從而嚇阻美日韓,尤其是韓國。美日早就想對朝鮮動手。隻是投鼠忌器。韓國就是那個器。亂放炮仗,就不是驚嚇韓國,而是驚醒韓國。更給美日藉口來進行外科打擊。朝鮮也絕不會輕易為此冒險的。即便朝鮮被中國忽悠了,冒險放個炮仗。如果招致美日韓的強力反擊,反而會把中國拖入泥潭。所以這一招朝鮮不敢使,中國更不敢使。
再下來朝鮮還能幹什麽呢?無非也就是不去核,死扛著。等於現在的狀態沒有什麽變化。這算什麽牌。
最後唯一可能的就是中國說服朝鮮去核。這不是要金家王朝的命嗎?然而,如果金家王朝要投降保命,幹嘛不直接找美國談。幹嘛要讓中國從中分享朝鮮出賣核武器的收益呢?
中國當年抗美援朝付出了那麽大的代價,朝鮮都沒有回報一二。甚至因此反而對中國冷淡提防。今天,中國在貿易戰中舉步維艱,又拿什麽來換取朝鮮為中國出頭犧牲?真要拿得出這麽大的代價,幹嘛不直接讓步美國,換得貿易戰的盡早結束呢?
所以說,中國在這個時候打朝鮮牌,都不是有病亂投醫,簡直是有癌症的還要去找有艾滋病的。何苦來哉!
可惜金三不傻,懂得小國遊走於大國之間的生存法則,就是不能與身邊的大國弄翻,否則最好也是遠方大國的替死鬼。
朝鮮的最好姿態是看上去與身邊大國不是很靠近,這樣才可能被遠方大國拉攏,希望作為自己的前沿,這樣客觀上可以借用遠方大國的力量抗衡身邊大國。但決不能與身邊大國弄翻,否則會真的被收拾,因此也要保持一種若即若離的狀態。但從遠交近攻的原則來講,必須更親近身邊大國來防止“近攻”需求形成。這種模糊方式可以同時獲得兩個大國的關注和拉攏,這是中世紀歐洲小國生存法則。
這樣再看中朝關係就很容易理解,朝鮮是不可能脫離中國掌控的,也不會成為中國的親密盟國,至少在表麵上,否則失去對美國的吸引力,也就失去對中國說不的可能而有成為中國的屬國。
金三其實相當聰明,沒白在歐洲混。
其實這是個不僅在政治上軍事上,而且做任何對立或者談判上都適用的增強自己實力的方式,就是引進不確定性因素,當然不確定性是指對於對方。
當事情出現不確定因素後,你做抉擇的空間就大大縮小,否則就稱為賭博的性質,你就有輸的可能,其實就是成本增加了。股市的不確定性導致市場下行是最常見和容易理解的現象,因為沒人願意在股市上賭博。
中國與朝鮮這次接觸都不在於具體涉及什麽,而在於這個接觸的形式就對美國引進不確定因素,使得所謂的川金會再也沒有意義,美國的朝鮮政策,進而亞洲政策不得不調整來考慮中國的作用,這是增加成本的概念。
那麽其他關於中國的抉擇也就打折扣。這種事情上,形式的作用遠大於實際內容。
據一個中國人大概都知道的同樣例子,就是尼克鬆訪華,作用對於當時的蘇聯是一樣的。誰也不會認為從此中美就成為聯盟來對付蘇聯,因為中國沒有那種實力。
但對蘇聯來講,能肯定?而且以後就不再是蘇美的對立,而是不得不考慮中國因素。
想想如果朝鮮核擴散怎麽辦?中國可以製止朝鮮核擴散,隻需要徹底掐斷其經濟線就是了,比如關閉邊境不許有貿易,也可以繼續貿易,也就是縱容核擴散。
美國屆時即使發動戰爭,且不說能否有把握打贏,早就太晚無可挽回了。
這才是中國與朝鮮接觸釋放的信號。那些會成為現實,美國知道嗎?不知道,就稱為不確定因素。
這個內容其實是國際政治101檔次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