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大號螞蟻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教育的貢獻和分配

(2017-07-09 05:53:33) 下一個

人類的所謂文明史,其實就是私有財產的鬥爭史。史前的原始野蠻就是沒有私有體製的日子。而所謂人類文明的教育,也不過是對私有體製的知識。

人類的所謂財富,歸根到底是人類可以消費的東西。不能為人類消費的東西就不具備財富的意義。所以財富是不可能長期存在和擁有的,因為可以被人類消費的價值或者可利用特性,將隨著時間而迅速折損。換句話說,財富是人類隨時製造又隨時消費掉的的東西。這個隨時也許跨越幾十年,但是從曆史觀來看,也不過是同時代。

既然財富是流動性的臨時存在,那麽私有又如何談起呢?其實私有的根本意義是對財富當時的消費的分配。

生產資料不是財富,生產資料是生存財富的必須,也是財富分配的條件。財富不能長期持有。比如糧食,有一億噸,不被消費,不是財富,猶如每年爛掉的落葉。無限期保存也不可能,隨著技術的進步,保存期由幾天到了幾十年,最終還是沒有傳承。而土地,本身無法被消費,人類興起以前,滅絕以後,土地還是土地,那時又算什麽財富呢?所以土地本身其實不是財富,而是生產財富比如糧食的必須生產資料。而非財富的生產資料卻是可以長期存在和私有傳承的。

財富不可以傳承,生產資料可以。如何把傳承生產資料變成傳承財富呢?就是把生產資料的必須變成生產財富的綁架,給予生產資料在生產出來的財富分配上的權利。將生產資料這種人類共同擁有的東西私有化,並由此幹涉財富分配就是人類所謂文明。

人類的所謂文明就是對生產資料的擁有權,經營權和分配權的規範體係。

生產資料又分兩大類。一類是大自然的產物,一類是人類知識的積累。後者由於人類的科技進步,占到的成份越來越大。

而教育又有兩大功用。一是普及教育,重點在多數人能更有效地製造財富。一種是選拔教育,重點在少數人如何能更多地分配財富。而後者才是今日爬藤的主要目的。這在人類文明史中並不是什麽新鮮玩意。中古以來,各種花樣都已經玩遍了。下次再細一點聊教育在分配中的作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