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大號螞蟻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不當虎媽當推爸,看學理工的五大出路。

(2017-03-15 07:01:55) 下一個

一直以來,主流的概念上,推和放是對立的。虎和推是同義詞。其實不然。虎,推,放是三個不同的層次。以中庸為導,推才應該是主流。

為什麽這麽說呢?首先要看看什麽是虎,什麽是推。如果把虎字換成拉或者趕,就一目了然了。想象一下,趕車和推車的確別。趕車主要是控製方向,而不是出力前進。而推車,基本上管不了太多的方向,但是推動前進。對不對?就是說,一個是主導控製性質的,一個是輔助支持性質的。而放,則是不介入性質的。趕,介入太深,形同幹涉。放,介入太淺,不聞不問。兩個極端。所以,推,或者圈,才應該是中庸主流。

從發展領導力和專注力的角度看,趕是不合適的。因為,家長把決定都做了,還發展鍛煉什麽領導力?家長的小鞭子啪啪的,這個專注力根本就是外來的。窮人的孩子為什麽早當家?沒人管嗎。於是乎,另一個極端理論就出現了,不放不野,哪裏來的領導力和專注力?問題是,趕了拉了,肯定不利於發展領導力和專注力。但是,放了野了,也不見得一定發展出領導力和專注力。有希望,但是概率或者成活率實在不高,失敗的後果也實在不低。為什麽會這樣呢?因為生而知之的人太少太少,一路一步步選擇對了或者碰對路的人太少太少。所以,還得要推。人類文明的傳承和積累不就是這樣嗎?

這就就又回到了推和趕差異上,或者怎麽才能避免把推搞成趕。其實不難。趕的特征是,這一個是可行的,甚至必行的。推的特征是,這些是可行的選擇,甚至僅僅是,這些是不可行的,具體哪一個,你選我推。

推,除了在保障自願自立的基礎上,減少不必要的重複性嚐試,增加成活率以外,還有一個作用就是,加快進程。加快進程的本質其實也還是提高成活率。加快進程,就是在有限的時間內,增加實踐的次數和範圍,從而增加總體的成活率。人真正可以冒險,探索,拚搏,突破的年齡,其實主要就是二十歲到三十歲這十年。了不起加長到十五到三十五歲。前麵加上五年的準備,後麵加上五年的擴大戰果。十五歲以前,三十五歲以後,都基本上得按部就班。如果逆天而行,後果自負。起碼是個沒有傳承,生活苦悶。

所以,要想在這十幾年內拚出點門道來,越早明白自己想幹什麽越好。其實老中幹不過老印的原因之一,就在於這個時間差。職場上預言文化的劣勢是一方麵。當初出國移民的難度和耽誤也是一方麵。畢竟由於閉關鎖國多年,老中當時要出來,國內管卡要熬幾年,往往要研究室工作幾年。然後到了美國要換文憑又幾年,再排隊熬身份又幾年。三下兩下就三十了,也就來得及完成移民任務,事業上的拚搏和風險根本不敢也來不及去整。反過來說,小中如果能夠用十年的時間,不在意立刻成功,刷盤子的日子也能過,用對付出國官僚入籍管理的熬法去對付事業,成就能小嗎?可見推一推,壓一壓是很有必要的。

所以,真不需要去搞什麽虛無縹緲的領導力和專注力,隻要一上大學就和當年老中奔出國那樣,目標明確就可以了。然後就一步一個腳印的走,就錯不了。具體到理工上,無非是這五大出路。

工而勞,學工程,做工程師,做一個好的工程師。上一個還行的工科大學就可以了。學習成績別太差,早點找些實習。畢業頭幾年別陷在一個什麽好公司混吃等死,多跳槽,多做不同的項目。最好做幾年谘詢。三十來歲混到技術大拿,然後找個不錯的城市(不要最熱門的)不錯的公司。成家立業,有保障地混吃等死,享受生活。

工而管,學工程,但不準備做工程師。性格要開,人緣要好。然後,上一個工科還湊合的名牌大學,或者上一個工科不錯的不錯大學,然後找實習先工作,作項目的時候先做好技術,然後伺機向小管理發展,靠過去之後再來個MBA。也可以先上個名牌MBA再工作。然後就慢慢爬看機遇吧。

工而創,學工程,做一個非常好的工程師。上一個在經濟熱點地區的工科還行的大學。最關鍵的是,找到一個有潛在市場的產品方向,邊學邊鑽,總之圍繞這這個產品方向學習工作。成了,發達。不成,三十歲以前就收攤,做一個老實的顧家的工程師吧。

工而跨,學工程,做一個獨特的工程師。上一個綜合性強的不錯的大學。跨專業,乃至多專業。總之,找到一個獨特的結合部,市場細分,唯我獨尊。

理而研,學理論,做一個科研人員,教授什麽的。上一個科目上非常強的大學,然後上名牌博士。上完了,也就快三十了。正好。

學校沒有最好的,專業沒有最強的。一切看你怎麽規劃人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todaytoday 回複 悄悄話 這老爸做的也夠累的!為兒女規劃得太多反而會影響他們的發展。
Justness 回複 悄悄話 中國人智商與歐美白人差不多,即天生硬件一樣,但後天裝太多錯誤以至無用的軟件,結果可想而知。
Rosaline 回複 悄悄話 盡管我理解你竭力想做好父母
Rosaline 回複 悄悄話 你肯定將你家的孩子們弄得很累……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