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醒來時
已成蝶
成蝶時
已入夢
2
入夢時
成紅豆
紅豆時
已醒來
3
紅豆夢蝶
蝶夢紅豆
4
花蝶
枯蝶
皆夢紅豆
5
紅豆夢蝶
花也枯也
枯也花也
6
生者
一死入夢
死者
一生如夢 ==============================================================================================
莊生夢蝶還是蝶夢莊生-額的夢大多紫色 作者 : 田小飛 餘秋雨
“莊生夢蝶”是個美妙的意境。現代科學的發展還沒有給夢境一個完美的解釋,哲學上的概括也就很難令人滿意。兩千多年前,莊周就用這個故事提出了人類的一種困境。如果仔細想來,精神病人或者有著奇特思想的人,他們是不是也是處在夢中,因而使得他們無法被常人理解?
“莊生夢蝶”的故事是這樣的:莊周有一次做夢,夢見自己變成了一隻蝴蝶,悠閑自在地飛來飛去,很是得意。突然之間醒來,發現自己原來是莊周。不過,人生本來都是夢,夢與夢之間流變無終,所以弄不清楚到底是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還是蝴蝶夢見自己變成了莊周。
莊子由此認為,不管是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還是蝴蝶夢見自己變成了莊周,蝴蝶與莊周畢竟是不一樣的,它們之間的轉化也就是物與物之間的轉化,是一種“物化”。莊子進一步把這個故事上升到對人生人死的理解上。他認為,人生人死隻是一種物的轉化。宇宙是一個循環不已的大混沌。就宇宙整體而言,從一無所有的朦朧狀態變為有形有象的明晰世界,又由有形有象的明晰世界回歸到無形無象的朦朧狀態;在有形有象的明晰世界中,由一種東西變成另一種東西,又由另一種東西變成了第三種東西。如此而已,永無止境。人生人死不過是這一大流變中的一個瞬間。
另外,從這個故事出發,莊子還試圖告訴人們,究竟是夢還是醒,是莊周還是蝴蝶,人們根本沒有必要去追究。因為人們的認識標準是相對的,根本無法正確認識事物。他說當時社會上的儒、墨等各派的相互辯論,都是以自己所非而非對方所是,這樣做是無法搞清是非的。他說:“假如我與你兩個人進行辯論,你勝了我,難道真的是你對,我錯嗎?我勝了你,難道真的是我對,你錯嗎?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錯嗎?還是兩個人全對或者全錯呢?我們兩個人無法決定誰對誰錯,那麽請誰來斷定呢?如果請第三個人來斷定,同樣無法斷定。假如請跟你意見相同的人來決定,他既然與你意見相同,這怎麽斷定呢?假如請跟我意見相同的人決定,他既然與我意見相同,又怎麽斷定呢?假如請與我們兩個人意見都相同或者都不相同的人來斷定,又怎麽斷定呢?因此,我和你和第三者,都同樣無法斷定誰是誰非,是非問題是永遠搞不清楚的。”
莊子對這個是非問題的認識很深刻。
是是非非是主觀的,所以我們才必須客觀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