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讀解煙雨朦朦和《致煙雨朦朦》

(2004-12-05 11:35:57) 下一個

在白色的時間裏
日光暗淡
溫柔失足於 初夏的懸崖
落入
萬丈深淵

滿地濕潤的鈴蘭
凋謝如鮮的花朵
一瓣,
一瓣,

漫天飛雪
紛紛揚揚
尋找寒冷的淡漠

溫暖融融
一小時
零散的片段

絲絲孤獨
初夏裏
冬天的夢穀

十年,
二十年
悠悠難忘
曆曆在目 



MAY, 7,2004

-------------------------------------------------------

1 外子5月7日無意看到煙雨朦朦的“個人專頁”。寫下此詩。這是他第一次致一個未見過麵,也未見過照片的人。他的全部根據即是那“個人專頁”。他堅持不告我那“個人專頁”的URL。所以我無法後附煙雨朦朦的原文。但他告我他的此21行中有8行選自煙雨朦朦的原散文。 (其它的“致”有:致KRISTINE21歲生日(“一輪驕陽”),致NJ(“金蘋果”),致 LZ(“永遠的少女”),致DL(“情人節”),致GLORIA(“野鹿似的眼睛”),TO KATE( “十二歲少女”),TO JENNY,TO MENG (另一朦)。。。等。。) 2 “在白色的時間裏 ” 是煙雨朦朦句。他加了“日光暗淡”,就成了第一段詩。 他說在下午辦公室忽然日光燈暗淡。這“燈”字去掉即是現實與詩化的差別。 3 “溫柔失足於 初夏的懸崖 落入 萬丈深淵” 那日光(燈)暗淡的辦公室與朦朦專頁之別有“萬丈”。但“初夏的辦公室與朦朦專頁之別有萬丈”不是詩。他(溫柔)比喻了一下,即成了詩了。 因為讀者不知背景,前兩段讀下來,就是“朦朧詩”了。 4 “滿地濕潤的鈴蘭 凋謝如鮮的花朵 一瓣,一瓣, 漫天飛雪 紛紛揚揚 尋找寒冷的淡漠 溫暖融融 ” 這7行裏的第1行取自Ezra Pound 的名詩Alba: “As cool as the pale wet leaves of lily-of-the-valley She lay beside me in the dawn ” 後5行取自朦朦的散文。 “凋謝如鮮的花朵”,我猜大約朦朦的散文不都是新寫的。但看起來依然如鮮。 5 “一小時 零散的片段 絲絲孤獨 ” 這3行裏僅第一句不是朦朦的句子。 從純詩上說,去掉“一小時”更好。但有時詩一種交流的媒介。大約他認為“一小時”是很長的時間,值得“表功”。(我常一發愣就兩小時。) 6 “初夏裏 冬天的夢穀 十年,二十年 曆曆在目 悠悠難忘” 這裏把“深淵”稱為“冬天的夢穀” A) 美化“深淵” B) 以“冬天”反襯“初夏” C) 對應“漫天飛雪 /紛紛揚揚” “十年,二十年”與“一小時”反襯,簡直長得過分:) “曆曆在目/悠悠難忘” 他以前從不用四字一行。因朦朦的“漫天飛雪 /紛紛揚揚”而有。 “曆曆”,“悠悠”在這裏有一種語音效應。 7 選,加,編,改。看來寫詩不難。 -------------------------------------------- By 煙雨朦朦: 我不喜歡冬天,是因為芝加哥的長冬真的使人沉悶厭煩。我喜歡冬天的雪花,是因為她的晶瑩透亮和潔白無瑕。 每當一瓣一瓣晶瑩潔白的雪花由高闊的天空飄落下來,然後默不做聲地依偎在老鬆翠柏的枝頭,依偎在家家戶戶的籬笆上的時候....心如寂寞寒灰徘徊於沉寂的四空。 如果你手捧一杯熱咖啡,圍做在爐火旁的藤椅上,就會被朦朧的夢籠罩著, 你的夢裏有著故鄉的親人和快樂的過去...一些零散的片段.... 如果這時在你的錄音機裏飄忽而來的歌模糊不清卻韻味十足的"雪花雪花滿天飛.." 思緒會被撕破得像滿天的白色的雪花,紛紛揚揚的飄落下,像一陣風, 無牽無掛... 坐在白色的時間裏,尋找著寒的冷淡漠或者溫暖融融的痕跡,於是你會感覺了一絲絲的孤獨。 雪花依然在飄,窗外那一朵朵冷冷的花,竟然很快在空氣裏變成了半透明的冰棱. 再抬頭看時,沒有人的後園,一種陌生的感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