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通縮不是短期的,與劉以棟先生探討通漲還是通縮 ?

(2008-11-09 18:03:42) 下一個

在美國:票子狂印,通漲會來,非也!長期狂印,長期通漲,亦非也!
在一國之內或一個小區域內,這種狂印鈔票情況,高通漲一定會發生!按美國負債的巨度和印票的狂勁,通漲早應該在10%以上了!
但是美國等先進國家主導的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已經快二十年了,先有四小龍,現有四金磚,從根本上改變了通漲的傳統理論,隻不過現在還沒有人敢提出來。
這麽多年,美國沒有發生過通漲的威脅,以為是政府疏導的好結果,因為防通漲是經典的、經常的經濟大綱!
首飾、名車等漲價,應該不會引起全社會的通漲吧?食品、日用必須品等項的漲價,才屬於主要通漲。
美國是世界第一的農業生產大國,隻要布什的石油財團下台,能源不漲了,食品也不會漲了!布什是明的斂財,阿扁是暗的聚財,都是八年啊。
吃的難漲,那麽用的、穿的呢?這些早就轉移到第三世界去生產了,而且一家比一家的報價低,因為他們可以改善十幾億、每天收入不到一美元的群體!這些用品在美國的零售價會上漲嗎?能源不漲了,海運費也不會漲了!零售價還會下降!
最關鍵的是,世界工廠的中國,它的產能可以供給全世界!過去的一年之內,尤其是最近,已經關閉了幾萬家以上的出口工廠!上百萬、明年會累積到千萬的、有經驗的生產大軍返回農村。這些工廠、工人大部分都是為國外的市場而生存!隻要美國市場日用品的價格上漲,他們“時刻準備著”!有廠房、設備,為了解決就業問題,中國政府都會出來恢複生產出口的!
由於全球一體化的落實,在美國,現在防通漲的力度是建國以來最強悍的!
還有,美國每印三張票子,有兩張是在海外流通的,而且那兩張可能還是美國為了支付到期的國際債卷而發放到海外去的!
今年以來,布什為了救經濟,已經多印了快兩萬億的美元,奧巴馬上台,再減稅、救汽車工業、給失業大軍找工作等等,不知又要印多少!可是你一點沒有覺得美國政府印票子的機器在發抖!
美國政府隻所以沒有加倍現在印票子的速度,主要原因可能是怕引起世界的公憤!金本位製解體快四十年了,美元在全球金融的地位雖每況愈下,但是美國已經進入可以隨意借債、瀟灑印炒、宇宙級的魔幻境界!歐盟早就看不慣了!G20會議馬上要開了,會限製美國印票機的速度!
總之,現在的時代,是曆史上從未有過的。所以,一切經典理論,都不可強行套用,新的理論應該誕生了!

通貨膨脹還是通貨緊縮          劉以棟

最近經常聽到我們將要麵臨通貨膨脹 (Inflation) 還是通貨緊縮 (Deflation) 的討論。雖然通貨膨脹時物價上漲,通貨緊縮時物價下降,這兩者之間的區別感覺上是顯而易見的,但在未來的一、兩年時間裏將會發生通貨膨脹還是通貨緊縮,卻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現在我想在這裏分別列出公的理和婆的理請大家自己作出判斷。

先說公的理,為什麽可能會發生通貨緊縮?

第一,不斷攀升的失業率

現在全球經濟衰退,美國及世界各國的失業率在攀升。今天美國公布的失業率是 6.5% ,明年會更高。當人失業或麵臨失業時,肯定會減少消費,所以物價就會回調。

第二,消費者無錢消費

美國經濟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是消費經濟。現在美國的消費者是債台高築,以前那種寅吃卯糧的日子已難以為繼。房子上取不出錢來、信用卡的額度在下調、買車買船等大宗消費品的貸款很難得到批準。。。。。。

第三,財富減少效應

股市和房市紅火時,每個人都感覺自己很富有,也願意消費。現在房價和股價都在往下跌,大部分人的財富縮水,自然也會減少消費。

第四,錢的流通速度在下降

市場上的貨幣總量,包括貨幣供應量和貨幣流通速度等因素。經濟好的時候,你可能會把結餘的五千塊錢作為首付去買一部林奇新車,這樣賣車的賺了錢、造車的賺了錢、發放汽車貸款的銀行賺了錢、車維護保養的人賺了錢。。。。。。而賺錢的各方再把錢用來消費,從而刺激了經濟的發展。

如果你把那五千塊錢存起來,則誰也賺不了錢。大家都這麽做,其效應是巨大的。這就是為什麽雖然政府大量投錢到市場中,但錢還很短缺的主要原因。

第五,錢的成本在上升

現在資金短缺,所以錢的成本非常高。首先,很難借到錢;其次,即使能借到,利率也很高。資金利息高了,公司就難賺錢。這是許多公司大規模裁人,失業率上升的一個重要原因。

第六,減少財經杠杆效應

一九三三年,美國的總債務是 GDP 的 2.87 倍,以後一路下降,五十年代降到 1.5 倍左右。八十年代格林斯班當上美聯儲主席後,美國債務一路上升。布什發動伊拉克戰爭以來,美國總債務升到 GDP 的 3 倍以上。也就是說,美國最近二十年的發展,很大一部分是靠債務撐起來的。現在錢不好借了,從公司到個人都必須減少資產和債務 (Asset and Liability) 。這種減少財務杠 (Deleveraging) 的過程,往往會導致通貨緊縮。

如果一定要加上陰謀論的話,那麽通貨緊縮可以達到兩個戰略目的:打擊歐元和俄國。歐元的引入,主要是為了與美國競爭資本市場,期望能成為一種主要外匯儲備貨幣。現在歐洲各國受到次貸打擊的程度不一,歐元有麵臨解體的可能。現在德國政府發行的債券利率就比意大利政府發行的債券利率低許多,說明市場預示歐元將解體。

俄國是自然資源出口國。通貨緊縮時,自然資源價格下降,對俄國這樣的自然資源出口國打擊非常大。有人說,蘇聯解體,是八十年代的低油價造成的,而非軍備競賽的結果。

再說婆的理,為什麽可能會發生通貨膨脹?

如果你認為通貨緊縮的理由有點道理的話,那麽我們再來看看通貨膨脹的論點。

第一,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債務國

美國從政府到個人都欠錢,所以通貨膨脹符合美國的戰略利益。你欠錢時,你希望錢變得越來越不值錢。否則你的債務負擔會越來越重。

個人欠債難以償還時,隻能申請破產。政府欠債難以償還時,就會大量印錢去抵消債務。結果就是通貨膨脹。

第二,美聯儲的低利率政策

現任美聯儲主席本南克以前是研究大蕭條的,深知大蕭條的危害。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裏,把利率降到 1% ,如果經濟不好轉,利率還會往下砍。有直升飛機本之稱的本南克雖然不會真的用直升飛機撒錢,但印錢是不會含糊的。而日本經濟放緩時,花了五年多的時間才把利率降到 1% ,那時已經太晚了。

第三,大蕭條時期的金本位製度

現在很多人把現在的經濟危機跟上世紀三十年代的大蕭條相提並論。但三十年代美國實行的是金本位,黃金和美元可以按固定比例自由兌換,所以限製了美元的發行量。現在美元與黃金已完全脫鉤,可以無限量發行,所以產生通貨膨脹是遲早的事。

第四,美國政府的財經幹預

現在經濟不景氣,美國政府在全力刺激經濟。有人說政府幹預在做無用功 (Push the string) ,但我想長期幹預還是會有效果的。政府已搞了一次退稅,下一個刺激計劃已在醞釀中。誰也沒有說不可以再搞第三次、第四次。。。。。。政府已通過了銀行救助計劃,以後還可以組織失業工人去修橋、修路。。。。。。所以有人說,現在金融中心不是在紐約或倫敦,而是美國首都華盛頓。

第五,大家對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的感覺不一樣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對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的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通貨膨脹時,大家收入的購買力下降,但往往無能為力。通貨緊縮時,你如果要求大家普降工資的話,其反映將會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各國寧願有通貨膨脹,而不喜歡通貨緊縮。

第六,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影響

隨著亞洲經濟的發展,亞洲各國的人也在追求歐美的生活方式。美國人沒錢消費了,不代表其它國家的人也沒錢消費了。所以即使美國經濟較長時間沒有起色,日常生活用品的價格也未必就會下降。

你的觀點是什麽?

清官難判家務事。當你看了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的各自論點後,你的結論是什麽?

我個人認為,我們會有短暫的通貨緊縮,然後是長期的通貨膨脹。

通貨緊縮時,要買 CD 和高分紅證券。避免普通股票。

通貨膨脹時,要買黃金和能源等實物,避免政府債券。

不管通貨膨脹還是通貨緊縮,保留一定數量的現金都很重要。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811&postID=12248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