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渡邊雅男
《政治學研究》 2008年第一期
一、現代日本社會的貧富差別
迄今為止,人們普遍都認為日本是個富裕的國家、日本人過著富裕的生活。日本人也都認為自己的國家是一個平等和富裕的國家。但是,最近新發表的一些調查報告卻從根本上否定了這種說法。其中最具有典型意義的是OECD(經濟合作組織)在去年發表的《對日經濟審查報告》。這個報告以2000年度的數據為調查對象。這個調查報告表明,日本人中收入低的“相對貧困階層”(即個人收入中可以支配的部分低於國民收入中間值的收入群體)在國民中的比例,在17個OECD成員國家中位居第二位(美國位於第一位),並遠遠超出了位於第三的愛爾蘭。這是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它說明日本社會尚處於一種貧困狀態之中。
造成這一事實的最大原因,是近年以來隨著結構改革而實施的放鬆勞動市場管製以及因此而產生的、由非正式就業而出現的勞動市場的兩極分化問題。同時,目前為止的稅製和社會保障製度(失業保險和養老金製度),也是造成這種貧富差別現象的原因。時至今日,日本政府也無法忽視這一事實的存在。在日本政府去年發表的《經濟財政白皮書》中,特別強調了“貧富差別”在中青年齡段中的差別擴大趨勢,並指出這種趨勢具有擴大到整個社會經濟群體的可能性。可是在前一段時間,總理府還曾經指出,出現貧富差別擴大指標的原因是由於人口的老齡化和單身家庭的出現所引起的,因而“隻是一種表麵現象”。安倍前首相也曾經為此進行過辯解。但是,這次發表的白皮書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應該說是政府對自身的一個嘲諷。
那麽,為什麽迄今為止的一個所謂平等的國家,卻突然被指出是一個僅次於美國的不平等的國家呢?最近所出現的很多關於貧富差別的議論,正是在這個前提下進行的。但是,曾經就有人對這個前提本身進行了質疑。在20世紀70年代曾經風靡一時的《平等神話》,實際上是根據OECD在1972年發表的《經合組織成員國的收入分配報告》為依據的。這個報告書將日本和瑞典並列稱之為收入平等水平最高的國家之列。但在實際上,日本政府為這個報告所提供的數據資料中,卻是沒有涵蓋農民家庭和單身者的《家政調查》,因此平均收入的平等指數高於了實際水平。當時就有一位叫石崎唯雄的經濟學家指出了這個問題。根據他當時重新計算的數據,當時的日本處於次於美國的、處於中下位置的不平等國家。這就是說,即使在“平等神話”時代,日本實際上就是一個與美國相近似的不平等國家。當然,雖然過去和現在都在使用“社會差別”這個概念,但是在今天,我們卻不能忽視社會差別在不斷擴大這一事實的含義和作用。顯而易見,形成今天這種新的差別社會是現今當局的政策和人為的“結構改革”的產物,其直接的原因來自於政府企圖通過放鬆管製來恢複社會經濟競爭活力的社會經濟政策。這是從八十年代末期裏根政權和撒切爾政權在美國和英國進行試驗的所謂新自由主義這種市場原教旨主義的政策體係所帶來的必然結果。
因此,在區分“結構性差別”(長期差別)和“狀態性差別”(短期差別)時,必須要考察一下其間的相關關係。
二、戰後日本的階級社會
在研究社會差別問題時,首先應該確定進行分析所使用的概念。特別是不能忘記“階級”這個基本的概念。因為階級這個概念指的就是不平等地享有不同的經濟財富、政治權力和文化話語權的各個社會群體,因此在考察社會差別這個問題時,這個概念的使用是無法回避的。然而,遺憾的是,階級概念在二十世紀後半期和冷戰時代,被人們長期地作為一個政治上的專門用語而使用,因此,這個詞匯中不可避免的具有很多負麵的意味。在中國是如此,在日本也是如此。其結果是不僅普通國民,而且從事學術研究的知識分子也避免使用階級這個詞匯。這是很受發達國家的統治階級和保守政治家們的歡迎的一種現象,因為他們極力想要將這個概念作為冷戰時代的一個特殊的意識形態詞匯加以拋棄。取而代之的是階層這個詞開始被廣泛使用,人們開始用社會的差異和穩定的階層分化來表述社會組織的分解和斷層等現象。與此同時,由於具有鬥爭性質的工會組織被徹底地解散,成立了以貫徹勞資協調為原則的第二工會,在資本家階級進行了提高企業效率和工作崗位合理化之後,工人階級的工資水平得到了提高。許多人由此實現了購買電視機、家用汽車和用一生的工資為抵押貸款買房的夢想。正是因為得到了這些,工人們放棄了團結和鬥爭。確實,工人階級多多少少實現了那種市民生活式的理想,但是其結果使他們僅僅被物欲所束縛,完全退卻到私人生活的空間中而喪失了階級的意識。而在另一方麵,作為觀念的階級和作為語言的階級,則已經完全被湮滅。不僅是戰後日本社會,在世界上各個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都處於這種矛盾和困惑的狀態。
以下,我們再來簡略地考察一下形成這種狀態的戰後日本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它的曆史進程。
第一階段,是戰後的複興時期(1945—1960)。在這個時期,工人運動和工會的大規模組織活動曾經如燎原的烈火而蓬勃興起。在這種局勢下,日本的資本家階級喪失了自信,他們一麵積極地進行冷戰活動,一麵對工人運動加強了攻勢。此後,將朝鮮戰爭視為“上天恩賜之良機”(當時日本首相吉田茂語)的日本經營者階級,利用這個機會從工人手中奪回了經營權。當時日本的工會組織對此進行了不懈的鬥爭。在15年之後,終於爆發了工人和資本家之間的階級總決戰,即戰後的第一次大規模的工人反抗資本家的運動——三井、三池鬥爭(1960年)。這場史稱“整個工人階級對整個資產階級的總決戰”,最後以工人階級的失敗而結束,資本家階級將此後開始的經濟高速發展時期(1960—1973年)作為資本主義大發展的跳板,在工廠裏廣泛地開展了合理化與技術革新運動。但是也就在這個時期,出現了戰後的第二次危機,也即石油危機(1973),由此標誌著高速增長時代的終結和經濟負增長時代的開始。依靠廉價的進口石油而獲取利潤的日本資本家階級對於這種經營環境的改變充滿了危機感。此後迎來的第三個階段,即從低速增長階段到泡沫繁榮時期(1973—1993)。在這個階段,以微電子和高技術革命為主要手段,在世界各國工人階級生活水平普遍下降的背景下,資本家階級度過了所謂“滯脹”的難關,並在九十年代迎來了泡沫經濟的巔峰階段。第三次危機就是這個階段的終點,即泡沫經濟的破滅時期(1993)。此後開始的十年被稱為停滯階段(失去的十年),是第四個階段。資本家階級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開始重新規劃勞動力市場,背棄了日本的經營公約,拚命地將解雇和非正式就業者兩種手段強加於工人階級,以此來達到降低產品成本和經濟複蘇的目的。當前的日本仍然處於這個時期。
在冷戰的背景下,階層論的流行和階級論的衰退,正是上述的這種曆史背景和現實鬥爭在知識界的反映,是掌握著主導話語權的資本家階級的統治意識形態在學術界的表現。當人們越是疏遠和回避階級的時候,在社會科學領域中階級概念所應該擔負的理論作用和分析功能就越是被回避,而對於資本主義的主體的資本家階級來說,他們是非常願意看到這一點的。
三、階級——認識社會的基本概念裝置
基於上述理由,我們目前的任務,就是必須要恢複階級這個社會科學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應該通過賦予作為社會科學中的這個古典的概念體係以新的理論內容的方式使階級概念重新煥發出生命力。關於本章中所提出的社會科學的概念裝置問題,在這裏我還想順便做進一步的解釋。當人們聽到概念裝置這個詞的時候,可能會感到困惑不解。實際上,社會科學中的概念的作用,和自然科學中的實驗裝置一樣。如果在座的有學習理工科的同學,我們可以用自然科學所使用的分析裝置,如電子顯微鏡或者色譜儀在觀察與分析的作用來加以比喻。當我們要觀察肉眼所無法觀察的自然界時,顯微鏡和色譜儀會發揮出作用。這些裝置屬於觀察肉眼所看不到的客觀現實時所使用的儀器設備。最近以來,自然科學研究方麵使用了很多高級和複雜的機械裝置。在社會科學的研究方麵,雖然也使用了某些物理裝置,但是,更主要的是使用概念裝置來觀察和分析社會。在這種情況下,主要是通過頭腦的抽象能力來發揮作用。將各種概念有機地組合到一起,將其作為一個宏觀的分析框架來分析複雜的、肉眼所看不到的各種社會現象所掩蓋的本質,正是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和使命所在。如果說,社會科學的任務之一,是將複雜的社會現實加以分解和簡單化、概念化,是一種抽象能力的話,那麽,將它們加以組合,將複雜的現實重新加以體係化也是一種抽象的能力。階級這個概念,在分析社會現象時所起到的正是這樣一種作用。它是一種用頭腦重新認識和分析現象的工具,也就是一種在常識的意義上所認識不到的現象,也即社會現象後麵的本質,會通過運用這種概念裝置的分析來達到。
(一)什麽是階級?
我們先考察一下階級這個概念的準確含義。在座的諸位也許會認為,階級這個概念是馬克思和恩格斯的發明。有意思的是,馬克思曾經說過,“至於講到我,無論是發現現代社會中有階級存在或發現各階級間的鬥爭,都不是我的功勞,在我很久以前,資產階級曆史學家就曾敘述過階級鬥爭的曆史發展,資產階級的經濟學家也對各個階級作過經濟上的分析。我的貢獻就是證明了下列幾點:(1)階級的存在僅僅同生產發展的一定曆史階段相聯係;(2)階級鬥爭必然要導致無產階級專政(3)這個專政不過是要達到消滅一切階級和進入無階級社會的過渡。”1馬克思的這句話使我們感到很大的震驚,但這是很重要的一點。它意味著,階級這個概念並不是馬克思的專利,也不是僅僅是適用於馬克思所生活的時代的落後於現時代的曆史性概念。它在馬克思以前很久遠的時代就被使用,並且在馬克思逝世以後一直到今天仍然使用和具有生命力的社會科學的基本的經典概念。例如,堅決反對將馬克思主義的意識形態引入學術研究的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也將階級、身份和黨派作為建構他的社會學體係的基本概念。事實上,在漫長的社會科學的曆史中,階級概念曾經數度被宣布已經死亡,但是每次又都重新被使用並表現出它不朽的生命力。
所謂的階級,指的是人們在社會經濟組織中由於一係列的社會分層而造成的不平等的社會位置。因此可以說,在更為廣泛的意義上,階級指的是人們在社會中具有同樣性質的生活條件的一種特定群體。馬克思曾經說過,“如果我,例如,撇開構成人口的階級,人口就是一個抽象。如果我不知道這些階級所依據的因素,如雇傭勞動、資本等等,階級又是一句空話。” 2
對於社會科學的研究來說,如果僅僅隻是說日本的人口是多少、中國的人口是多少而進行這種一般性的空泛議論的話,那是十分不夠的。
就是在這個章節之後,馬克思展開了他的廣為人知的社會科學方法論(經濟學方法)。它是一種不同於其他研究方法和實證敘述方法的獨特的方法論,是一種從現實出發並再從觀念上進一步把握的方法論。也許這種方法會成為我們理解階級作為社會科學理論的分析方法的關鍵。也就是說,如果隻是將階級作為一種整體上混沌的表象來加以分析時,那麽階級僅僅就是人口中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已。但是當我們要進一步深入分析其規定性,分析構成其表象背後的基礎和要素時,就會看到更為本質的東西,我們從那裏的線索再重新開始分析,最後完成對階級的考察。這樣一來,我們所看到的階級則將是一種“包含著各種規定性和社會關係的豐富的存在”,社會階級的概念,本來就是這樣一種包含有上述諸種豐富內容的東西。
上述說明意味著什麽呢?它說明,在現象和本質的概念之間存在著周而複始的認識循環運動,隻有通過這種運動,我們才能不斷地深入地理解現實內容所涵蓋的事物的豐富性。
(二)階級與階層
在社會學的領域中,人們經常用階層(Strata,Schicht)這個概念來取代階級(Class,Klass)這個概念。我在中國曾經出版過一本書,書名叫《現代日本的階層差別及其固定化》。在這本書裏使用了階層這個詞。而在這裏我卻這樣向大家介紹階級這個概念。那麽,階層和階級這兩個概念之間的區別到底是什麽呢?
如上所述,階級是由於一係列的社會分層所產生出的處於不平等地位的人口的群體。這種社會分層和不平等是由何而產生的呢?僅僅靠我們從表麵上來觀察不平等和分層現象是無法得出正確的結論的。為此需要我們進行理論的反思,使用社會科學的分析方法來分析階級關係,才能透過現象來達到對現象後麵本質的認識。馬克思關注的是生產手段的所有製;韋伯所關注的是個人是否能夠提供給市場的資源,以及市場所提供給個人的各種生活機會(市場狀態)。無論是馬克思還是韋伯,在理解階級概念的本質時,也都將這種表麵的、直觀的分層和差別稱之為階層。即使在今天,我們也可以用各種各樣的數據指標,隨意地來劃定諸如年齡階層、學曆階層、收入階層等各種社會階層。但是,當我們要將這種年齡階層、學曆階層和收入階層綜合起來而對其進行本質的界定時,使用階層這個概念顯然是不夠的。這就是我們之所以要使用階級這個概念進行社會分析的理由所在。因此,簡而言之,階級是一種經過了理論反思後所達到的概念,而階層卻是一種直觀的、經驗的和實證式的概念。或者也可以這樣說,階級是一種對諸多階層劃分進行本質定性時所使用的概念。
(三)階級僅僅是一種劃定個人性質的政治用語嗎?
毫無疑問,階級這個概念所界定的,是每個人在現實社會關係中的本質屬性。即它規定了每個人在社會舞台中的本質屬性。也就是說,在使用階級這個概念時,我們是在談論這個人的社會屬性。關於這一點,《資本論》的序言中有一句話是需要我們注意的。“為了避免可能產生的誤解,要說明一下,我決不會用玫瑰色描繪資本家和地主的麵貌。不過這裏涉及到的人,隻是經濟範疇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階級關係和利益的承擔者。”在此之後,馬克思還說了更為重要的話。“我的觀點是:社會經濟形態的發展是一種自然曆史過程。不管個人在主觀上怎樣超脫各種關係,他在社會意義上總是這些關係的產物。” 3
(四)學曆的作用
在分析現代的階級社會時,學曆的問題是一個不能回避的問題。那麽,應該如何來理解學曆問題呢?在馬克思生活的時代裏,當時的英國政府曾經向議會提出了一份選舉法的修正案。這個法案主張將選舉權僅僅局限於具有“教育資格”的人,馬克思曾經對此進行了激烈的批判。他說,這種所謂的“教育資格”和學識是沒有關係的。因為具有這種教育資格的階級是需要“相當數額的投資”,因此實際上是“對人的財產資格的一種限定”。4由此可見,從學曆這種最具有特權特征的作用來看,它屬於“財產資格的一般性範疇”,作為文化的“財產資格”的“教育資格”,實際上是“與學識無關”,隻不過是表示“需要進行相當數額的投資“而已。但是,現代社會中這種教育的選拔體製,正在成為一種新的階級形成的製度。在各種因素的複雜作用下,它又成為一種世襲式的階級繼承製度。因此,在現代社會中,學曆製度在階級的形成方麵,具有一種驚人的功能。教育社會學者最近的調查數據顯示,日本社會近年來進入名牌大學的學生,多半出身於上流社會,在學曆競爭中高學曆的人群,其子女也大多獲得了高學曆,因此,學曆社會實際上具有一種教育階層的再生產功能。正因如此,人們將日本社會稱之為學曆社會。這個社會是通過學曆進行社會分層和形成新的階級的。
(五)階級選拔
學曆社會是日本社會的一個重要的特征。在理解這個問題的時候,馬克思的一段語錄是非常具有啟發意義的。在《資本論》第三卷中,他曾經這樣指出“即使得到貸款的產業家或商人是沒有財產的人”。在這種情況下,“那是由於相信他會用借來的資本執行資本家的職能,占有無酬勞動”現在也常常出現這種情況。“一個沒有財產但卻精明強幹、穩重可靠、經營有方的人,通過這種方式也能成為資本家”。這種情況會使來自社會底層的新鮮力量不斷地補充到資本家隊伍中來,從而進一步強化和擴大了資本的統治基礎。“這和中世紀天主教會的情況完全一樣,當時天主教會不分階層,不分出身,不分財產,在人民中間挑選優秀人物來建立其教階製度,以此作為鞏固教會統治和壓迫俗人的一個主要手段。”5馬克思的上述論斷,一針見血地指出了這種製度的作用。他還進一步指出,“統治階級將被統治階級中的最優秀人物吸收進自己陣營的能力越強,它的統治也就越為堅固,也就越具有危險性。”
這種狀態今天仍然沒有改變。“被統治階級的最優秀人物”正是通過高等教育製度被選拔和輸送到各種統治機構中,作為統治階級的代理人積累經驗、取得成績和贏得信任,並且一部分人由此而成為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統治階級的代表獲得社會的承認。現代社會的階級結構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具有所謂的流動性質。
(六)關於階級關係的製度化問題
那麽,馬克思和韋伯時代的古典階級社會與現代的階級社會具有何種根本差別呢?一言而蔽之,那就是階級關係在製度化方麵的差別。因為古典的階級社會是一種赤裸裸的階級關係,或者是一種非常簡單化的、一目了然的階級關係;而現代社會的階級關係則是一種建立高度精細的製度化基礎上的階級關係。前麵我們所說的以學曆社會的方式來進行階級選拔,就是這種製度化的表現形式之一。無論是馬克思還是韋伯,在他們的時代就已經預見到這種現象出現的必然性。馬克思在談到股份公司問題時曾經指出,始於馬克思時代,在今天的資本主義企業中普遍實行的股份公司製度,就是資本所有製度化的典型例證。它意味著經營與所有的分離,資本家階級開始向股份持有者和經營管理者兩個方向轉化。然而,這決不是象某些有名的經營革命論所說得那樣,是什麽資本家階級已經退出了曆史舞台,而是意味著資本家階級重新以股份持有人和經營者的身份登上了曆史舞台。如果說馬克思對股份公司的論斷為我們分析今天資本主義社會所有權的新製度化提供了一個犀利的分析工具的話,那麽,韋伯對於現代民主主義政治機構的分析,則為我們理解今天資本主義統治社會的製度化形態提供了一個很好地分析工具。目前,法治國家和民主主義製度是所有發達國家普遍的統治形態。但是,不管這些政治製度怎樣標榜平等和鼓吹公平,它們在實際上仍然是被社會中的統治勢力所控製的。它們在本質上仍然是一種階級統治的製度。當然,它們已經不是那種赤裸裸的階級統治方式和任意性的暴力統治,因為現代的政治統治無法回避民主主義的原則。韋伯曾經將這種已經被現代製度化所規範的階級統治的製度化形式,納入到他的“統治的社會學”體係中進行考察。因此,為了進一步發展現代社會科學中的階級分析方法,我們有必要進一步深入地研究馬克思的“所有權的製度化”理論和韋伯的“統治的製度化”理論,從而賦予古典的階級理論以新的時代意義。
(七)關於社會公平和正義的問題
階級理論的根本課題,是要解決社會現實中的不平等問題。這也就提出了一個問題,即我們如何來理解不平等的另一端——平等概念的內涵究竟是什麽的問題。再進而言之,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還要進一步深入地考察什麽是公平和什麽是正義的問題。馬克思是怎樣來回答這個問題的呢?我們有必要來回顧一下他在《哥達綱領批判》中對上述問題所提出的見解。
馬克思在回答“什麽是公平的分配”問題時,認為所謂分配的正義的問題,在根本的意義上是一個具有曆史性的、帶有時代特定含義的概念。他提出“難道資產者不是斷言今天的分配是‘公平的’嗎?難道它事實上不是在現今的生產方式基礎上唯一‘公平的’分配嗎?”6當曆史條件發生變化時,“公正”的標準也會隨之發生變化。馬克思提出“從資本主義社會剛剛脫胎而出的共產主義社會”的分配形式將是由於“他(勞動者)以一種形式給予社會的勞動量,又以另一種形式全部領取回來”,7因此,決定分配的原則將隻能是“根據個人所向社會提供的勞動量”所決定。8這是他的結論。個人將根據他向社會所提供的勞動量的大小來從社會獲得自己的消費。根據這個原則,決定著分配的正義的平等理念又是什麽呢?
馬克思認為 “這裏通行的是商品等價物的交換中通行的同一原則,即一種形式的一定量勞動同另一種形式的同量勞動相交換。……所以,在這裏平等的權利按照原則仍然是資產階級權利。” 9盡管如此,由於“在商品交換中,等價物的交換隻存在於平均數中,並不是存在於每個個別場合”,因此,可以想象的是,平均意義上的平等表現在個別的場合時,其內容是在不斷地變化著的。在這個意義上,平等概念自身中的內容已經發生了相當意義的變化。這一段話是十分重要的。它表明,“這種平等的權利,對於不同等的勞動來說是不平等的權利。” 10——因此可以說,它意味著 “默認,勞動者的不同等的個人天賦,從而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權。” 11因此,如果考慮到勞動因素之外的每個人的具體情況(如婚姻狀態和子女的數量等因素),“權利就不應當是平等的,而應當是不平等的”。12在馬克思看來,所謂平等的權利“是在用同一個尺度來衡量“但是不同等的個人(而如果他們不是不同等的,他們就不成其為不同的個人)” 13時所使用的一個在語義上非常具有局限性的概念。馬克思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同其他簡單的平等主義者具有本質意義上的不同。因為他指出,平等這個概念“隻在於使用同一的尺度”,“把他們隻當作勞動者,再不把他們看作別的什麽,把其他一切都拋開了”。14如果考慮到人所具有的多樣性、作為勞動者之外的其他個人屬性,這種所謂平等的觀念所具有的思維方式在原理上就是錯誤的。因此馬克思曾經斷言,“權利就不應當是平等的,而應當是不平等的”,15。為此,在新的分配關係中所形成的分配的正義,則應該是“各盡所能,按需分配!” 16馬克思的理論指向,是對平等理念前景和目標的規定。然而遺憾的是,我們現實的人類社會還遠遠沒有到達這個理解的階段而仍處於對一般形式意義上的平等概念進行理解和實踐的水平。這個階段尚處於人們對社會中處於不平等狀態的弱者進行保護這一課題的初始時期。
四、現代日本的階級社會結構
我們可以將現代日本的主要社會階級劃分為如下:1、處於統治階級地位的資本家階級(經營者)2、處於被統治階級地位的工人階級(工人)3、處於這兩個階級之間的中間階級(農民和個體經營者)。各個階級所占的人口比例如下圖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