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揭秘美國大選初選格局

(2008-02-14 03:32:32) 下一個
 

揭秘美國大選初選格局
 
作者:羅伯特·勞倫斯·庫恩  
--------------------------------------------------------------------------------

  一周之內,兩次意外

  這是美國政治史上最令人吃驚和最富戲劇性的一周之一。

  1月3日,民主黨總統參選人奧巴馬,在艾奧瓦州的黨內初選中創造了曆史:他出奇製勝,成為美國第一位真正向總統寶座發起衝擊的非洲裔參選人。

  這一結果立即影響到隨後進行初選的新罕布什爾州的民意――一直在該州擁有明顯優勢的希拉裏,支持率驟跌,落後奧巴馬10個百分點。許多評論家因此斷言:前“第一夫人”競選無望了。

  然而,5天之後,新罕布什爾州初選結果揭曉,人們再次大呼“意外”――希拉裏戲劇性地奪得勝利。

  前一天還預測希拉裏可能被迫退出競選的政治評論家們,隻好咽下自己說過的話。他們撰寫文章時使用了類似的標題:《她還活著!》《她從政治死亡中複活》……

  年輕一代支持奧巴馬

  奧巴馬能在艾奧瓦州取勝,最令人吃驚之處,並不是該州白人占人口的絕大多數,而是他席卷了40歲、甚至30歲以下民主黨選民的選票。人們原來認為,奧巴馬將不得不和種族分裂作艱苦鬥爭,因為這是表麵上看不到而事實上存在的問題,它將在投票中直接顯露出來。但奧巴馬在艾奧瓦州的勝利顯示,這是一場年輕人的勝利。

  長期以來,黨團會議選舉進程都由年齡稍大的黨員所主導,但今年,黨團會議中30歲以下選民的人數和65歲以上選民的人數,都各占22%。30歲以下選民支持奧巴馬的比例高達57%。這在起初是難以想象的,它預示著美國政治舞台上正在崛起一股新的、年輕的力量。

  與2004年的艾奧瓦州相比,參加民主黨黨團會議的30歲以下選民的人數增加了2倍,這其中的57%意味著什麽呢?57%是希拉裏支持率11%的5倍多。 理由很簡單。奧巴馬是一位資曆很淺的參議員,幾乎沒有全國性的從政經驗。但民主黨中更年輕、思想更開放的人喜歡這一點。

  分析家和政治活動家們認為,最近一段時間,年輕人對國際大事的關心增強了,候選人也加大了爭取年輕選民的努力。在以往的選舉中,年輕選民通常對政治不感興趣,因為覺得自己無力改變現狀。現在,互聯網成了重要的競選工具,吸引了更多年輕選民參加投票。

  幾個月來,來自美國各地的數千名年輕人――大多是學生――響應奧巴馬發出的謀求變革的號召,前來參加奧巴馬的競選活動,服務1-6個月的時間。報名為奧巴馬在艾奧瓦州競選提供服務的誌願者人數太多了,甚至有數千人被提前派往新罕布什爾州,因為奧巴馬陣營已無法為他們在艾奧瓦州安排住所。

  這些基層競選誌願者,年齡大多不超過20歲,但他們對競選策略卻有著巨大影響。他們的拉票方向十分明確:17歲和18歲的首次投票者。許多人認為,這是幫助奧巴馬贏得艾奧瓦州選舉的主要戰術。奧巴馬還利用年輕誌願者嫻熟的互聯網技能,來爭取選民的支持。

  艾奧瓦州選舉的另一個意外,就是奧巴馬在女性選民中擊敗了希拉裏。盡管希拉裏陣營為爭取女性選民進行了艱苦的努力,但奧巴馬在那些未婚、單身和離婚的女性中,支持率領先希拉裏13個百分點。

  “變革”的勝利,“經驗”的失敗

  有人說,希拉裏在艾奧瓦州敗北,是因為她和她的競選班子未能像奧巴馬陣營那樣,發出給美國巨大變革的信息。

  讓克林頓家族重掌白宮的想法,對美國大眾來說沒有多大吸引力。政治評論家注意到,當希拉裏在丈夫克林頓及他的一些老助手的陪同下,到處宣揚她了無新意的競選綱領時,她是在失去選票。

  奧巴馬則相反,他知道自己要做什麽,至少他描繪了一個理想化的前景。他在艾奧瓦州發表的勝利演說非常具有感染力。他是希望的象征,他的競選是真正的競選。

  奧巴馬無疑是年輕而缺乏經驗的。每個人都知道,他的競選綱領缺乏細節。但在今年的選舉季節,這好像並不重要。與希拉裏代表的維持現狀相比,奧巴馬顯然代表著大變革。現在的美國人渴望求變,而不在乎種族和年齡了。

  如果希拉裏認為她在艾奧瓦州的失利隻是一個意外,那她是在為自己挖掘政治墳墓。那不是一個意外。艾奧瓦州發生的情況隨時可能在其他州重演。美國媒體給了希拉裏一些免費忠告:不要那麽精明和按部就班;要大膽從克林頓身後走出來;若想成為總統,就不要以名人自居……

  希拉裏聽到了這些忠告,也聽進去了。短短數天後,她在新罕布什爾州就把政治舞台倒轉過來。美國政治不講究邏輯,更講究衝動。政治風向在短短幾天內就改變了――在艾奧瓦州失利的希拉裏,在新罕布什爾州卻贏了。

  中老年選民,希拉裏的後盾

  那麽,新罕布什爾州究竟發生了什麽?

  人們看到,希拉裏陣營動員了大批誌願者,鼓動年長的投票者積極投票,而這正是希拉裏的票倉。在這個州,年長選民的數量超過年輕選民,40歲以上的選民高達67%。這個比例對希拉裏十分有利。

  希拉裏自己也功不可沒。她沒有屈服。她作了深刻反思,以誠感人。當奧巴馬和愛德華茲在新罕布什爾州聯合起來攻擊她的時候,她抖擻精神,進行回擊。投票前夜,當一個記者問她付出了多大努力時,她含著眼淚說:“非常艱難的努力!”這展示了她柔弱和更加人性的一麵,引起了女性選民的共鳴。

  她揪住奧巴馬不放,指責他的政治紀錄,稱他現在的講話,與他過去的投票紀錄自相矛盾――奧巴馬曾投票反對布什政府對伊拉克發動戰爭,後來卻又投票支持為這場戰爭撥款3000億美元的法案。

  希拉裏諷刺奧巴馬時,說過一句經典名言:“縱使你競選時巧舌如簧,但你若執政定是腹內空空。”這顯然是對奧巴馬缺乏政治經驗的一針見血之語。奧巴馬擅長發表演講,但缺乏實際本領。而希拉裏隻要願意,就可以做一個變革者。

  奧巴馬在新罕布什爾州失利後發表講話說,希拉裏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就取得了驚人進步。而希拉裏在獲勝感言中說:“我在聽取你們的意見。在這個過程中,我找到了自己的心聲。”她言辭懇切。也許這是她第一次在這種場合有了真正動人的懇切。

  但是,希拉裏仍然要注意,艾奧瓦州的開局不利,最大負麵影響不在於拉低她的人氣,而在於打破了她不可戰勝的神話。這意味著,她正在麵臨一場從未預料到的、也不願看到的艱難抗爭。

  共和黨可能漁翁得利

  許多人都在提出一個可能的結局:奧巴馬擁有年輕一代的選票,希拉裏――不,克林頓夫婦――最終擁有民主黨精英的青睞。民主黨人需要考慮:誰能打敗共和黨人?

  所以,誰將贏得民主黨的提名仍是一個謎。

  起初,由於受布什支持率極其低下的影響,共和黨湧現出的許多參選人,一開始就落後於民主黨一大截。但現在,奧巴馬和希拉裏的激烈競爭,隻會對共和黨有利。

  此外,民主黨內的一些年輕人和非洲裔黨員,對克林頓夫婦“排擠”奧巴馬的態度不滿。即使希拉裏最終獲得總統候選人提名,他們也很可能不願為她參加大選真正出力。這還是對共和黨有利。

  在共和黨方麵,參選人之間的競爭似乎是20多年來最難預測的一次。赫卡比取得艾奧瓦州的勝利,麥凱恩又在新罕布什爾州勝出。朱利安尼的目標在佛羅裏達州,羅姆尼則決心繼續努力。多個人選和多種可能,使得今年的美國總統選舉,成為多年來最為活躍和激動人心的一次。

  但在所有這些喧嘩的背後,我有一個切實的憂慮:參選人的政治命運和選民的政治熱情,為何能出現如此快速的轉變?在過去的選舉中,這種改弦易轍幾乎是不可能的。現在和過去有何不同呢?答案是,新聞與信息傳播的加快。24小時不間斷的電視新聞、每一秒都在更新的互聯網新聞,讓所有美國人都聯網了,這使得民意在情感的推動下出現快速變化成為可能。美國的體製缺乏定力,任何影響都能促成它的變化。

  這種政治遊戲可能看起來很有趣、很耐看。但選舉事關重大,人們的選擇卻過於隨意,這對美國的未來並非幸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