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國人已厭倦了美國的政黨政治

(2008-01-14 08:26:12) 下一個

作者:石華寧

紐約市長布隆伯格和加州州長施瓦辛格
炮轟美國兩黨政治得民心


 紐約市長布隆伯格  將以無黨身份參加總統競選 。
美國總統選舉將成為支持政黨政治還是無黨政治的全民公投。
按照紐約市長和加州州長的選舉的情況看,美國人更支持無黨政治。


 美國總統預選正在進行。紐約市長布隆伯格會否以無黨派人士參選,成為關注話題。2007年6月19日,厭倦了兩黨相鬥的布隆伯格宣布退出共和黨,從此成為一個無黨派人士。這些年來,這位紐約市長痛批美國兩黨政治,主張不要搞黨派之爭,合作為民,並因此受到市民歡迎。支持率由20%上升到70%,競選連任紐約市長。
加裏福尼亞州州長施瓦辛格與布隆伯格一樣,也因痛批兩黨政治,主張民眾利益高於黨派利益,為民服務不要為黨派利益服務,高票連任加州州長。施瓦辛格在淡化政黨政治,實行政治融合行動後,支持率迅速同樣迅速上升。此二人以反對兩黨政治競選連任,表明美國人已厭倦了美國的政黨政治。


過去曾有獨立人士參與總統競選,當因經費問題難以成功。但這對大富豪布隆伯格來說不是問題。據報道他的個人資產有50多億美元,計劃拿出來五分之一參與競選。他雖然沒有表態要參加總統競選,但已開始做民意調查。施瓦辛格因其奧地利裔身份,沒有資格參加總統競選。


布隆伯格的主要政治觀點就是反對兩黨政治。如果布隆柏格以無黨派人士參選,這次總統選舉將成為關於一次反對還是支持兩黨政治的全民公投。如果他能贏得選舉,將表明美國人已厭倦了政黨政治。


在人類從專製走向民主的曆程中,產生了政黨政治。美國曾經是民主的典範,也是政黨政治的典範。然而政黨政治在實際運作中,則讓民主政治成了民鬥政治,為民謀利成了為黨謀利。支持一個政黨的好政策,便必須反對另一個黨的好政策。選舉投票成了隻有一種選擇,兩者不可兼得的遊戲。尤其是近年來美國的總統選舉,兩黨候選人支持率非常接近。這意味著每次總統選舉,都是讓一半選民失望的選舉。美國總統是讓一半國民失望的總統。


另一方麵,美國的總統競選實行的是選舉人製度,新的政黨沒有獲勝的可能。因此美國的政治被民主和共和兩大右派老黨長期壟斷,永遠不會產生新生的力量。由於選舉經費由個人或者政黨籌集,一般獨立參選人因缺少競選經費,很難獲勝,隻能是做陪而已。但布隆伯格不同,他花了1.5億美元經費成功連任紐約市長。一年隻領1元年薪。拿出10億美元競選美國總統,花得起。


如果布隆伯格參選總統,便是民主政治的一大創舉。放棄黨派利益黨派之爭,從政黨選舉、政黨政治走向無黨選舉、無黨政治,是否更能體現民意,體現民主?
這位紐約市長2007年6月退出共和黨是一個創舉,如果再以無黨派人士獲得總統競選的勝利,將是更大的創舉。這會讓美國再做一次更廣泛民主的典範,為民主政治開辟一個新的模式和樣板。布隆博格將成為曆史人物。


假若他不能當選,將會分流共和黨選票,讓民主黨的希拉裏順利當選。美國曆史上在出了一對父子總統後,緊接著再出一對夫妻總統。美國的民主將會走向另一麵——家天下。
 
布隆伯格炮轟美國兩黨政治 


  據報道,紐約市長布隆伯格當地時間2008年1月6日召集民主、共和兩黨眾要員舉行會議,批評“在兩大政黨壟斷下阻礙了國家發展”。布隆伯格的舉動,令政界在新罕布什爾州初選之外又增添了關注焦點,令人揣測他有意獨立競選總統。


  布隆伯格在會前向民眾說,由於政黨分歧,“人民不再和衷共濟,政府不再有效運作,合作已蕩然無存”,這股歪風“拖了美國的後腿”。同樣出席會議,被視為是布隆伯格理想競選搭檔的共和黨籍參議員海格爾也稱,峰會上每一人都“相信有機會為國家、未來、下一代和世界帶來轉變”。


  此次峰會吸引到包括媒體在內約1000名民眾到來。與會者發表聯合聲明,兩大政黨有合作的迫切需要,攜手解決健保、氣候變遷、國土安全和經濟等重大議題,同時呼籲各總統參選人,“明顯闡述會如何建立一個國家團結的政府”,以及“製訂消除兩極化,促成跨黨派共識的策略”。但布隆伯格並沒有正麵響應如果參選人不積極響應其訴求,他會有什麽進一步行動的問題,隻說對參選人會聆聽和了解他們的理念感到樂觀。


  在選民厭倦政黨紛爭的氣氛下,各參選人已正視合作問題。民主黨的奧巴馬在贏得愛荷華州初選後的勝利演說上,呼籲民眾不論其政黨背景,站在一起跨越分歧。而共和黨的赫卡比也說,民眾應一起“向上,而不是向左或向右”。


  在擔任紐約市長5年半的時間裏,布隆伯格經常與共和黨和布什發生爭執。與布什不同,他支持同性戀婚姻和婦女墮胎權,讚成控製槍支和幹細胞研究,主張增加稅收擺脫9·11襲擊以來的財政危機。支持與中國合作,反對遏製中國,愛吃中國水餃。近來,這位65歲的紐約市長頻繁到其他各州訪問,越來越多地談論國內問題,猛烈抨擊美國的黨派政治。他說:“黨派政治及其導致的不作為,癱瘓了決策進程,特別是在聯邦層次。我們今天麵臨的重大問題得不到處理,我們的未來岌岌可危。”他在半年前的6月19日,出人意料地宣布自己已經不再屬於共和黨陣營,而是一名獨立派人士。
 
競選經費難不倒這位富豪


  布隆伯格是全球著名媒體彭博通訊社的創辦人,身為億萬富翁。他曾是民主黨員,2001年為了參選紐約市長加入共和黨,2005年時再以共和黨的身份獲得連任。在這兩次競選中,他花費了超過1.55億美元。猶太人後裔。


 1992年,美國獨立候選人、得克薩斯州的億萬富翁羅斯·佩羅特贏得了19%的選票,民主黨候選人克林頓則擊敗老布什當選美國總統。而在2000年,獨立候選人拉爾夫·內德從民主黨候選人戈爾手中分流了部分選票,共和黨候選人布什趁勢贏得了這場有爭議的選舉。


  在以往的美國總統大選中,也出現過獨立候選人,如1968年的喬治·華萊士,1980年的約翰·安德森以及1992年和1996年的羅絲·佩羅。這些獨立候選人都曾遭遇資金不足、組織不力等難題。但這些難題可能都難不倒布隆博格。據報道,他已經做了選民意願的調查分析。現在人們關注的是他何時表態參加競選。
 
施瓦辛格炮轟美國兩黨政治
 

   電影巨星,加利福尼亞州州長施瓦辛格,近來年同樣炮轟美國兩黨政治。以下是2007年1月,施瓦辛格競選連任州長後,在就職演說中的觀點。“我們不屬於共和黨,也不屬於民主黨。”


  三年前宣誓就職的時候我說過,罷免為的不是換一個人或者換一個黨,人民要換的是整個加州的政治氣候,是聖加裏緬都的文化作風,是如何實現人民意願的基本綱領。但在2005年的特別選舉中,我在試圖實現這一理念的時候走了一段彎路,但也正是在我走那段彎路的時候,我才重新認識了我的原始理念。正像當年保羅在去大馬士革的路上所受到的啟迪一樣,這段經曆使我眼界大開。我看到了什麽呢?我看到了人民,那不是加利福尼亞州意義上的人民,那是跨越民族界限的整體概念上的人民。他們在謀求一種新政治,一種能夠擺脫傳統標簽的定位、打破陳規舊俗的製約、衝出老套衣缽的束縛的全新政治。


  正如加利福尼亞曆史學家凱文·斯達(Kevin Starr)先生所說,我們必須學會一種思考方式,即我們不屬於共和黨,也不屬於民主黨。如果必須屬於一個黨的話,那我們寧願屬於“加利福尼亞黨”,因為我們追求的是加利福尼亞的整體理想。簡而言之,這個所謂“加利福尼亞黨”不屬於任何思想體係,可我們每一個人卻都理應屬於它。


   我們高興地看到,在加州,獨立投票人的隊伍正在成長。實際上,如果這種勢頭保持不變,未來二十年內,它的聲勢、規模都將超過任何多數的一黨一派。他們可能喜歡某些共和黨人的觀點,可能喜歡某些民主黨人的觀點,可能覺得某些共和黨人的觀點太右,可能覺得某些民主黨人的觀點太左。因為他們知道這樣一個道理,不管你傾向哪一邊,隻要你在思想上一邊倒,你就永遠會失去另外的一半。 


  一些專家們認為,我之所以能夠勝選是因為我投票增選了民主黨議案的結果。還有人認為,是民主黨立法委員們在提高小時工資、改革處方藥計劃方麵與我合作而限製了民主黨人提名的原因所至。這些充滿了黨派色彩的思維方式不但大傷了選民們的胃口,還從根本上詆毀了民主的含義。在這些思維方式的指導下,人們往往寧可選擇什麽都不做也不願意通過妥協而做點什麽。也正是因為如此,我才對過去一年中立法委員們能夠從人民的實際利益出發,而不是從某個政治立場出發認真討論問題一點心存感激。我感激他們的原因是,他們這樣做必竟有一定的風險。


    問題的核心不是共和黨需要什麽,或者民主黨需要什麽,它是人民需要什麽。他們不需要共和黨路線,也不需要民主黨路線,他們需要路線;他們不需要共和黨建保計劃,也不需要民主黨建保計劃,他們需要建保計劃;他們不需要共和黨環保計劃,也不需要民主黨環保計劃,他們需要呼吸同一種幹淨的空氣。果然,當我們加利福尼亞的領導者們真的坐在一條板凳上的時候,我們就做出了好成績。 


  我們就拿全球變暖預警說話好了。假定你的孩子病了,正在發高燒。有九十八個醫生說孩子得趕緊治療,而兩個醫生說你不必大驚小怪,你信誰的?那九十八個?還是那兩個?全球變暖預警與這孩子送醫治療的道理一模一樣,我們不能因為有那麽幾個人對這一預警現象持懷疑態度就對問題掉以輕心。不能,絕不能。  


    女士們、先生們,我們所麵臨的重大議題要求我們團結起來。我相信,我們眼前的機會正是一次改變以往的黨派主義,即兩黨主義,進而創造出一個新的所謂“後黨派主義”的曆史時機。這個所謂“後黨派主義”並不意味著共和黨和民主黨各自拿出自己的建議,然後討論如何求同存異,我指的是兩黨一起積極合作,共同拿出決議的“無黨界體係”。我相信,這將是一個於我們的政治機器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嶄新體係。我還相信,我們現在就有這樣做的曆史機會。


   曆史上,最偉大的國家政策革新主張曾一度由自由派發起,比如“新政時期”,而接下來關於革新的具體做法又由保守派提出,比如前總統裏根。現在正是我們將兩個思想體係合二為一,進而使其成為一個“溫和派”思想核心的最佳時機。這個核心既不屬於左派也不屬於右派,因為它並不屬於過去。


  “溫和”並不等於懦弱,它既不是參水,也不是炒冷飯,它謀求的是四平八穩、腳踏實地。從本質上說,美國人民本身就是“溫和派”,因而我們的政府也必須是。美國的所有黨派都應當回到這個核心上來,以這個核心為中軸,因為站在這裏的是人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雲耳 回複 悄悄話 很好的理念,但是運行起來可能會有問題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