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繼續快速增長,但這種增長不再廣泛惠及全球,而歐洲損失最重,其對華出口開始下降。
本周,中國報告其10月份貿易順差達到270.5億美元的最高紀錄,高於2003年全年的順差。
但是,在過去3個月中,中國每月平均向歐洲進口97億美元的產品,比2006年同期低近5%。這是自1998年以來,中國從歐洲進口額的最大同比降幅。
中國從日本和美國的進口仍在增長,但速度已經放緩。
同時,中國從除上述三地區外的世界其他地區的進口正在快速增長。在這個十年的開端,中國的進口品大約一半來自歐美日這三個工業地區。現在它們總共的份額已降至1/3。
這可能反映中國對包括糧食和石油的農礦產品的需求日益旺盛,而對曾經需要刺激其工業能力的機械的需求在下降。這些機械很多來自德國。
歐洲對華貿易逆差雖仍低於美國,但兩者的差距在縮小。美國的逆差比一年前高18%,歐洲的則上升了46%。
中國受到了來自美國和歐洲不斷加劇的要求答應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中國在2005年已開始這樣做。在截止10月份的最近一年中,美元對人民幣已貶值5.3%。
但是,中國答應人民幣對美元緩慢升值,就是在美元疲軟之際答應人民幣對其他貨幣貶值。歐元對人民幣升值7.6%,英鎊升值3.3%。這些貨幣變化削弱了歐洲出口品對來自美國和日本的出口品的競爭地位。日元對人民幣比值下降1.3%,日本對中國的貿易為順差,而且最近一直在上升。
【彭博新聞社11月16日電】歐洲對中國的貿易逆差截止到8月底的8個月中上漲了25%,這使歐洲人和美國官員更有理由對中國施加壓力,要求使人民幣匯率自由浮動。
位於盧森堡的歐盟統計局今天說,歐元區與中國的貿易逆差由一年前同期的550億歐元擴大到了700億歐元。在過去一年中,人民幣對歐元的比價下跌了7%,從而加劇了圍繞該問題的緊張關係。
據一份機密文件稱,以歐洲中心銀行行長讓一克洛德·特裏謝為首的歐洲代表團即將於11月27曰訪問北京,屆時代表團計劃對中國說,因自己的貨幣政策,中國可能會“引發貿易保護主義的傾向”。歐洲和美國本周末將會在20國集團於開普敦舉行的會議上提出這一問題。
【美國《國際先驅論壇報》網站11月16日文章】題:調整人民幣幣值:來自二十國集團的抵製
在七國集團今年秋天在華盛頓舉行的會議上,美國說服歐洲采取和自己一樣的戰略:要求中國上調人民幣幣值,這將有助於緩解陷於困境的美元所麵臨的壓力。
但在規模遠遠更大的一個集團舉行類似會議的前夕.美國可能難以再次取得這樣的成就。
事實上,動蕩的貨幣市場很可能是二十國集團央行行長和財長本周末在開普敦四周舉行的會議上的主題。該論壇創立於1999年,旨在協調主要的發達經濟體和主要的發展中經濟體的政策。
在步入會場時,美國和歐洲主要國家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步調一致:它們已經達成共識,它們共同問題的核心就是中國。北京壓低其貨幣價值,保持出口商品的廉價優勢,導致美歐與中國的巨額貿易逆差。另外,假如投資者想拋售美元而中國的匯率又不具靈活性,他們除了購買歐元之外沒有多少選擇,這就迫使歐洲承受美元疲軟造成的主要影響。
但據貨幣和政策分析家說,說服二十國集團中的其他國家(包括中國、印度、巴西、南非和俄羅斯等正在崛起的經濟體)將是件困難的事.
中國有果斷抵製此類壓力的記錄,而它的一些亞洲鄰國會因人民幣升值而蒙受損失。
中國已經表示,它重視經濟增長甚於其他一切目標,分析人士說,這意味著它不太可能按照世界而不是自己的時間表走。維持出口機器的運轉能提供就業機會,因此觀察家認為,中國永遠不會忽然改變匯率製度。
不過,這種本能還需要與中國保持它在世界的聲譽的願望作鬥爭.華盛頓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經濟學家加裏·赫夫鮑夫說:“像中國這樣的國家希望給俱樂部第二梯隊留下良好的印象。正因為如此,多邊論壇才具有重要性。”
不過,數位分析家說.假如歐洲和美國的共同目標是本周末讓在南非開會的其他國家都支持它們對中國的批評,那可能難以實現。
摩根士丹利負責全球貨幣研究的分析師斯蒂芬.簡說,歐美給人留下的以強淩弱的印象在全球貿易談判中不受歡迎,在金融部門官員之間可能就更是如此,它總是能觸動敏感的神經。還有人指出,未必所有人都歡迎人民幣升值。
人民幣升值可能會意味著印尼、韓國和馬來西亞的貨幣貶值,導致從中國進口商品的價格升高,在這個全球價格上漲的時候加劇通貨膨脹。
而且,亞洲其他國家從中國的崛起中獲益極多——雖說它們在注視著中國勢力日增時也帶一絲緊張:簡言之,世界其他國家可能不像美歐那樣急於改變這個創造了史無前例的繁榮的體製。
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公司在倫敦的外匯戰略全球負責人亞當·科爾說:“就算它們確實希望看到人民幣幣值上調,它們也麵臨著自身政策目標之間的衝突。而且,我也不確定它們像七國集團那樣迫切希望人民幣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