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詩詞,有時害人不淺

(2007-11-19 13:19:11) 下一個
                          詩詞,有時害人不淺

    常說寫詩填詞能陶情冶性,我對此一直是半信半疑,至少我自己就難以做到陶情冶性,雖然我詩文甚至可以說還沒有入門;而且我見識過的幾個詩人,那些有真才實 學、堪稱為真正詩人的,別說陶情冶性,隻怕性情和生活反而為詩歌所妨礙,幹擾了他們的正常生活。我識人少,孤陋寡聞,在我看來,那些喜歡聲稱詩歌能陶情冶 性的,其詩歌往往流於形式,寫得其實並不太好。當然,此乃題外話。

    如果說陶情冶性有些抽象,不好實例化不好量化,那麽,詩詞(乃至文學)這東西害人不淺這樣的例子就不勝枚舉了。前段時間一度比較失落,於是刪除了幾個以前 留在國內的幾個小文集,那沒有什麽可惜的。這種失落更主要的不是為自己而感到失落----因為自己的人生軌跡自己清楚,盡管自己一事無成,但是前前後後自 己總能對未來有所預見,所以這不至於讓自己陡生一種失落感;具體地說,而是為別人而感到失落。她是我以前在國內結識的一個朋友。

     2004 年底時,我還在北京,但是總算從繁重的功課裏解脫了出來,而變得有些閑暇時間了。那時慢慢在國內一兩個個文學網站注冊賬號寫歪詩發酸文,第一個網站是“文 學路”,現在已經關門了,我在12月31號發了兩篇文章,刊出一篇,另一篇慘遭退稿,編輯評論是寫得空洞,不知所雲,我一氣之下就跑到另外一個網站 (所以我在文學路就呆了幾天)。我的第一個主要賬號就是在這個網站 (簡稱為“XX網站”) 的地方注冊的 (為了不當個背後小人,暫略去網站的名字)。我今天要說的“主人公”朋友就是在那時結識的。那時我能有什麽水平?其實別說那時,我現在有什麽水平?那時心 怯得隨便見到一個愣頭小子或者黃毛丫頭,都似乎覺得自己隻有當學生隻有洗耳恭聽的份,盡管他/她很可能錯字滿篇。我明白自己的底子,除了在中小學胡亂讀了 幾首古詩外,我傾囊所知的文學理論就不外乎高中語文老師所傾囊相授的記敘文幾大要素,而且與高中時代相比,我的水平似乎還頗有不如,因為那時我能將記敘文 幾大要素背誦得滾瓜爛熟,而2005年時卻有所不能了。就這樣忙裏偷閑,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半年下來慢慢也就寫了二、三十來篇很膚淺幼稚可笑的文章。

     “XX 網站”是個不上檔次的網站 (不是我說其壞話,事實如此,而且至今檔次也較低,編輯水平令人不敢恭維),加上我這個人比較熱心,喜歡打抱不平,而且有時能言善辯 (或曰胡攪蠻纏),所以混得比較有人緣。沒用很久,我就被邀請當後台的斑竹以及前台的編輯 (因為屬於義務勞動,有水平的懶得當)。不知從何時起我就注意到了一個小姑娘。從她的舉止言行看,她似乎年紀不大。忍不住好奇一打聽,才知還是高一學生, 在北京西城區,和我相距很近 (我在海澱區),所以自然而然就有一種親切感。她滿是稚氣,文章立意受閱曆限製,不見那種所謂滄桑般的深刻,但是文筆優美,充滿靈氣。開始並不比我高多 少,但是後來取得了長足進步,我倒有些望塵莫及了。

    那時她還常去百度貼吧 (不過限於時間,我倒不太熟悉),那幾個貼吧據說聚集了好幾個小才女,都隻有十幾歲,最大的似乎是一個ID叫做“葉落依枝”的,也不過二十歲 (我不太清楚)。她們的才華真的讓我驚異,尤善古詩詞,我想,就算我以後書不讀,不工作,全力寫詩歌,我傾己的精力寫到 40歲,也不一定能取得她們20歲的成績 (這話可能說得沒有根據,但是我的感覺如此)。我這位新認識的朋友那時還在北京西城區XX中學念書 (略去校名,但是應該是西城區非常好的高中),那時她才 16 歲。她不但詩詞功底很深厚,更要的是那份靈氣,其詩歌之靈動,文風之飄逸,我真的自慚形穢。我也間接測試了她的數學等,感覺真的很不錯,高二大約在學初等 一元微積分 (而我到高二末才初涉初等一元微積分,那是為參加數學競賽而特設的小灶)。也許是因為我年長的關係,我感覺她很信任我,我說什麽她也不會去反對而是去照做 (當然我也不會說出格的話,也不會有出格的建議)。自然,我首先希望她考上個名牌大學。那時她慢慢上了高二,隨後高三 (2007年高考),她的文章,特別是古典詩歌越來越好。顯然,“越來越好”也同時意味著得付出越來越多的代價,這個道理很簡單,因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我覺得她太癡迷於詩詞之中,感覺似乎有些不對勁,長久這樣下去會毀掉她的前途。我其實和她非親非故,沒有什麽理由過於希望她怎麽樣,隻能委婉地暗示她要她 先不要寫這勞什子詩歌。她回答說她能顧全二者之關係,而且家裏有父母監督她。這樣,我也不便說什麽。

    在我眼裏,她是個很聰明的人,不過這世上常常有些出乎意料的事情發生。今年秋天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得知她今年竟然隻考了個北京很差的本科院校 (好歹算本科,我看其實和專科差不多,嘿),我心裏覺得很傷心,也為她難過。考個好的大學雖然不是唯一,但是畢竟是比較重要的一個途徑 (無論是學業、工作、還是自身的提升),我都為她難過,因為她取得的成績和她的能力是不相稱的。原因肯定很多,我也不甚清楚,也不想知道。但是我知道,其 中一個最主要的原因是那些寫作害了她。她年齡比我小很多 (剛考大學,是不是),文章卻比我強不少,我這裏沒有自吹的意思,你可以想像她在寫文章上花費的時間。我以前勸說過她,要她把握好自己的時間等,誰知結果 如此,我都替她傷感,她一定更加難過。正是:

  鄉音吹遠處,冷雨濕銀簪。京城浮舊識,闕律匯瀟湘。
  秦陝出秀女,長安有紅妝。明眸能善睞,皓齒自飛揚。
  禮魂錦曲意,姣月玉淵潭。花前閑弄句,月下巧成章。
  離情柳似故,恨曲楊依然。十六文風變,萬千錦句藏。
  湛盧釋道義,仁愛定興亡。雪賦如夢令,鶯啼序江南。
  輕吹曲玉管,巧動鴛鴦弦。詩心蕩玉笛,賦敘回殷商。
  倘佯瓊宇氣,沐浴碧蘭泉。娉婷癡怨女,繾綣感傷言。
  春怨怨微雨,秋悲悲紙船。挽月傾濁酒,花紅落卷簾。
  比興賦絕句,風雅頌詩行。漫吟長短句,徒惹少年郎。
  約略心如蕙,依稀氣似蘭。靈犀點淡月,靜海興微瀾。
  漱玉神鬱鬱,文姬氣軒軒。行吟成綠水,潑墨乃青山。

        (2007-Fal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