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說說結構助詞“的”和“底”

(2016-09-07 06:29:27) 下一個

記得老早前閱讀尼采那本我一直喜歡但一直讀不懂的《蘇魯支語錄》時,就時不時遇到結構助詞“底”字,例如“舞曲(The Dance-song)”中這樣的句子:“……我誠然是一座樹林,黑暗底樹的遙夜……”時就有些納悶,因為那時還不知道底字有這麽個用法。當然隨後很快就 知道了“黑暗底樹的遙夜”其實就是“黑暗的樹的遙夜”,但譯者徐梵澄前輩為什麽在同一句子中使用“底”和“的”呢?徐老是一位學界大佬,博學而且嚴謹,他 這麽翻譯應該有其道理。也就是說,這兩個字雖然同義,但很可能存在著一些細微的差別,這個差別到底是什麽呢?雖然目前底字作為助詞已經很罕見了(但萬維博 主蘇小白同學還在頻繁地使用),但總結一下還是有所裨益的。特別,除了蘇小白外,萬維 BBS 似乎也有人在用底字作助詞。昨天帶著這個問題順帶考證了一下,下麵就是考證結果,並附上一點個人感概。

首先,古漢語/中古漢語雖然也有 “的”字,但那時的“的”字卻是個形容詞/副詞一樣的實詞,不是虛詞,而且是個入聲字。這個字義現在還在頻繁使用,例如“的確良”。和現代漢語的“底 /的”對應的字,毫無疑問是“之”,但“之”字書麵色彩過濃,於是大約在唐代,和之字發音差不多的底字就在文言色彩沒那麽濃的作品裏出現,作為結構助詞取 代之字,例如:《撫州曹山元證禪師語錄》:祗是醜陋底人。當然現在你去查後來修訂的廣韻,是看不出“之”和“底”字發音類似這個結論的,例如這兩字以及 “的”三字的反切是:
    之:止而切,之小韻;
    底:都禮切,邸小韻;
    的:都曆切,的小韻。
但在唐代,之和底的發音是差別不大的,這也是底字在口語化的作品裏取代之字的原因。但總的說來,“之”字仍然是主要的結構助詞。而“的”字呢,和現在的“的”基本上沒關係。宋則是唐的延續,在宋代基本上也是這種情形,例如:
    (南宋)石孝友之惜奴嬌:我已多情,更撞著,多情底你。
在 現在流行的宋詞作品中,偶爾也能見到結構助詞“的”,例如大詩人易安的《如夢令·誰伴明窗獨坐》:“誰伴明窗獨坐,我共影兒倆個。燈盡欲眠時,影也把人拋 躲。無那,無那,好個淒涼的我”中就出現了“的”字,但這是個案,而且不少學者認為這是後人修訂李清照的作品時改過去的,原文應該是“好個淒涼底我”。

但 這種情形在蒙元得以改變,“的”字開始進入文學作品裏取代“底”字的作用。因此這條脈絡總的說來就是從“之-底-的”的變化/取代的過程。如此這般就到了 民國早期的白話文運動。民國時代的學者繼承了大清時代學者的嚴謹,不知出於什麽動機(我考證不出),以魯迅,胡適等為代表的學者試圖對“的/底”的用法來 個更為細致的規定。因為他們大抵還通曉英文(例如英文中和“的”對應的,包括名詞所有格,of,形容詞+名詞結構,等),所以他們的語法界定肯定也參考了 英文。這些規定隻能說有個大致的脈絡,並無統一的標準(何況現在“底”作為結構助詞早就 deprecated 了,基本上名存實亡),總的說來很粗略地大致遵循如下規則:
  a)和英文 of 對應的結構,用底字:King of Sparta -- 斯巴達底國王
  b)名詞所有格結構,用的字:King's wife -- 國王的妻子
  c)名詞定語,特別是和形容詞搭配的名詞定語,通常用底,這個規則不是很明顯,很多時候也用的字。例如在尼采舞曲中,我們就有這樣的翻譯:
    divine dances:神聖底跳舞
    ye light-footed ones:輕飄底你們
    ye beautiful dancers:美麗底跳舞者
等。 但一個句子裏如果需要兩個或者多個結構助詞呢,例如尼采的 The Dance-song 中就有:a night of dark trees,等。再比如,The beauty of Sparta's wife,這需要如何翻譯?這時句子如何表述,就有結構上的差別,例如如果我們用括號去顯示這種結構:
    A night of dark trees = A night of (dark trees)
    The beauty of Sparta's wife = The beauty of (Sparta's wife)
如果我們隻用的字翻譯這兩個句子,那麽就有:
    A night of dark trees:黑暗的樹的遙夜
    The beauty of Sparta's wife :斯巴達的妻子的美貌
“斯 巴達的妻子的美貌”大約不會引起誤讀,因為根據意思,這句話的結構應該是“(斯巴達的妻子)的美貌”,而不是“斯巴達的(妻子的美貌)”,這裏這個句子之 所以不容易引起誤讀,是因為句子的意思告訴你應該這麽理解,而不是因為句子結構本身告訴你應該這麽理解。事實上,如果連用幾個的字,對語義模糊的詩句等而 言,就可能會引起誤讀,例如“黑暗的樹的遙夜”到底是“黑暗的(樹的遙夜)”,還是“(黑暗的樹)的遙夜”?英文這方麵表達就可能清晰點,因為這裏對應的 “的”字,英文是用不同的方式表達的,對不對。

因此魯迅通過如下規定底/的的用法,使得表達更加嚴謹、精確,那就是內層結構的助詞用“底”,外層結構的助詞用“的”。例如樓上兩例,按照魯迅的規則,就應該表示成:
    A night of dark trees:黑暗底樹的遙夜
    The beauty of Sparta's wife :斯巴達底妻子的美貌
這樣句子結構的精確性就無需借助括號裏。魯迅、胡適等人也比較嚴格地遵循這個規則,例如:雜質的化學底性質,無政府主義底社會的組織,等。我草草考察了蘇魯支語錄的幾章的譯文,徐梵澄基本上也遵循了這個規則。

漢 語造詞能力強,但處理從句時卻是力不從心,這和漢語的語法結構有關,例如缺少從句連詞 that 等。魯迅的上述規定,對漢語處理精確表達是有幫助的,隻是現在底字作為助詞已經被的字完全取代了,魯迅等引入的這些語法規則,可能因為其繁瑣,也就不出意 外地被咱們這些敗家子悉數遺失在爪窪島了。一聲歎息。

當然,別問我“海底世界”到底是什麽意思,嗬嗬,我不知道。這也許是底字用於結構助詞逐步遭到淘汰的原因之一,盡管這可以不成為理由,因為這裏的底字如果是結構助詞的話,你可以寫為“海的世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