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信貸市場動蕩 中日可能成最大“受害者”
(2008-07-14 20:26:12)
下一個
亞洲各大央行與金融機構是美國債券的主要持有者,其中相當一部分債券來自房利美與房地美。中國與日本是此類證券的最大投資者
對全球許多地區來說,房利美與房地美相關危機造成的最大影響可能是進一步削弱對全球資本市場的信心,打擊他們對美國經濟或美元將很快強勁反彈的期望。
亞洲各大央行與金融機構是美國債券的主要持有者,《華爾街日報》昨日發表文章指出,其中相當一部分債券來自房利美與房地美。美國財政部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07年6月,海外投資者持有總計1.3萬億美元的長期美國國債。中國與日本是此類證券的最大投資者。目前還不清楚兩國所持房利美與房地美債券的具體規模。報道援引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的話稱,“這是最危險的時刻。美國政府出手相救可能會引發美元進一步貶值,從而直接衝擊到亞洲央行與金融機構所持巨額美元證券的價值。”
盡管存在風險,但市場普遍認為美國政府不會允許兩家機構的債券違約,因此大多數觀察人士並不十分擔心危機對亞洲債券持有者造成的直接影響。而且,近期遭受重創的房利美與房地美股票,亞洲投資者的持有量也不多。
然而,這一危機對亞太地區的間接影響卻可能嚴重得多。美國信貸市場動蕩已經給全球股市帶來了巨大損失。由於美國與歐洲的債券投資者不願承擔風險,遠至澳大利亞的債券發行商也麵臨著國際融資渠道枯竭的困境,一些公司因此瀕臨破產邊緣。
房利美與房地美的問題可能會進一步加劇這場危機。美國是亞洲地區最重要的出口市場之一。如果兩家機構的問題導致美國住房市場危機惡化,引發經濟陷入全麵衰退,這將使亞洲經濟麵臨的最糟結果。
中國已經開始感受到美國經濟走軟帶來的影響了。中國整體出口今年以來保持了良好增勢,上半年增長了21.9%;但對美國市場的出口僅較上年同期增長了8.9%。由於美國需求疲軟、美元貶值、國內勞動力與投入成本上升,中國許多低成本出口商正承受著沉重壓力。如果印度吸引的海外投資因美國經濟衰退而枯竭,那麽印度飛速增長的經濟也將遭受顯著打擊。
日益嚴重的金融危機使得中國內部對美國式金融體係自由化的懷疑聲不斷擴大。今年以來,中國官員已經不同尋常地表達了對美國金融危機與美元走軟的擔憂。早在美國金融危機爆發之前,中國就已經采取措施,延緩抵押貸款證券化進程。絕大多數住房貸款都是由國有銀行直接發放的,而這些銀行大多將貸款放在資產負債表內,而不是像美國那樣打包出售給投資者。印度的抵押貸款證券化也處在起步階段。
亞洲部分地區已經有抵押貸款證券化的成功先例。香港從1997年開始發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亞洲金融危機後直至2003年的時間裏,香港樓市遭遇慘痛打擊,許多樓盤價值縮水一半;但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卻並未因此遭受嚴重打擊,該公司的債券被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授予Aaa評級。抵押貸款證券化在韓國和馬來西亞也很普遍。
目前,並沒有多少專家擔心房利美與房地美的危機會給債券投資者造成損失。但如果這些債券真的價值縮水,日本銀行將受到明顯衝擊。這是因為在日本,私有公司,尤其是商業銀行持有的美國機構債券最多。這點與中國不同,中國所持的美國機構債券大部分都是政府以外匯儲備的形式持有的。日本銀行目前還基本沒有因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危機遭受重大損失。
截至3月底,日本市值最大的銀行三菱日聯金融集團共持有價值8.4萬億日元(約合800億美元)的海外債券。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海外機構證券。近年來,由於日本企業貸款需求持續低迷而客戶存款卻繼續增長,日本銀行一直在大舉投資機構證券等海外債券。美國機構債券是他們最青睞的投資工具之一,因為此類債券被認為安全可靠,同時還能提供高於政府債券的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