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海浪

銀色的月光下,秋風秋韻,逝去的歲月,如秋葉飄飄灑灑撲向大地。。。。
個人資料
正文

人在旅途,感悟隨筆:澳洲風光 -- 薩賽克斯因利特鄉間風光 最白沙灘,斑斕鸚鵡,憨憨袋鼠

(2011-02-09 04:25:33) 下一個

2010-12-13/14
澳洲新南威爾士州南部海岸鄉間遠足:令人神往的撒賽克斯因裏特(Sussex Inlet)鄉間風光

 

新南威爾士南部海岸地區的鄉間風景十分秀麗清新,在那裏休閑度假呼吸新鮮空氣,是再美不過的體驗了。 

這次我們選中薩賽克斯因裏特(Sussex Inlet)地區作為我們遠足休憩的目的地。

 

撒賽克斯因裏特位於聖喬治盆地(St. Georges Basin),悉尼以南,沿著王子高速公路(Princes Highway)行駛200多公裏就來到了這個美麗的小鎮。從悉尼出發,我們一路走走停停,附帶收獲了許許多多美不勝收的風光景色,很抱歉哦,能記得住的地名為您羅列如下: Mittagong, Kangaroo Valley, Mossvale, Bowral, Wonbeyan Cave, 另外就是小鎮的周鄰,其中許多地方都是旅遊勝地度假天堂:Berrara, Cudmirrah, Swan Haven, Jervis Bay等等,還有些記不得地名了。撒賽克斯因裏特小鎮的居民大約是4600多人,然而每逢節假日,來這裏遊玩休閑的人卻是本地居民的幾倍乃至十幾倍。

 

就來了一次,我們就喜歡上了這地方,願將這裏的美與您分享。

 

袋鼠穀(Kangaroo Valley)怎麽沒袋鼠呢? 

那天是個星期六,天氣真爭氣!雨後天晴,湛藍的天空,厚的薄的層層白雲變幻著各種各樣的造型緩緩移動。那形狀奇特多異,您願想象它是個什麽它就是個什麽,怎麽想象都行,隨您吧!空氣中潮潮的味兒,夾著路邊樹木花草的芬芳,深深地,再深深地吸進去,如此沁人肺腑。 


說起來您可能不相信,袋鼠穀確實不見一隻袋鼠的蹤影,至少我們沒看見一隻。山穀上的費茨羅伊峽穀國家公園(Fitzroy Falls National Park)一片莽蒼蒼的綠,氣勢磅礴。深穀峭壁上掛著直流而下的瀑布,如倒掛銀河,讓人感到絲絲的涼意。

瀑布身後,峭壁刀削斧劈,沒有柔情,隻有堅韌。若低頭望去,穀底卻鬱鬱蔥蔥,樹木高高低低,錯落有致,仿佛給那峭壁抹上一筆溫馨的顏色。放眼望去,雖都是綠色,卻深淺不一:綠中綴黃,綠中襯藍,挺拔蒼勁的大樹伸出巨大的枝杈撐著蒼穹,相鄰的灌木野草溫文爾雅,和著山穀裏的微風,有節奏地搖來擺去,活動著自己的腰身。 

山穀之上遊人觀光的平台圍著堅固的鐵柵欄。不過即便這樣,往下一望,我仍然感到暈眩。好在風十分知趣,並不想增加我們的心慌,隻是撫摸一下麵頰而去,輕柔而舒適。

 

袋鼠穀邊有條袋鼠河(Kangaroo River),岸邊是大片大片厚厚的草地,休息,野餐,林中散步,倒真是不錯的地方。

 

離開袋鼠穀,車行一兩公裏有座翰莫登橋(Hampden Bridge)懸在峽穀之上,完全稱不上大橋,僅僅七十米長,一次橋上隻能過一輛車,橋兩頭沒有紅綠燈,誰走誰停呢?固然不需要警察來指揮,然而秩序卻萬萬不能沒有吧。甭擔心哦,大家都很紳士。橋兩端的車十分有默契,總是那一端的停下,這一端的車依次從橋上駛過去,一次通常不超過五輛;然後這一端的車停下,那一端的車駛過來幾輛,從不堵車,更不會衝撞。翰莫登橋始建於十九世紀八十年代,踏踏實實的一座歐式古堡式建築,沐風曆雨一百多年了,站在山巒之上俯瞰峽穀,真乃一橋飛架,“天塹變通途”。

 

澳洲最大的內陸湖-- 聖喬治湖(St Georges Basin)

 

聖喬治湖是方圓十二平方公裏淺淺的內陸鹹水湖,海水在這裏彎了一下,就被一望無際的沙灘將它與海洋分隔開來,從此再無緣相匯而形成的。
 

湖的周邊有許多小鎮和村莊,漂亮雅致的房屋繁星般點綴著岸邊,湖光樹影,一個個花園鑲嵌在其中,撒賽克斯因裏特就是聖喬治湖畔最亮的一顆明珠。遠方的客人來到這裏,就撲進了靜謐溫馨的懷抱,您可盡著性子的釣魚,衝浪,遊泳,玩船,園林漫步,。。。。。。,把一切煩惱甩在腦後,與喧囂奢華暫時告別,這裏就是你的天堂。

 

那一片明鏡似的湖水澈藍澈藍的,湖水裏看見了藍天白雲,看見了綠樹芳草,看見了歡聲笑語。湖麵有風,把水的漣漪一層層推向遠方;岸上有垂柳,柳絲婀娜柔婉輕撫湖水。您知道嗎?澳洲並不多見垂柳,在這裏不由得讓人想起家鄉濟南大明湖畔的垂柳。

湖中的塘鵝(又稱醍醐Pelican)優雅的身姿,悠閑地嬉戲。在一個小碼頭邊上,一位老人將一條鮮活的大魚,仔細地刮鱗,精心地剖去肚腸,然後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喂給湖中的塘鵝。那塘鵝是如此的滿足,展開翅膀,撲扇撲扇的,愜意得很呐!知道此時我想起了什麽嗎?想想看,這麽一條鮮活的大魚,要是落在我們手裏(不想說“中國人手裏”,那樣會讓極端愛國主義者不痛快),那可是餐桌上的一盤佳肴哇,怎舍得喂給塘鵝呢?!您說是這麽回事兒吧?

 

湖邊草地上野花野草,隨風舒展搖曳,雖不顯山不顯水,卻是那麽的清麗。草叢裏的袋鼠耐不住寂寞,頑皮地用尾巴撐著身體,高高昂著頭仔細看世界。在袋鼠穀不是沒看到袋鼠嗎?噢,原來它們都在這兒呢!僅僅看見一隻帶著嬰兒的袋鼠媽媽,其它都是些調皮的小“男孩”,它們周圍那些袋鼠大概是他們的表哥表叔吧,看上去不是青頭小夥子就是壯年漢子。我也不知道我為什麽武斷地認為它們都是男性。暫且就這樣稱呼它們吧。

 

這幫男兒伸長脖子挺直了腰,列隊一排,無組織卻蠻有紀律性的。我們盯著看它們,它們也盯著看我們,原地不動;我們前進一步,他們後退一步;前進兩步,後退兩步;你不動,他也不動;你不走了,他就原地踏步;你再走,它再退;你要是走得急,它就退得急;你要是徑直大步走過去,它們就跐溜地一下全跑得無影無蹤。眨眼功夫,又從遠處的樹後草叢間,捉迷藏似的,挺直腰杆兒,往我們這邊望。嗬嗬,要想親近它們實乃不容易呦。就這樣,你進我退,你退我進,始終未能拍拍它們的肩背,有點兒遺憾囉。

 

 

夜宿彩鸚鵡客棧(Cockatoo Cottage

 

彩鸚鵡客棧就在撒賽克斯因裏特大道邊上,可那鄉間別墅卻深深隱藏在一片樹林之中,一條大約兩輛車寬的碎石路曲徑通幽伸向鄉間別墅的前門。

 

我們那天到達時已近午夜了。蟲兒睡了,鳥兒睡了,馬兒睡了,林中的袋鼠當然早已進入溫柔的夢鄉。唯有清風掃著綠葉,沙沙地低吟。喧鬧城市中久違的彎月亮露出恬靜的臉,將銀光撒了一地,月光下的一切婆婆娑娑,風把那片銀光搖來擺去,忽有忽無,若隱若現。

 

碎石路彎向房屋的後麵,繞過主人的房間,花叢中碎石路變窄,停在一個木階梯前,上去就是寬大的露台,從這裏的玻璃門進去,就是我們要下榻的地方。

 

進入房間,甚至還沒有進房間,我們瞬間明白了這座鄉間別墅為什麽起名為“彩鸚鵡客棧”。哇噢,處處是澳洲彩鸚鵡,滿眼是絢麗斑斕。您甭以為我們看到真鸚鵡啦,且慢,露台上方的青藤下懸掛著栩栩如生的彩鸚鵡雕塑,客廳裏四周牆上掛著彩鸚鵡的照片或油畫,桌上擺著小巧玲瓏的金屬小鸚鵡,台布上,沙發坐墊上,茶具蓋墊上,繡著精致的彩鸚鵡,就連台燈的造型也是一隻彩鸚鵡。門,窗,臥室的床頭,彩鸚鵡無處不在,我們都被床頭櫃上那隻小小的彩鸚鵡的輕盈身姿而吸引。怪不得呢,這才是名副其實的彩鸚鵡客棧。

 

彩鸚鵡是澳洲特有的一種鳥類,羽毛顏色格外鮮豔,各有自己獨特的名稱,有全身嫩黃色頂著挺拔的羽冠(Sulphur Crested Cockatoo)的;有翅膀和頭頂火紅,肚皮以下翠綠(Crimson Rosella)的;有全身粉色,或全身白色,羽冠也不改顏色的;有藍色頭頂,橙色胸脯,嘴和腳呈黃色的;還有七色彩虹(Rainbow Lorikeet),頭頂和羽冠藍色,翅膀綠色,胸脯赤色或橙色,赤橙藍綠青黃紫差不多都全了,。。。。太多太多,原諒我們這些外行一時說不清哦。

 

 

露台上放著一個木方桌,幾把木椅,進得門來,是個不大不小的客廳,擺著顏色鮮豔的布藝沙發,與滿眼的彩鸚鵡倒是相得益彰。客廳進去右邊有門通向廚房,左邊一條走廊,有四間臥室,我們隻租用其中的兩間。這是一個套間,外麵一張單人床,裏麵一張雙人床,正好我們三人各得其所,今晚月兒明,就在這鄉間過我們的第一夜了。

 

夜,可以如此的寧靜而深沉,都說“月出驚山鳥”,而這裏卻是空幽幽,連蟲鳴的小夜曲都終了了。不由地想起我城裏的那個家,前麵是公路,後麵是鐵路,徹日徹夜,車水馬龍,要是火車那有節奏的鏗鏘聲停了,還真覺得缺點兒什麽呐。相比之下,這裏真是世外桃源,不聞人間事,暫且忘卻“今夕是何年”吧。

 

清晨,萬物醒來,這會兒才真正聽到鳥鳴協奏曲,喚醒空靜幽深的樹林,喚起休憩一夜的生命活力。有一支奏鳴曲在綠葉間回響,聽見了吧?那才是我們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然而從未謀麵的澳洲彩鸚鵡演奏的。它們似乎在向住在這裏的客人問早安,告訴客人,太陽已經升起,新的一天,新的朋友。

 

站在露台上往林中望去,草地上露水晶瑩,伴隨著鮮極了的綠草味兒,狠狠地吸幾口,心曠神怡。這片樹林是主人家的後院,袋鼠是這裏的常客。它們才不把自己當外人呢,從草叢中跳出來,沐浴著清晨的朝陽,仍舊是遠遠地望著我們這些遠方的來客。想過來聊聊嗎?

 

歡迎我們的不僅僅是彩鸚鵡和袋鼠,主人家還有匹小馬,晨光中,溫順平和。朋友輕輕地撫摸它,和它低聲說著話,它乖乖地聽著,不時地點著頭,始終優雅著。

 

我格外喜歡這個彩鸚鵡小客棧,喜歡它的裏裏外外的歐式風格與裝飾,喜歡它明顯的主題,最喜歡的是屋前精致的花園,屋後望不到盡頭的綠樹芳草。住在這裏有家的感覺,出外遠足能在這樣的客棧留宿,我就心滿意足啦!

 

澳洲最白的沙灘 ---- 傑維斯灣(Jervis Bay)

告別彩鸚鵡客棧,我們踏上了去傑維斯灣地區綠原(Green Patch)的路。

 

傑維斯灣具有全澳最白的沙灘,最清澈的海水。據說,那白沙白得在全世界都數得著。傑維斯灣還是澳洲海軍的故鄉,始建於1915年的海軍學院就設在這裏,其內收藏有各種各樣早期的船舶。圍繞著傑維斯灣有不少的小鎮與鄉村,像哈斯科森(Huskison),文森特(Vincentia)考博拉海灘(Culburra Beach),克拉榮(Currarong),凱拉拉灣(Callala Bay)等等都是觀光的好去處。

 

綠原這個國家公園是一望無際的桉樹林,鬱鬱蔥蔥,莽莽蒼蒼,老樹枝杈縱橫,搭成巨大的綠傘。綠傘之下的草地上野花點綴,星星簇簇,向遠方伸展。這兒是鳥兒的樂園,林中整日唧唧啾啾,,對唱,合唱,有時還來一段混聲合唱,熱鬧極了。整個綠原是由一條環形大道連接,開車沿著這條大道就來到了海灘。白沙細細的,踩在腳下,暖融融,軟乎乎,真爽,甭提多舒服!白色暖沙緩緩滑入海水。海灘的一邊是岩石,錯落有致;另一邊是灌木叢,寧靜清爽,別有一番味道。遠遠望過去,白色銜接著藍色,水天一色,倒映著峭壁與綠樹。太陽底下,大海閃著金色的波光,跳躍著,閃爍著,與沙灘上快樂的人們遙相輝映。

 

 遊船Lady Denman的家鄉 -- 哈斯科森灣(Huskisson Bay)

這裏有個非營利性的社區海事博物館 -- 丹曼女士海事博物館,所有的工作人員都是誌願者。曾經穿梭於悉尼海港,被命名為丹曼女士(Lady denman)的遊船就是在這裏誕生的。

 

丹曼女士的船身全部由木頭製造,看上去笨重而敦厚,是在哈斯科森地區的一個家族船塢製造而成。現在博物館的所在地當初就是船塢,造好後,丹曼女士就從這裏進入傑維斯灣,航行至悉尼海港,履行她的使命。她曾經輝煌過,風光過,此地居民為她的處女航而自豪。

 

隨著歲月的推移,顯而易見,丹曼女士逐漸落伍。此後,她就那麽轟轟烈烈地踏上人間征途,默默無聲地離塵世而遠去,沒有半點怨言。

 

博物館裏陳列著大船的木頭骨架,向人們展示船是如何製造的,如何工作的。這裏就是一座教室,如若您是有心人,走進來就一定能帶回去什麽!博物館裏除陳列丹曼女士這艘大船外,還有許多照片,見證了她的由盛至衰的風雨曆程。她站在這裏供人們瞻仰,接受來自四麵八方的致敬。博物館還包括土著人的工作作坊與漁人幹活的工棚,有紀念品商店,後院還有燒烤設備,真是一應俱全呢。

 

博物館前有個池塘,涼意茵茵,灌木翠綠,野花點綴,是個釣魚的好地方。一群一群的海鷗聚居在這兒,嬉戲玩耍,逍遙自在。這群小家夥特喜歡湊熱鬧,哪兒哪兒都想留下它們的倩影,結果是我們的鏡頭裏總是少不了它們。

一條小徑通往館後的葳蕤庫(Wirreecoo)野生植物花園,這裏是自然保護區,由澳大利亞植物協會建立並管理。數不清道不明的植物在這兒安家,為“丹曼女士”撐起一片綠蔭。這裏的植物呈現著傑維斯灣地區的風土地貌,爭相競發,向世人展示它們的獨特神奇。

 

我們告別了新南威爾士南部海岸,美不勝收的風光印在了我們的記憶裏,當然啦,我們還要再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