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秋亂語

塗抹心情的地方.
不施惡行,常存善念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我從《清平樂》中學到的 (21-30集)

(2020-08-08 19:55:08) 下一個

第二十一集

治理邊地,重農牧,明執法,安民心。

商家行走四方,以此地之過剩,填彼處之匱乏。勤力所得,富己利國

(其實現在的代購也是如此,隻不過代購奶粉太敏感了,也太被不良媒體引導,弄得原本是商業行為,上升到人性的貪婪,再變成地域歧視......)

 

第二十二集,黃德和案,委實精彩。

 

第二十三集

恐女謁用事,大臣陰謀,宜製於未蔭。

朕從來便知 為官者,大多不能公忠能廉四字皆全, 於是 對於這個廉字,隻要未曾害到公忠二字,朕並未十分追究。然而劉平一案,朕最初為黃德和之無恥震驚,為諸多牽涉其中,替他掩蓋罪行的差役憤怒,更為被此案牽扯出來的朝廷官員痛心。朕反複想這些讀聖賢書為官多年的朝臣,若是當真知道賄賂自己,給己便利的這些差吏膽敢如此,便也不會有這樣的牽連。便如程琳,程卿家你,也曾為國出使 鐵骨錚錚,也曾興辦水利,治理河患。烈日寒冬,身居一線,不計勞苦,為民之心,拳拳可見。朕想,難道不給這樣的官留個體麵?輾轉反思,朕便懂了,若是從朕這裏便默許了公忠能者,可以不廉,終將被惡徒小人,以一個比刀劍還利的利字,一點點從不廉這個門戶,長驅直入,最終卻是毀了公忠二字。- 宋仁宗對黃德和案牽扯貪腐案的總結

 

(另外對於三川口軍士的撫恤,特別提到被俘者的待遇,很感動。)

君臣關於民間小報八卦的討論:

民間對禁中與朝堂的好奇猜測永無止歇這既有人求,便有人給。- 宴殊

酒樓茶肆,人人議論朝廷政事,所議頂多隻有兩分真,說是小說傳奇都不為過。偏偏還言及朝廷重臣,雜以閨閣私事,太失體麵了。-宋仁宗

倘若將進奏院的朝報,公布於民間,雖不能矯正所有訛傳,亦能匡正部分謠言吧?至少能將這兩成,提升至五成。-宴殊

朕隻是擔心不實的揣測多了,眾口一詞,難免影響民心。- 仁宗

隻要沒有人故意造謠引導,怎會眾口一詞?既是閑談,胡言,那便有人這麽胡說,也有人那麽胡說。隻要不關乎百姓的吃穿用住,婚喪嫁娶,子弟前途,這份熱情便持續不了三五天。-宴殊

罷了,百姓論政治,始終便如霧裏看花,水中望月,不真是因為不知,不知是因為朕,不可能將朝廷大事,逐一剖析於天下-仁宗

油管的對劇的一個評論:不煽情,卻能直戳心靈。

 

第二十四集

三川口兵敗事件

範仲淹狄青關於邊境攻受的探討:邊境地勢而言利於守,以往對戰的結果便是明證。-範

大凡用兵,便須置生死於度外。-韓琦

大軍一動,關係萬人性命,豈可置勝負於度外?-範

(想到了中印邊境)

範仲淹 《漁家傲》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麵邊聲連角起,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裏,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仁宗祖廟懺悔:

皇祖,父親,我盡力了。我不甘心,我亦想建功立業,想以破陣而止戈,但是敗了。若我肯接納範仲淹和晏殊的諫議,嚴守以待,元昊遲早會後續無繼,會當求和。那麽便不會有這麽多的將士變為白骨。何等諷刺,我之前種種忍讓元昊越禮,不願輕言刀兵,便是不忍見一將功成萬骨枯。而今卻是隻有恥辱而將帥亦成白骨。

我從不濫殺無辜,從不濫殺無辜,是我的決定,迎元昊主力以攻為守,以戰止戈。是我…… 且番兵戰死,非有罪也,忠於主耳。漢兵戰死,非有罪也,忠於天子耳。

忠孝之人肝腦塗地,積累怨魂,為妖為災。從不殺無辜的人,從不殺無辜的人,你可知道這世上最歹毒的盜賊,一輩子能殺之人,也不過幾十。而朕,一個不甘心,想要一份武功記入史冊,便比幾十個盜賊殺的人更要多了。

 

第二十五集

昔日趙飛燕狀告班婕妤詛咒,漢成帝考問班婕妤,婕妤回答說:妾聞死生有命,富貴在天。修善尚不蒙福,為邪欲以何為?若鬼神有知,不受邪佞之訴;若其無知,訴之何益?故不為也。

以前趙飛燕狀告班婕妤詛咒,漢成帝質問班婕妤,班婕妤卻從容不迫地對稱:我知道人的壽命長短是命中注定的,人的貧富也是上天注定的,非人力所能改變。修正尚且未能得福,為邪還有什麽希望?若是鬼神有知,豈肯聽信沒信念的祈禱?萬一神明無知,詛咒有何益處!我非但不敢做,並且不屑做!

 

範仲淹對狄青說:

“慈悲還是厭戰,亦很難說得清。”不過,範說的一點我很認同:若不是今上這樣的仁君,往大了說。判我個怯懦畏敵;通敵,始終主和,與元昊往來書信;大戰之前,一曲漁家傲,“將軍白發征夫淚,” 大墮軍威。

止戈為武,隻是從舉戈到止戈,是否一定需要血流成河,白骨成堆?

 

第二十六集

講的是小內侍給司馬光送禦賜的琉璃盞,結果發現盞已經破碎的事。

玩賞之物豈能貴過人命- 司馬光

玉爵弗揮,典禮雖聞於往記; 彩雲易散,過差宜恕於斯人。

語出《禮記》,揮字指晃動,如此隨意的舉止,易使玉爵破碎。美好的事物如彩雲,總是容易消逝的,如因美好事物消逝而怨怒,並無益處。錯既已成,不如寬恕了這個犯錯之人。

能恕人之過乃為仁。

人而不仁,如禮何?-孔子

人若是沒有仁愛之心,那麽所謂的禮,也就隻是儀式,所謂的敬,隻是因為懼怕。為了禮和敬而失仁,那便是舍內而求外,舍本而求末了。

 

(喜歡仁宗帶懷吉去宮學,就玉盞打碎一事,讓學子們辯論。也因福康公主持寵而驕,被老師指責時,心聲膽怯,說話都是哭音。可見就算公主,也是會被老師責罰的,罰跪或者打手心。現在的孩子,父母隻是略為中人,就敢打老師了。)

 

第二十七集

冗官冗軍冗政冗員

孟夫子說,天下人向往不愛殺人,不愛打仗的皇帝,若真是仁君,天下百姓自然就紛紛歸順。奉此仁君了。可惜,那隻是夫子的夢。倒是遼,數十年從彪悍好戰,到漸習漢俗,學耕種喜安逸的變化,讓朕覺得,若有一日,我中原的珍饈美酒綾羅絲綢,能讓四周彪悍蠻夷,不知不覺從馬背上下來,且再也不願上去顛簸,那才是萬世安寧的時候。

與懷吉關於諫官的談論:

諫院中的100份劄子中,隻有兩三份是憂國,中肯,針砭時弊,又提出可行的改革之法的兩言忠句。然而在真正依言而行時,亦有無數意想不到的難題。

百之二三?-懷吉

其餘的,大約三十份是為了應付差事。根本不值一看的廢話。三十份,是看似忠烈耿直的空話。二十份是確實憂國憂民,但是心胸眼界有限。隻見一葉,不見森林的偏頗之言。十六七份,所彈劾之惡雖實,而所提之解決方法卻是何不食肉糜的紙上談兵。或者是另有所圖的借題發揮。

我尊諫官而革梳頭夫人,為的不是他們所說內容的對或者錯。而是星辰有軌道,萬物有定規,而百官不論前朝後宮,亦有各自的當做與不當做。諫官做的是分內當為之事。至於所說對錯,所諫可用不可用,那是兩府,三司,朕的衡量判斷。而梳頭夫人,則做了不當做之事,亂了章法。更不要說還給朕找理由,誘惑朕,不受百官萬民的約束了。

官家是求他們來約束?-懷吉

一個人再聰明再仁慈,因為有情有欲,若無約束,終將因情生癡,因欲生貪。甚至因仁,而放鬆了規矩禮儀。常人如此是毀一人,國君如此,是禍一國。

可是,他們若說得不對,九成無用,為何要有這樣的約束?-懷吉

言官的意義,上管君下管臣,可風聞而奏事,萬事皆可奏。言官論治理河道,能比治理了三十年河道的官員精通?論稅收之弊,能比三司度支了解得全麵透徹?論治國,能比我這個從兩三歲便被太後栽培,從八歲便聽兩府三司的宰執辯論,於高處看了三十年的官家,更懂得為君之道?不,不會的。大多時候他們做不到。他們存在的意義就是要讓所有這做事之人,頭上懸著一把劍,身周睜著無數眼,於是時刻警醒,不敢瀆職,不敢懈怠。為了彈劾一百條中正確中肯的二三條,亦要兢兢業業,不敢放縱。克製一切的情和欲,持身中正。朕亦需要天下百姓看看,兩府三司乃至朕,時時刻刻在天下人的注視之下,讓他們心安。

 

第三十集

七夕模特大賽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因為張娘子喜歡江西金橘,就導致一斤金橘貴過八斤羊肉。皇上要後宮做蜜餞,導致民間瘋搶做蜜餞的材料,導致粱懷吉父親去世,家破人亡。)

油管上的一段評論:

宋仁宗受臣民愛戴後世推崇,他的仁、忍與知人善任帶給國民四十多年的繁華盛世,讓有才能者發揮所長,個個成為明星,史上留名,王凱曾說過仁宗一直在做平衡,看了多集前朝君臣互動,理解了這位皇帝的通透,但我看仁宗對後宮事也在用平衡之術,雖然我不知為何編劇把皇後寫成一個黑麵神,但皇後野心是有的,與內侍私通消息也是有的,皇帝寵張氏也是在牽製皇後不能獨大,但卻又讓臣子彈劾張氏牽製她,仁宗後宮沒有什麽如清劇般的狗血情節,多因他這一碗水端得平的技能,寧願孤獨走他的帝王路保趙家也不會讓武後重現

 

韓琦在邊境回朝時說的話:

我是主帥,選用前線將領知人善任。本就是主帥之責,豈有戰敗推責之理。更何況我自己有輕敵冒進之心,不夠謹慎持重。上有所好,下更甚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