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2)
2010 (1)
2014 (2)
2015 (2)
2019 (53)
2023 (3)
去年12月,墨爾本的夏天,種了3塊出芽的薑。按照油管的介紹,地下埋牛糞,廚餘和沙子的混合土,上麵鋪滿厚厚的mulch。
忽略頂上的茄子,旁邊長得像竹子的東西就是薑。
兩天前家裏沒薑了,就直接去地裏把薑挖出來,莖和葉還沒有變黃呢。
右邊的老薑是上次種下去的發芽薑種,左邊是新長出的嫩薑。總共收了近300克的薑,這結果我很滿意。從現在開始,如果有便宜的薑就買來存貯,等下個春天我會種更多的薑,誰讓我們這裏薑這麽貴,有時候40-60刀/公斤
茨菰種了好幾年,就吃過一次,感覺和國內的不一樣,脆脆的,適合油炸。
這次落葉後,決定挖出來。大的吃到肚子裏,小的分盆接著種。
可惜太小,不好油炸,隻能做紅燒吃。這種脆脆的不適合做紅燒肉,高壓鍋都壓不軟。好懷念以前國內吃到的茨菰。
菊薯 (Yacon), 又叫雪蓮果,種了很多年,不過家人不太愛吃,所以就隻種了一個盆。
紅色的是芽點,棕色的是果實。味道有點像荸薺,又像梨,水份很足,很容易氧化。
之所以不愛吃,是因為它比較寒涼,不適合冬天吃。不過,有習慣性便秘的,可以考慮種些。
收了2公斤的果實。
謝謝來訪。茨菰是南方的水生植物。江浙一帶,東南亞都很普遍,有寫做慈姑的。雪蓮果是我在澳洲才見過的,不知道國內有沒有。這東西經濟價值不大,因為品相不太好控製,收獲期如果雨水多的話,果實直接開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