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全家在追《都挺好》,連我的隨處隨時打瞌睡的老爸都看得津津有味。
作天作地的老爸,喜好麵子的老大,媽寶男式的老二,自生自滅的老三......還有那個隻能存在在回憶中的權威老媽。
每個人每個家庭都能在這部劇和劇中人物中找到或多或少的影子。真實得讓人心寒心顫。看到老媽對明玉的恨,讓我想起認識的一位姐姐。父母都是高知,但不知道為什麽,這媽和女兒永遠不對付,動不動就被打得離家出走。她父親是我媽媽單位的,我們都是住一個院子的。她也經常逃到我家。我家那時就一間房,一張雙人床+一張上下鋪。她來就是和我睡上鋪。我一直記得一個畫麵就是她躺在上鋪教在下鋪的哥哥,和坐在雙人大床上的我說用中文標注的俄語。我們學打嘟嚕,唾沫橫飛...... 姐姐的父母最後還是離婚了,她跟著爹,弟弟跟媽。姐姐其實性格很開朗,雖然小時候不幸福,但是先生對她很好,婆家把她當親閨女,所以現在很幸福,算是一種平衡吧。
我老爸在外人眼裏是個事業有成,對家庭對子女都很好的人。但人無完人。就像劇中所說,拋開父母的職責,他們就是普通人,都會有普通人的缺點。那年我回家,和他坐公交車,很擠。我發現兜裏的錢不見了,就很大聲的說:爸,有小偷。結果,我發現大家都默默的往兩邊移,我去拉我爸,他裝作不認識我,也閃了。下車他就衝我吼,你不知道小偷有刀嗎?你大聲嚷嚷做什麽......我那個見了小偷就怕,對女兒就發威的老爸......我一直在這事上看不起我父親,但隨著自己越來越老,他越來越像小孩子時,心裏就釋然了,誰還不是自己更愛自己呢?
神煩動不動大包大纜的人,覺得自己什麽都能做,父母兄弟姐妹都要靠我才可以的人。我的一個朋友就是這樣的,自己帶著母親,姐姐一家出遊,花銷都是自己,各種朋友圈曬......然後就是自己省吃減用,為了掙出差補貼,到處飛......背後的心酸怨誰呢?
其實劇看到這裏,反而覺得劇中的媽寶男是家裏最好的,最正常的。十幾年來,都是他和他太太去爸媽家,陪爸媽。啃老雖然值得鄙視,但是這麽多年的付出,是不可能靠錢來衡量的。我記得我一個朋友說她回家陪父母過了一個月,回來就寫了一個放棄父母家庭財產的聲明,說她在國內的哥姐太不容易了,自己在外麵是真的享福了。
父母在,不遠遊。我們這些在國外的人,不管日子好不好過,都逃避了對父母的一份職責。錢物我們也許都可以付出,可是陪伴卻是一種缺失。
我的父母雖然和我們兄妹聚首澳洲,按理說是一種圓滿,但是,父母這麽老了,還要背景離鄉,他們的痛苦我們也是看在眼裏,痛在心裏。不知道怎樣才能讓所有人滿意。
都挺好,都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