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茅屋圖》
明 唐寅 絹本設色 縱147.8厘米 橫73.2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唐寅曾從蘇州老師周臣學習,也受過沈周的指點。他的繪畫在基本技法上,是透過接受從李成、郭熙到李唐的傳統,而在筆墨情趣和意境上,則是文人的素質,可以說是畫匠士氣俱有。《杏花茅屋圖》是他風景畫中一幅富有生氣的作品。畫中高峻的山峰,疊疊泉流,搖曳的鬆樹,布置合理,意境清遠,的確能顯示唐寅的才子之風,同時又體現了他那堅實的傳統繪畫功力。
《高山奇樹圖》
明 唐寅 絹本設色 縱122厘米 橫65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唐寅是一位放蕩不羈的曠代才子,在琴棋書畫方麵均有很深的造詣,尤其在山水畫方麵,他那才子型的才思敏捷與自由飄逸的思維方式,更是造就了他那瀟灑的筆法墨法以及獨特風格。《高山奇樹圖》是一幅構圖雄偉,構思巧妙的山水畫傑作。畫麵上方的高嶺山石也多是濕筆長皴,但用墨較為清淡而濕潤,枝葉濃密,別有情致。整幅作品,高柳婆娑,意向清俊秀逸。水天相連,意境高遠。
《湖山一覽圖》
明 唐寅 紙本淡設色 縱135.9厘米 橫56厘米 中國美術館藏
此畫表現了江南秀麗明淨的湖光山色,自題詩雲:“紅霞瀲灩碧波平,晴色湖光畫不成,此際闌幹能獨倚,分明身是試登瀛。”畫麵的清空境界,體現了詩意和作者的審美感情。全圖景物處置洗練而謹嚴,墨色和澤有神。所繪景色,蕩漾著一股秀美的生活氣氛,內容和形式互相滲透,融而為一。畫麵前景結聚密集,後麵淡蕩空曠,中間大塊空白,近景與遠景開合對應,十分和諧統一。
《春山伴侶圖》
明 唐寅 紙本墨筆 縱82厘米 橫44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此圖全用水墨,僅一叟衣袍醮以淡紅色。圖中曲欄掩映,雜樹綻青,春山含笑,高士臨流,給人以陽和日暖之感。山巒秀美,皴以柔和的披麻皴,著意於水墨渲染,越發明秀逗人,全圖具有天真幽淡的意趣,畫上題有:春山伴侶兩三人,擔酒尋花不厭頻,好是泉頭池上石,軟莎堪坐靜無塵。此圖位置經營,如樹木偃仰,人屋安放,泉石錯落,山路迂回,都別具匠心,和一般簡易的文人山水畫不一樣,尤其是全圖筆墨隱約可見宋代山水畫的骨骼,真可謂“北人南相”。
《玉洞仙緣圖》
明 仇英 絹本設色 縱167厘米 橫65.2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描繪遠離塵埃的人間仙境。畫麵奇峰峻嶺,蒼鬆翠柏,瓊樓水閣,溶洞流溪,雲煙縹緲其間,山壑時隱時顯。溪水潺溪的溶洞前,一士人臨流撫琴,陶冶於自然美景之中, 瑰麗多姿的山川景色和樂在其中的生活情趣,展開出了士大夫理想的隱逸環境。此畫取景宏闊,結構嚴整,數重山巒脈絡清晰,樓閣樹石布置有序,境界顯得幽深又高遠,複雜而不失明暢。筆墨、設色主要運用傳統的青綠法,同時融以細密的皴法,並追求色調和諧,在宗南宋趙伯駒的基礎上有所變化,在明代青綠山水方麵是最具新意的。
《蓮溪漁隱圖》
明 仇英 絹本設色 縱126.5厘米 橫66.3厘米
此畫描繪的是青綠平遠山水。前景是坡岸、湖水、人家。中段平水漫漫,對岸山前村舍,遠山連連。在布局上,清新曠遠,前景、中景、遠景,錯落有致。筆法工整不失仇英工細謹嚴的風致,但又有瀟灑意趣,前景的工細濃麗與遠景的潤澤簡淡,使這幅蓮溪漁隱圖景在清曠秀麗中閃現出文人畫的妍雅溫潤的意趣。《蓮溪漁隱圖》有著其簡淡率意的一麵。從題款“仇英實父製”五字來看,這是一幅畫家自娛作品。沒受顧主限製,故整幅作品在工細中顯現出瀟灑意趣,實為仇英繪畫作品中的精品之作。
《桃源仙境圖》
明 仇英 絹本設色 縱175厘米 橫66.7厘米 天津市藝術博物館藏
此畫遠處峰巒起伏,幽深高遠,山間雲蒸霧漫,遠山深處廟台亭閣在雲霧中時隱時現,若仙若幻。前景是流水木橋,奇鬆虯曲,景致幽雅。在藝術表現上,畫家勾勒精工,似學宋趙伯駒一派。不論一草一木,一枝一葉,還是人物的動態和表情都描繪的細致入微,嚴謹工細。通幅青綠著色,色彩妍麗雅美。顯示了仇英精深的人物和山水表現能力。
《仿米山水圖》
明 陳淳 紙本水墨 縱107.8厘米 橫67.8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畫麵下方坡阜高樹,一人站立樹下遠眺。隔湖上方雲林列布,溪橋幽闐。用筆蒼逸,已經出文門法度之外,陳淳早年的山水學黃公望、王蒙,具有深厚的筆墨功底,中年以後效法宋代的米友仁,元代的高克恭;其水墨淋漓,極高遠之致,意境獨造。此圖繪遠山蒼潤,山石樹木皆受米友仁畫風之影響,近樹虯曲,用筆濕潤蒼逸。
《竹林長夏圖》
明 陸治 絹本設色 縱177厘米 橫75.5厘米
此圖為描繪一老者坐於一奇峰下竹林邊納涼的青綠山水畫。畫麵右上方一交錯扭動的奇峰直插天空,峰上一幽深的石澗,一股清泉蜿蜒流出,在前方化為細瀑瀉入山峪之中。奇峰下輕煙繚繞,遠方隱約著幾座山巔,開闊而幽深的竹林,遠處小溪緩緩流淌。整個畫麵雖取豎直布局,但境界開闊,環境清幽,景物雖多,但主次分明,布置有序,可謂在構圖及意境方麵的精心之作。畫中用筆細勁精嚴,濃墨勾皴,淡墨輕染,設色明豔,風格整秀。
《幽居樂事圖》
明 陸治 絹本設色 共10頁 每頁縱29.2厘米 橫51.7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畫畫法簡逸,描繪的是漁父、放鴨、聽雨、ぱ┑卻寰永質隆F渲小壩娓浮幣煌跡??娣蠣竊謁?喜隊悖??ㄤ黌潁?噶??。???〉矗?環?琶賴撓婷襠?鍆季啊!胺叛肌幣環?脖鷯星櫓攏?又械難甲憂樘?骶擼??蚵剩?餼城迕饋!疤?輟被?笥賕橈??穹緔笞鰨?曛幸蝗蘇?派《?校?屯飯?恚?脅郊枘眩???髕方?纈甏笞韉奶炱???乇硐殖隼礎!疤ぱ幣環?埠苡星槿ぃ?懷ふ噠??櫫?パ┰諮┑匭凶擼?且環?湫偷奈娜鬆?釗ね肌;?ù旨潁?迦窘岷希?塵霸穩鏡錳澹??掣吆??
《三峰春色圖》
明 陸治 紙本設色 縱135.3厘米 橫64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陸治(1496—1576),字叔平,江蘇吳縣(今蘇州)人,因為居住在太湖的包山,號包山子,後隱居在支硎山中。他是吳門派大家文徵明的重要門生,詩、文、書、畫都有相當的造詣。“其於丹青之學,務出其胸中奇氣,以與古人角,一時好稱,幾與文先生埒”。在花鳥畫方麵,與文徵明的另一個得意弟子陳淳同為明代大家;山水深受宋元人和文徵明影響而又能創立自己的風格。《三峰春色圖》設色清淡,勾皴結合,山石樹枝層層勾勒,層次井然,秀麗清雅。
《水閣讀書圖》
明 陳鐸 紙本設色 縱174厘米 橫76.8厘米 江蘇常熟博物館藏
《萬鬆小築圖》
明 居節 紙本設色 縱61.5厘米 橫29.5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居節,生卒年無記載。字士貞,號商穀,西昌逸士,江蘇吳(今蘇州)人。少年時從文徵明習畫,山水畫分法簡遠,有宋人之風。晚年居虎丘平塘,蕭然自適,吟詠、詩畫自若,或絕糧,則旦起寫《疏鬆遠岫圖》一幅,令童子易米以飲。著有《牧豕集》傳世。約活動於嘉靖至萬曆年間。《萬鬆小築圖》構圖嚴謹,疏落有致,遠處瀑布傾瀉而來,山勢高遠平坦;近處樹木勁虯,蒼潤秀澤,掩映在樹陰中的山間房舍若隱若現,正在緩步過橋的人物清晰可辨,神態安然,似在雙手抱拳行禮,房舍門口早有人前來迎候。
《潮滿春江圖》
明 居節 紙本水墨 縱47.5厘米 橫26.2厘米 鎮江市博物館藏
《潮滿春江圖》是畫家的傳世作品,其中部空白,以虛帶實,意為茫茫江水,下部坡坨斷續,野樹參差。小舟停靠。得江南江汊野趣。上部群巒疊嶂,雲嵐縹緲。山頭用重墨點拈以外,遠山近山均施淡墨,意境清曠。自題七絕一首:“潮滿春江澹不流,東風扇暖柳初柔,夕陽遙見青山色,吹破浮雲落小舟。”
《山水圖》
明 王問 紙本設色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王問(1497—1576)字子裕,學者稱仲山先生,江蘇無錫人。善繪事,點染山水,極蒼古。這是一幅細長條的山水畫,縱橫比例是3.5比1,在構圖上有一定的難度。作品的右部是山溪水,上部和下部是山巒。上部的主峰畫得挺拔勁秀,下部的山巒畫得比較平坦,加之中間又被房舍和樹木隔開,使此作品既有平遠之態,又有高遠之勢。由於恰到好處地運用了黑白關係,此畫顯得生動無比。
《仿黃鶴山樵山水圖》
明 謝時臣 紙本墨筆 縱58.9厘米 橫31.3厘米 南京博物館藏
此畫描繪的是高山峻嶺的鬱茂之景象。但見飛瀑百丈,落紙有聲。筆法粗壯。在藝術表現手法上,這幅作品取全景式構圖,上方重巒疊嶂,奇峰突兀;中部雲嵐浮動,林木蔥鬱,畫家著力描寫了畫麵中部的數株大樹,樹幹用筆蒼勁,樹葉點染結合,一派蔥鬱之景象。下部飛瀑傾瀉,瀑布對麵的山坡之上,用筆細勁。整幅作品巨嶂大軸,氣勢雄偉,筆致墨韻渾然天成。表現出了夏山飛瀑的氣勢和壯美。
《溪山秋晚圖》
明 謝時臣 紙本墨筆 縱55厘米 橫72.5l厘米 山東省博物館藏
謝時臣兼浙派和吳派畫風,一生最愛畫山水,他的作品構圖新穎,筆墨瀟灑,縱橫自如,他注意吸收了吳派畫家清新秀潤的特點,力求克服有些浙派畫家劍拔弩張與刻露的弊病,具有自己獨特的麵貌。這幅作品,從山麓到山巔,重崗複嶺,鬆木蔥鬱,崖岩峭壁,中留空隙,顯出了山勢的高遠,中段的橫橋,為對山往返的道路。自天而掛的瀑布真正是“疑如銀河落九天”,在畫家的筆下顯得非常有氣勢。
《太行晴雪圖》
明 謝時臣 絹本設色 縱231厘米 橫165.6厘米 青島市博物館藏
謝時臣尤其善於畫水,在表現瀑布上有上乘功力。之外,江河湖海,種種借妙。筆墨縱橫自如,富有氣勢,介乎戴進和沈周之間。不過,謝時臣在刻畫局部時,有時不夠精微,缺少秀韻。他的傳世作品多為水墨立軸,《太行時晴圖》是一幅構圖飽滿的山水畫作品。畫中山石林立,樹木蒼翠,層崖排列有序,的確是謝時臣的傳世佳作。
《杜陵詩意圖冊》
明 謝時臣 絹本設色或墨筆 8開 縱22.3厘米 橫18.6厘米 北京故官博物院藏
杜陵即唐朝大詩人杜甫,此山水冊各圖無根據杜詩之意而作,詩畫雙絕,令人擊節歎賞。引首有明文徵明隸書題四字圖名。每開對幅有支恒榮楷書杜詩各一首。此圖冊構圖均極盡巧思,繁複精整,層次多變。用筆蒼勁古樸,墨色含蓄氤氳,點景人物選型古拙清雅,尺幅間亦能曲盡草木之態、詩情之妙,是謝氏山水的代表作。
《仿盧鴻堂十景圖》
明 謝時臣 絹本墨筆 冊頁 每開23厘米 橫36厘米 沈陽博物館藏
謝時臣喜歡畫屏障大幅,有氣概而不無絲理之病,這也是外兼戴進、吳偉兩派所致。凡長卷巨幛,出筆縱橫自如,頗具魄力,風格介於“吳派”和“浙派”之間。其人物近學吳偉,遠宗李公麟,線條勁細瀟灑。《仿盧鴻堂十景圖》為謝氏臨寫古本盧鴻草堂十景冊,畫法奇古,筆墨簡練而樸茂,每開以篆書和隸書題寫景名,末頁署款,左上題“草堂”,下鈐“謝思忠氏”,左右鈐“乾隆禦覽之寶”、“嘉慶禦覽之寶”等寶璽。
《樵穀圖》
明 文伯仁 紙本設色 縱79.2厘米 橫46.6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文伯仁(1502—1575),字德承,號五峰山人,又號葆生,攝山老農,長州(今江蘇蘇州)人。文徵明侄子。山水、人物師王叔明,筆力清勁,岩巒鬱茂。《樵穀圖》描繪的是意境清幽的山水景色。畫麵上古鬆蔥鬱,枝幹遒勁,生意昂然。溪水蜿蜒從山中而出,似聞淙淙水聲。溪邊有一院落茅舍,後山頭草木回春,煙氣蒼茫。整幅作品富有山村生活氣息。墨筆細潤、鬆秀,構圖自然,毫無矯造而得野趣。
《溪仙館圖》
明 文伯仁 紙本設色 縱71厘米 橫39厘米 廣州美術館藏
觀文伯仁的《溪仙館圖》,可以看出他確實已經參透王蒙的畫法,但又具新意。總之,文伯仁是一個善於向前人學習的畫家,其藝術功力深厚,山水畫筆力清勁,岩巒鬱茂。雄關高嶺,道路兩旁斜坡夾峙,成行的樹木泛青,城背山巒高聳,寫出行客登程跋行的情景。畫家在這幅圖中著意渲染金陵城仲春二月宜人的春色,草木葳蕤,柳色青青,從而傳達出友人顧元祥“風煙迷故國,回首不勝情”的眷戀心緒。
《竹亭對棋圖》
明 錢榖 紙本設色 縱62.1厘米 橫32.3厘米 遼寧省博物館藏
本圖題示:“小詩拙畫問訊鳳洲先生。經時不見王青州,養屙高臥林堂幽。竹寒鬆翠波渺渺,四簷天籟聲颼颼。圍棋招客賭勝負,勸酬交錯揮金甌。有時弄筆染緗素,句新調古人爭收。城居六月如坐甑,思欲對麵銷煩憂。美人迢遞不可即,東江目斷滄波流。丙寅中秋四日,錢。”畫家對於畫中的鬆針、竹葉、細草都一一刻劃交代,毫發不爽,但卻細而不碎。具有很強的形式感染力,也使得畫麵的整體感更強。另外,茅亭中畫有四個人物,著墨雖不多,但卻情態各具。
《喬柯翠林圖》
明 陸師道 絹本設色 縱174.8厘米 橫98.2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陸師道(1517—?)字子傳,號元洲,更號五湖,長洲(今蘇州)人。嘉靖進士。官至尚寶少卿。師事文徵明,詩、文、書、畫所謂文氏四絕,並能傳之。
《雨景山水圖》
明 孫克弘 紙本設色 縱171厘米 橫72厘米 廣東省博物館藏
此幅著色山水畫表現的是雨後春山的景象。前景有小橋流水,農舍、草亭隱現於林蔭之中。湖水寬闊遼遠,占據了中景;遠山挺秀,山間雲蒸霧漫,也有樓閣、村舍隱現。畫家自題雲:“僧房十日掩柴關,閑看浮雲自往還,無限天機心會得,起來磨墨寫房山。”年款丙午(1606)。在藝術表現手法上,這一作品構圖布局,雖有平遠之勢,但遠景又具高遠的格局,僅由於遠山四周的雲蒸霞蔚而使整個畫麵呈平遠之勢。在用筆上,圓潤瀟灑,墨色濕潤而渾厚,設色清麗而淡雅,恰當地表現了春天雨後景色。畫家在技法運用上,熟練地運用了雨景山水的畫法。
《城南高隱圖》
明 宋旭 紙本墨筆 縱76.5厘米 橫32.8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本幅隸書自題“城南高隱”,並題詩:“儈牛伊昔居牆東,何如南郭張家儂。泳歌恨不驚人句,行草妙比臨池工。衡門柳色和煙碧,小院荷花映日紅。浮雲世事異朝夕,爾獨高臥全真風。萬曆戊子之夏,偶遇仰泉兄,齋頭相與高論,移日感而有贈。檇李友弟宋旭初甫誌。”圖中描寫城郭內外初夏景色。此圖以粗簡的筆墨,精練的繪畫語言,較生動地表現了近於風俗畫題材的山水景物,表達了古代文人崇尚野逸、歸隱的思想情態。畫中以粗筆濕墨寫樹木村落,以幹筆焦墨點葉,筆意蒼率老到。
《秋景山水圖》
明 丁雲鵬 絹本設色 縱63.5厘米 橫27厘米 廣東省博物館藏
丁雲鵬(1547—1628尚在),字南羽,號聖華居士,今安徽休寧人。白描師李公麟,似發之間,而眉睫意態具畢。設色學錢選,以精工見長。也工山水,風格略近文徵明和仇英。 丁雲鵬的畫法,早期細秀,晚年粗略,此幅已由工致趨向簡勁,應是其中年所作。畫中石法、樹法渾厚拙重,別有一種韻味。整幅作品變化多樣而基調統一,敷色輕淡冷峻,有一股活色生香的境氣撲人眉宇,進一步加強了畫麵閑和嚴靜幽雅的氣氛。
《山陰道上圖》
明 吳彬 紙本設色 縱31.8厘米 橫862.2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這幅作品描繪的是層巒疊嶂,千峰萬壑,崗嶺逶迤,綿亙不絕;村舍古刹,亭台樓榭,掩映其間;山溪流遠,河穀漫漫;溪穀間飛瀑如練,叢樹繁密,依聚溪邊澗畔;輕雲薄霧,彌漫升騰,氣勢浩闊。實有“山陰道上,應接不暇”之感。在岩石間題以長篇跋語,有似山崖石刻,意也頗奇。這幅作品是為米萬鍾而作,米萬鍾是米芾的後裔,明代後期著名畫家。
《石磴攤書圖》
清 蕭雲從 紙本水墨 縱132厘米 橫66厘米 榮寶齋藏
蕭雲從畫山水行筆方折枯瘦,結構繁複而不乏疏秀,氣格高森蒼潤,人稱他為姑熟派。此圖上自題七絕一首,詩雲:“攤書石磴意逍遙,鬆下時聽燕語嬌;山間不知昨夜雨,瀑飛如練出丹霄。”款署:“已酉初夏,七十四翁雲從。”這幅畫以全景式構圖寫高山峻嶺,山中茅舍八棟,鬆樹數株,飛瀑匯潭,石橋淩跨,二高士盤坐於石磴之上,高談闊論;稍遠處,一童子揮扇煮茗,以應高士陸羽之嗜。
《寒塘漁艇圖》
明 沈士充 紙本淺設色 縱132厘米 橫50.8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描繪一山中林下,寒塘漁艇的圖景。畫麵下部是水邊碎石疊積,交錯而起伏的斜坡。山峰左陡右緩,峰上林木叢生,左側深澗中,一山溪在亂石間跌蕩奔湧而下,流向下方寒塘之中。孤峰後側遠景,是隱約呈現的黛青色秀峰。此畫布景既合常規,又別出匠心,筆法渾潤,樹石形體蒼勁厚重,而其中又不乏鬆秀清逸之氣,其用墨濃淡幹枯,變化豐富,不拘定式,敷色溫和,更使畫中意境深秀而空靈,寧靜而不空寂。畫麵左上方有畫家篆書自題“寒塘漁艇”四字。
《仙山樓閣圖》
明 李士達 絹本設色 縱167.7厘米 橫 79.2厘米 南京博物館藏
李士達,號仰槐(亦作仰懷),吳縣(今江蘇蘇州)人。生卒年不詳。萬曆二年(1574)進士,工畫人物、山水。曾經論述畫有五美:“蒼、逸、奇、遠、韻。”又有五惡:“嫩、板、刻、生、癡。”此畫用筆繁密緊圓,刻劃精工,著意暈染,山巒有脈可尋,鬆針細如毫發,足具功力。畫家在繪畫技法上,擺脫前人的成規,自創特異的藝術風格。整幅畫麵,不見摹古之信息,畫家於嚴謹之中細致刻劃了一幅江山千裏的圖景,新意獨造。
《高逸圖》
明 董其昌 紙本水墨 縱89.5厘米 橫51.6厘米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一作元宰,號思白,一作字思白,號玄宰,華亭(今上海鬆江)人,萬曆進士。官至禮部尚書,加太子太保。又曰南董北米。畫山水初學黃公望,中年宗董源、巨然,複集宋元諸家之長,行以己意。秀潤蒼鬱,超然出塵。此圖繪平坡雜樹,遠處山巒層疊,茂然森秀。在表現手法上,用筆秀逸,皴寫適度,蒼然蕭古。自題:“煙嵐屈曲□交加,新作茆堂窄也佳,手種鬆杉皆老大,經年不踏縣門街。高逸圖贈蔣道樞丈。丁卯三月。董其昌。道樞載鬆醪一斛,與餘同泛荊溪,舟中寫此紀興。玄宰又題。”
《林和靖詩意圖》
明 董其昌 絹本設色 縱154.4厘米 橫64.2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林和靖詩意圖》用筆老健和極強的形式感,都顯現了畫家的藝術特點:師承古代各家,以書入畫,柔中有骨力,轉折靈便,墨色幹潤濃淡,層次分明,蘊蓄豐厚,拙中帶秀,清雋雅逸,以平淡天真取勝。此圖是董其昌根據北宋詩人林和靖的詩意而創作的。林詩為:“山水未深魚鳥少,此生還擬重移居。隻應三竺溪流上,獨木為橋小結廬。”此圖又名《三竺溪流圖》。作品構圖以深遠兼平遠法,畫麵設色以淺絳青綠為主調,溫潤淡冶,表現出畫家在設色山水畫中所追求的平淡天真之意。
《嵐容川色圖》
明 董其昌 紙本墨筆 縱13.9厘米 橫53.2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董其昌與莫是龍、陳繼儒倡南北宗說,把“院體”山水畫與“文人畫”分為南北兩派,隨著宗派觀念的深入,形成一種形式主義,陳陳相因,給清代三百年畫壇造成了極大的影響。此圖是董其昌山水繪畫的代表作品之一。畫幅上畫家自題。此畫兼具黃公望和倪瓚二家畫法,雖然在畫家的自題詩中稱追想沈啟南畫意,實際出自董其昌自己的胸臆。表現筆墨為長,尤見筆墨特色,筆墨秀逸,墨淡而不掩用筆之跡。其畫山石凹凸向背分明,峭麗中含淡逸之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