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老哥XD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日航千裏59 湘南藤沢酷哥聶耳的紀念廣場

(2012-11-16 08:44:10) 下一個

湘南寫真係列 第七集

抬頭瞄瞄,車廂顯示器顯示電車快到藤沢了。


出站向南,可步行到湘南的海邊。


海邊離藤沢站最近這一段,就是酷哥怒罵的鵠沼海岸。


今秋這一天,鵠沼海岸沉湎在清高祥和的氣氛裏。


這裏有湘南一帶最為寬闊的岸邊綠地和廣場,每逢盛夏,成為再見湘南露天音樂會的主催地,藤沢市消防樂隊也在此舉辦一場特別演奏活動,以紀念終焉於此的聶耳。


數年前拓新的灣岸公路上橫過一座過街天橋,跨過橋,即是海灘。


爬上天橋,遠眺江之島,近瞧左下角。


友人沒注意到左下角,下了天橋,徑直上了堤壩。然而友人在藤沢開畫廊的熟人浜田家的閨女,那個湘南開篇伊始就提到過的毫無“平屁股的硬傷”的浜田家姐,卻快步走入天橋左下的紀念廣場裏,致電友人知返。


這是聶耳紀念廣場浮雕銅像主碑,被神奈川縣藤沢市守護常年,為使碑體免遭風蝕,平時一直覆蓋上特製的護罩。今年因有再過一個月即將下台的阿呆野田折騰釣魚島水商売,藤沢市為戒備有可能來自右翼的幹擾破壞,加厚了護罩,浮雕也因此幾乎無法看清。


秋日一過午後三點,斜如夕陽。當年聶耳的沉沒,就發生在此一時辰。


每到一處已知其曆史或人文或自然或多或少背景知識的地方,不傾向於走馬觀花,較傾向於駐足安然呷飲,作音畫下的長時間遐想,好比坐在堤上,就著畢業歌、大路歌、飛花歌、賣報歌的旋律推演這紀念廣場的形成。


1949年起,一些藤沢市民聽說聶耳在這裏寫就的曲子成了中國國歌,便開始集資,於1954年在他遇難的這裏落成了一座紀念碑。


1958年,紀念碑被一場名曰狩野川的大台風掀起的海嘯損毀衝走。


1963年,聶耳紀念碑保存會成立,於1965年用花崗岩重新建碑。並增設郭沫若題詞石碑。

為什麽是郭沫若的題詞呢?1949年春,“保衛世界和平大會”在布拉格召開,郭沫若率團代表新中國與會,大會開幕那天要奏各國國歌,中國代表團裏有人提議用聶耳的義勇軍進行曲充當臨時國歌,隻是歌詞裏那句“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不喜慶,北平都和平解放了,最危險的時候已經過去了。於是就請文學泰鬥郭沫若團長定奪,郭沫若二話沒說把詞兒改了,改成:“中國民族到了大翻身的時候”。大家都覺得這一句改得特土,但又不好意思說出來。不管怎麽說,義勇軍進行曲從那次臨時國歌變成後來的正式國歌,與郭沫若的臨時決定密切相關,由此,聶耳紀念碑也有了郭沫若的題詞。

1981年,神奈川縣藤沢市和聶耳家鄉雲南昆明結成姊妹城市,增設雙語碑文。


1986年,聶耳紀念碑開始擴建為紀念廣場,增設藤沢市長兼聶耳紀念碑保存會會長書寫的聶耳紀念碑的由來。


1988年,正式定名為聶耳紀念廣場。


2010年,聶耳紀念廣場增設中文石碑,記載其生平以及藤沢聶耳紀念碑保存會的會誌。


2011年,聶耳紀念廣場增設昆明市贈送的壁碑。


聶耳紀念廣場是個台碑或碑台的造型,由聶耳同時代人物,以日本近代建築設計運動領袖著稱的設計師山口文象設計,山口說,這座紀念碑的台座似一個巨大的“耳”字,當我們以音樂祭奠他的時候,他能聽得更清楚。


等待第八集 消防樂隊演奏,浜田家姐領唱
湘南寫真係列已發:
第一集 湘南開篇:酷哥怒罵的海邊
第二集 幾裏湘南,有一個蛤蟆的海之家
第三集 他和浜田家姐來到了湘南海邊
第四集 就這樣淹死在了湘南鵠沼的海浪裏
第五集 朵朵猜中了,隻有海浪伴她長歌當哭DUMARTINI認為此集最經典
第六集 帳篷美腿,打盹兒湘南夢縈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Fieps 回複 悄悄話 感謝介紹,要不然,真可能沒機會知道這些故事和看到這樣的場景。就那樣永遠地融入了大海,英年早逝,很讓人唏噓感傷的往事。
yuan222 回複 悄悄話 還是日本人民的素質高。
花兒朵朵 回複 悄悄話 嗬嗬嗬、嗬嗬嗬……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