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草

把最近幾年的原創作品,包括小說,散文,隨筆和詩詞等等,放在這裏與朋友分享。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舊照新圖緬憶先賢

(2018-05-19 16:07:15) 下一個

舊照新圖緬憶先賢

—金釘149周年紀念活動側記 

 

150多年前,美國第一條連接兩大洋橫貫美洲的大鐵路動工修建。中央太平洋鐵路公司(CPR)負責修建西部路段,從加州的薩克拉門托(Sacramento)到猶他州的普羅蒙特瑞(Promontory)。1864年10月,CPR開始開挖布魯諾深槽(Bloomer Cut)。可是崇山峻嶺裏,艱苦的工作環境使白人勞工搖頭卻步,甚至逃走。勞工極度短缺,工期大大落後。公司便嚐試著雇傭了少數華工。可是,大大出人意料,華工們表現了堅韌不拔刻苦耐勞的精神,工程頓時突飛猛進。公司巨頭斯坦福大有所悟,這是一個能夠建造出萬裏長城的民族,當然能修築鐵路!他便指示公司到中國招收華工,還特意囑咐,不要被他們的競爭對手,聯合太平洋鐵路公司(UPR)占了先機。CPR先後從中國招收了12,000多名華工,加上原有的華人淘金者,有資料說,曾經有兩萬左右的華工奮戰在鐵路工地上。他們成了修築這一段鐵路的主力軍。

1869年5月10日,這條跨洲大鐵路在普羅蒙特瑞高地舉行接軌完工儀式,一顆金釘象征性地釘入了最後一個道釘孔。這條鐵路的建成,使紐約到舊金山的行程從六個月縮短為7天,旅行費用從近$1000降低為$150。交通的改善極大地促進了美國的西部開發,加強了各州人民的融合,也給猶他的經濟帶來了長足的進步,推動了猶他加入聯邦的步伐。從而,紀念鐵路建成的金釘節就成了猶他州的一件大事。近年來,隨著猶他華人的不斷增加,華人對自身權益的認識日益加深,越來越多的華人開始意識到,要為當年被忽略了的華工們正名。這不但是為了敬拜先輩,也可以保護後代,爭取華人整體在美國的權益。於是,紀念金釘節也成了猶他華人的一項重要活動。P1200396

今年,美國鐵路華工後裔協會(CRWDA)和許多華人組織一起,協助猶他州政府舉辦金釘149周年的紀念活動。5月8日下午,在猶他州的文化慶典中心,由中國攝影師李炬拍攝的“華工與鐵路”係列圖片展拉開了今年金釘節的帷幕。這個展覽有攝影師精心準備的60塊展板。它的精妙在於,每張照片都與一張150年前的老照片相對應。2010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攝影師李炬在美國國會圖書館看到了由美國攝影家阿爾弗萊德·哈特拍攝的有關第一條跨洲鐵路修建的老照片。最能引起他的興趣的,是這些照片裏的華工身影。他先花了兩年時間收集資料,尋找這些照片的拍攝地點,並且探索照片裏的故事。他從2012年開始踏上征途,以一張張圖片為線索,來到相同的地點,找到相同的角度甚至盡可能地選擇相同的景物,拍攝新的照片。以此來整理史料,回憶舊事,緬懷先賢,紀念當年的華工們。

P1200400

150年前的曆史舊照顯示了華工們在陡峻的懸崖上鋪設的鐵路,用簡陋的工具和黑火藥開鑿的隧道,也留下了挑著茶水的華工身影和他們在山邊搭起來的簡單營帳,還有那些不堪重負魂斷他鄉的不幸者的墓地……李炬耗時6年,沿著老照片的足跡,走遍了華工修建的每一個火車站、每一段隧道。凡是老照片裏有華工勞作場景的,他都要親身體驗,去看一看150年來的變化。很多地方汽車無法抵達,他便查出公路和鐵路的交接點,停下汽車徒步行走。有時與妻子同行,他便請妻子開車到下一個交接點等候,每次走上幾英裏是常事。有一次他去考察10英裏峽穀。那是個風景秀麗的地方,也是當年華工們奮戰的工地。哈特曾經在這裏拍下二三十張照片。可是,這段峽穀目前依然人跡罕至,鐵路與公路完全沒有交集。他隻好背著沉重的攝影器材,邊走邊拍,花了4個小時走完了這段路程。李炬還找到了當年華工創下鋪軌記錄的那個地方。UPR是一個以愛爾蘭工人為主體的鐵路公司。有一次,他們的工人們加班苦戰一天,創下了日鋪鐵軌7英裏的記錄。UPR的老板以此誇口,並與CPR的老板賭1萬美金,保持這個記錄。可是,1869年4月28日,CPR以華工為主體的工人們連續工作12個小時,創下了一日鋪設鐵軌3524根,全長10英裏56英尺的新紀錄。鐵路邊上專門設立了標誌來紀錄這個曆史事件,那塊標誌也出現在老照片裏。李炬走到那裏重新拍攝了這個標誌,以此光大先輩們的榮耀。

P1200402

從2012年至今,李炬多次行走於華工參與修建的這一段鐵路,除了兩次幫人帶路收了些資助,其餘都是自費旅行。他說:“不實地走,就體會不到華工在美國鐵路建設中的艱辛。”今年,他兩次飛躍大洋,不但來參加金釘節活動,還帶領一位中國畫家沿著這條路采風。他表示,中美兩國人民應該互相理解與交流。隻有互相交流,才能互惠共贏。150年前,華工來美國修建鐵路是一種交流。現在,中美之間從官方到民間出現了各種互動,進行了多方式的交流。李炬拍攝的精美攝影作品是一種交流的方式。他和曆史教授黃安年合作出版的曆史圖片集《沉默道釘的足跡》在中國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在攝影過程中,他的旅行本身也是一種交流。他沿線路過很多美國小城鎮,親身體會到居民們的友好善良。當他們得知他是專程來尋找過當年華工影跡的,就更加熱情。這麽多次的旅行,除了高山陡峭,原野荒涼,李炬沒有遇到過任何危險。此外,他還翻閱了當年修鐵路的舊資料,不但了解了修築過程中的大事件,也了解到,CPR公司曾經高度評價過華工的作用。當然,他也遺憾地看到,在那個時代觀念的局限下,華工的豐功偉績並沒有得到應有的褒獎。比如,參與十英裏創記錄的勞工中,僅有8名愛爾蘭工人留下了名字,而全體華工皆默默無聞!這幾年裏,李炬拜訪了一些華工後裔,得到了很多華工的故事。據他了解,當年的華工留在美國的大概隻有1/3,另外1/3又輾轉到澳洲淘金,隻有大約1/3的華工回歸故土。可是,鑒於這些年來中國的狀況,這些華工的故事都很難追根尋源,隻有極個別的人才知道先輩們的這段艱辛曆程。他希望用鏡頭喚醒人們對於這段曆史的重視,通過他拍攝的照片來了解華工的故事。

P1200414

圖片係列展開幕的消息傳開,盡管5月8日是周二,仍然有很多人從繁忙的工作中抽空前往觀賞。猶他州的眾議員關玉嬚博士帶著女兒到場。她自己就是當年華工的後裔,目前是CRWDA的顧問,對華工的故事深有感情。她不但仔細地看圖片,對女兒解說,還不時地向攝影師詢問。她對舊照新圖的對比很為欣賞,問攝影師花了多少時間才能根據這些舊照一一對應,找到相同的地方,拍下角度相同的新照片。當她聽說李炬這些年來已經沿著這段路來回行走了9次時,連聲讚歎不已。李炬自己也很感慨,每次出行都有收獲,也都有失望,為下一次出行留下個目標。值得欣慰的是,最近這一次,他又找到了一張老照片的拍攝地點,下一次他的攝影展裏將會出現一張新的照片。

CRWDA秘書長, Edith Mitko女士和丈夫一起最早來到展覽館,並率先在留言簿上題詞,中文大意如下:“難以想象找到舊照片確切的位置所需要的奉獻精神和艱辛工作。這是個令人驚歎的展覽。非常感謝與猶他分享。”

猶他州日裔退休法官Raymond Uno博士在妻子的陪同下來觀看圖片展。他15歲時曾經是這條鐵路的維修童工,在10英裏峽穀工作過。鐵路合軌並不意味著完事大吉,加固是首要急務,隨後還有繁重的維修工作,這同樣需要一支浩浩蕩蕩的大軍。華工和其他少數民族的勞工依然是其中的主力,Raymond也就成了這支大軍中的一員。看到舊照新圖的對比照片,老人不禁激動地指點著,回憶起過去的事情。

P1200443

這次的金釘紀念活動,CRWDA還特意從紐約請來了一位華人佛教高僧。當年在高山峻嶺上築路,不但艱難困苦,還沒有任何安全保障。許多華工飄洋過海,帶著淘金的夢幻,卻魂斷異鄉,死不瞑目。聽CRWDA的理事林麗玉介紹,CRWDA要做法事超度逝者的靈魂。前幾次的金釘節也有過做法事的儀式,卻苦於請不到華人高僧,雖然也念經,卻不知華工們的冤魂是否能聽懂。這次他們請到了華人高僧就不再會有語言的問題了。她陪同釋本淨高僧一同來觀看圖片展覽。高僧以為,這些華工之所以來到美國,是命中有這個因緣。他希望通過法事超度可以安慰他們的亡魂。

P1200487

除了大鹽湖地區的華人來觀看展覽,還有些正在此地探望親友的中國人也聞訊趕來。他們很高興能遇上這個節日,參加紀念活動。參觀者紛紛與攝影師合影留念,並在訪客留言簿上寫下自己的感受,祝願展覽圓滿成功。

 

P1200478

 

P1200430

這個展覽的內容是斯坦福大學北美鐵路華工項目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展覽由全美鐵路華工後裔協會主辦,理事陳小漣具體經辦,猶他州文化慶典中心協辦,展覽將持續到6月13日,周日閉館。地址:1355 West 3100 South, West Valley City, Utah 電話:801-965-5100。有訊問請和CRWDA聯係。

  5/12/2018

 原載《東方報》5/16/2018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