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草

把最近幾年的原創作品,包括小說,散文,隨筆和詩詞等等,放在這裏與朋友分享。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歐行漫記 2016-3

(2016-12-13 13:50:08) 下一個

歐行漫記 2016-3

凡  草

          

作為一個教會國家,英國到處是教堂、修道院和禮拜堂。因為時間有限,我們隻看了幾座。最為著名的是Westminster Abbey,西敏寺修道院。 這是哥特式的建築,作為皇家寺院,它一直是曆代皇帝加冕、婚慶和安葬的地方。它的興盛和衰變,也與英國宗教的變遷息息相關。

另外一所是聖保羅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這是英國第一大教堂,早在公元604年建立,是英國的宗教中心。近兩千年來,這座教堂多次毀壞又多次重建。現在這棟拉丁十字形的建築,是1675年由建築大師Christopher Wren設計,並於1710年他在有生之年內親眼看著完成。二戰中,納粹對倫敦狂轟濫炸,幾乎全城毀滅,這座教堂卻奇跡般地逃脫,完好地保留至今。1981年,和其他皇室聯姻的程序不同,戴安娜和查爾斯的大婚典禮曾在這裏而不是西敏寺修道院舉行。有人迷信地把戴安娜的不幸歸結於此,不知是否真是天意。我們去的時候,裏邊正在進行彌撒,氣氛很嚴肅,詩班唱歌,婉轉動聽。不過,對於不信教的人來說,也並無很大興趣,悄悄溜走了事。

 

還有一個必須提及的是約克大教堂(York Minster),坐落在英國北部的約克郡。教堂有著漫長的曆史,維修時曾發現地下好幾層遺址,可以追尋到2000年前的羅馬時期和維京,盎格魯–撒克遜時期,現在地下室的博物館裏展出。導遊給我們解釋,為什麽它不是“Church”,“Abbey”或者“Cathedral”? 因為在盎格魯–撒克遜時期,這個教堂不但集會做禮拜,還是眾多教會的教學之地。“Minster”延續至今,已成為一種榮譽稱號。現在,這裏是約克大主教的轄地,在這裏舉行的禮拜儀式,通常會被人視為英國國教在高端教派(high church)的延續。現在的教堂大約是1230年開始建造的,花了200多年的時間陸續完成。這座哥特式的建築,在北歐類似建築中排名第二。建築中有好幾處亮點,以東麵的大彩繪玻璃窗、北麵的五姐妹窗、和南麵的玫瑰窗最為著名。 

教堂兩側有高高的鍾樓,雖然我們沒能聽到優美的鍾聲,卻從狹窄的旋轉石階爬到了高高的頂端。登高遠望,約克城和四周的景色盡收眼底。

約克城還有些其它值得觀看的景點,一是多年保留下來的城牆。雖然和長城無法相比,也有將近10裏長,四處的舊城門也保留完好。導遊告訴我們,這裏的古城門不叫“gate”,而稱作“bar”,喜歡喝酒的人可別跑錯了地方。

 

我們沒時間周遊全程,隻走了一小段,在城牆上遠觀約克大教堂和城市,另有一番風味。

其次是市場,尤其是市場裏的肉鋪街(shambles)。這條街的曆史可以追尋到14世紀,它的建築特色是高樓層的外側支撐在木架上,像陽台一樣從底層樓外延。這裏曾經有過25家肉鋪,樓上的外延部分自然形成了廊簷,做生意時避免顧客遭到日曬雨淋。導遊特別提到廊簷下一排排的鐵鉤。他說,那時收稅是按照鋪頭的門麵來計算的。鋪開的案板越多,征收的稅就越高。為了少繳稅,商人們隻鋪一塊案板,把殺好的牲畜剖開,掛在碩大的鐵鉤上,賣的時候再切割。

這使我想起當年在中國時,肉店也是這樣把肉掛起來賣的,買的時候營業員用小刀一條條割開。那時的肉類憑票供應,各部位的肉價錢一樣。刀子也長眼,看見關係戶,割的就是好肉,如果我們小孩去買,拿到的就是沒人要的肥膘、筋頭,要是碰上我家阿姨那樣的人,就會和他們爭吵不休。這裏的商人既然如此精明,想來也做不到童叟無欺。果然,我們在市場上的一家餐館就餐時,一小杯開水要價30便士還不續杯。反正是遊客,他們並不指望我們下次再來。

原載《東方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