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草

把最近幾年的原創作品,包括小說,散文,隨筆和詩詞等等,放在這裏與朋友分享。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歐行漫記 2014-4

(2015-05-07 15:11:08) 下一個
歐行漫記 2014-4

凡 草

第四天

一起身就忙著查email,可是,昨天預訂的火車票卻沒有回音。想想也許是因為周末吧,反正還有一個星期的時間,慢慢等吧。

慢悠悠地吃完早飯就準備退房,旅館費可以用信用卡,但是附加的城市稅卻隻能用現金。擔心路上出意外,我沒帶很多現鈔,能用信用卡自然很好。 

拉著行李又上路了,同樣還要經過那四座橋梁,尤其是火車站和汽車站之間的那條大橋。出於好奇,我上網查了一下資料。那就是有名的憲法大橋(Ponte della Costituzion),在意大利憲法製定60周年時落成。它是由建築師聖地亞哥·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設計的拱橋,全長近80米,是橫跨大運河的第4<條也是最新的一條橋梁。這橋有很多創新,橋麵交替使用了意大利傳統的石塊和現代的鋼化玻璃並用瑩光從下麵透射照明,看起來美觀大方。可是,設計人卻完全沒有考慮到殘疾人、老年人、推童車、拉貨物各色人等的需要,階梯的跨度較高卻沒有設計坡道。我拉著行李走過累得氣喘如牛,哪裏還有精力欣賞這等美景!這大橋是1999年設計,2008年使用的。都21世紀了,設計人還如此腦殘,難怪大橋落成以後受到很多批評!聽說當局為了補救,花費了近7百萬歐元在橋頭增設了升降機,我巡視再三卻沒看到蹤影,還是拖著箱子走吧。

歐行漫記(4)

跨過大運河就開始尋找遊輪碼頭。好在這裏很多人都知道些英文。汽車站一位安保模樣的人告訴我,沿著這條塗著紅色標記的路到前邊一棟大樓裏,可以找到‘people mover’。我一時不明白這是個什麽東西可以‘運人’,走到那裏才明白,是在高架鐵軌上運行的小型穿梭車。不過,那裏已經聚集了幾個人,都在東張西望,尋找售票處。哈,憑著這幾天在機場買大巴票,買船票和昨天在火車站偵查的經曆,我很快就發現了自動售票機。這種機器的好處是使用多種語言,一麵英國國旗代表英語。不過,萬一有人不認識英國國旗,那就隻能望洋興歎了。按照標誌,單程票每位€1.3,一站到達。買票進門,一閘當關,可是閘門前沒有插票的入口,也沒有讀票的屏幕。我舉著票搖晃著正發愣呢,門卻突然開了。一抬頭才發現,掃描器在閘門的左上方,很不起眼。難怪很多人拿著票堵在閘前不知所措。

歐行漫記(4)

下車出站,路上出現遊輪公司指路的標誌。這下不用問路了,跟著標誌左轉右拐到了托運行李的地方。以前乘遊輪,行李托運處就在大馬路旁邊,還有很多搬運工招攬生意,在托運處拿到住房的標簽,臨時綁在行李上交給搬運工即可。可是現在,一切都要求旅客事先準備好。行李簽是和船票一起從email裏收到的,要自己打印出來。還好我們退房時借了旅館的釘書機把標簽釘在箱子把手上了,要不然這會兒還真不知道怎麽辦。拉著行李排著長長的隊伍走了一圈,直到把行李送上傳送帶都沒看見一個工作人員。不過,倒是省下了給搬運工的小費。

歐行漫記(4)

 

威尼斯沒有什麽工業,國民收入的主要部分就是旅遊業。它的遊輪港口在經濟上舉足重輕,每年大約有500多艘遊輪出發,接送70多萬遊客。據某些資料介紹,這是地中海地區最繁忙的旅遊港之一。其實,這個港口與地中海沒有半毛錢的關係,它位於威尼斯灣(Venetian Lagoon),由一條狹窄的海峽與亞得裏亞海(Adriatic Sea)相連。由於它在威尼斯的西北角,進出都要經過城區,對周圍的居民產生困擾,也對環境造成了不好的影響,當局已經著手將碼頭遷移到城區外邊的新港去。

歐行漫記(4)

這個港口當天泊了三條大型遊輪。好在標誌清楚,沒見到跑錯碼頭的人。我跟這家公司已經旅遊多次,登船排隊可以優先。原來,工作人員都在登記上船這邊忙碌呢,光是賣酒水的攤子就設了兩個。寬敞的大廳裏人頭濟濟,很快我們就上船了。

上船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敲定出遊計劃。剛開始乘遊輪時,我們幾乎每天都選擇一個船上安排的出遊,後來發現這種項目的價格太宰人,便試圖在到達旅遊點以後再另想辦法自己出遊。可是,有一次在西加勒比海參觀瑪雅遺址時,路上堵車,已經快到開船的時間了,我們的旅遊車還像螞蟻似夾在小客車、大貨車、三輪車、摩托車甚至牛車中間爬行!那個年輕的導遊姑娘急得都要哭了,一個又一個不停地打電話。司機滿頭大汗瞪大雙眼不斷地試圖強行超車……我們這些遊客反倒不著急,因為是遊輪公司安排的出遊,這一車幾十口都是一條船上的人,相信遊輪不會丟下我們自行離去。果然,已經過了開船的時間我們才到,旅遊車居然沒有經過海關和安檢直接把我們送到了艦橋邊。我們老老少少一夥人剛登上船,艦橋就撤掉開船了!

歐行漫記(4)

 

從那以後,凡是時間緊湊而又離開港口較遠的出遊,我寧願多花錢也跟船上的安排走。萬一再碰到堵車晚點,自己安排就隻能自負後果。想象一下那種心急火燎的滋味,還是花錢買平安吧。這次,第一站我選擇的是中介公司推薦的環島三景點遊,中間兩站都是在小島看風景,沒有特別的安排,而最後一站遊覽奧林匹克遺址則要坐車到另一個城市,就在船上預定。沒想到此時卻被告知,這個項目已經滿員,要等候通知。我才不相信真會滿員呢,這樣的項目是乘大巴前往,不會有太嚴格的人數限製,遊輪公司不會不賺這個錢的,等就等吧。

歐行漫記(4)
 

躺在甲板上悠閑地看著微風下的藍天白雲飛鳥,什麽也不想,什麽也不做。正在安逸到了極致的時候傳來通知,船上即將舉行例行的救生演習。最近幾年連接發生遊輪事故,我對這種演習從不掉以輕心,未雨綢繆,多了解一點緊急情況下的防範措施總是好的。以前我們都規規矩矩地回到艙室等待,一聽到警報就穿上救生衣趕到集合地點。這次我很想試試,如果我沒有救生衣的話會是什麽情況,於是就等到警報響起的時候直接去了集合處。哈哈,並沒有人在意我是否穿了救生衣,隻是登記了名字和艙室就了事。看起來,我們這個小組的負責人沒有前幾次的那些人認真。記得有一次,工作人員在人都到齊以後還介紹了使用救生通道和上救生艇的方法。我多少有些擔心,萬一真有緊急情況,就憑眼前這幾個毛孩子,真能保證旅客安全嗎?

歐行漫記(4)
 

遊輪啟動了,我們是第二條離港的船,旁邊那條船上的人向我們揮手告別。大船輕輕地緩緩地從城裏穿過,站在高高的甲板上,威尼斯的風貌一覽無餘,彎彎小橋曲曲流水,那些高高的教堂此時皆在眼底,連一些凋敝的碼頭也無處遮掩。經過聖·馬可廣場,甲板上遊客更多,一個小夥子居然爬上欄杆,似乎要和塔樓的尖頂一較高低。離開威尼斯本島,穿過狹窄的麗都海峽,大船加快速度衝進了亞得裏亞海。風光頓時大變,岸邊建築遠去,山形不再隱現,隻有翩翩飛翔的鷗燕仍在頭頂流連,伴著一望無際的連天波瀾。

天漸黃昏,金烏西沉,燦爛的晚霞映照在海麵。明天將在海上航行一整天,可以不做任何計劃,沒有任何安排而悠閑自得地進入夢鄉。

 

 

歐行漫記(4)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