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草

把最近幾年的原創作品,包括小說,散文,隨筆和詩詞等等,放在這裏與朋友分享。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曆史萬花筒之一瓣 --《天涯憶舊時》簡介

(2015-04-01 10:55:50) 下一個
曆史萬花筒之一瓣

 
--《天涯憶舊時》簡介
 

凡草
 
   整整四十年!

   四十年前,在中國,在我們的故土,曾經有過一場轟轟烈烈的運動。它持續了十年之久,涉及到一千六百多萬人,幾乎影響到廣袤大地上的每一個家庭。由於這場運動,“知青”從而成為中華文字裏的一個特定名詞。知青情結,也成了一段說不清道不明剪不斷理還亂的複雜情懷。

  這千百萬名知青中,有一部分飄洋過海,散落在世界各地。盡管他們身居異鄉,過上了完全不同的生活,可是,那段經曆卻一直伴隨著他們,永遠難以忘懷。這場運動的四十周年之際,他們在天涯海角,從一個特殊角度,帶著拓寬的觀念、交錯的習俗和迥異的道德來回首那一段蹉跎歲月,並且把深深的情感化成文字,匯集成一部40萬字的文集,《天涯憶舊時——海外知青文集》。

  這部知青文集一共有27位作者,分別定居在美國、加拿大、比利時、澳大利亞和日本等各國。盡管他們中的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生活軌跡,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頭銜——“知青”,都有一段共同的經曆——在廣闊天地裏“大有作為”,也都有一個共同的命運轉折——遠離故鄉“洋插隊”。現在,他們在海外從事各行各業,有些人還頗有建樹。正是這些曲折閱曆和艱苦生活的沉積,使他們從中提煉出一塊塊人生瑰寶。

   文集中共收入了31篇文章,分為紀實和小說兩個部分,並附有一些舊時照片。這些文章,從風雪迷茫的北國草原一直寫到波濤滾滾的南海小島。這裏的人物,有兵團的拖拉機手,農場的農工,草原上的羊倌,群山中的拓荒者,農村大隊幹部,背著藥箱的赤腳醫生,社隊小學的民辦教師,更多的是普通的人民公社社員。
  
  他們如實地記錄了當時的生活。小蠶的紀實文章《咖啡和小熊的故事》寫出了兩隻小狗的天真可愛,用它們的遭遇隱喻著一代知青悲慘無助的生存處境。閆庚函用《偷雞摸狗》的調侃發出了這樣的感歎:“吃不飽時,人的大腦功能就開始退化,最後,退化到隻有一個想法:有什麽辦法把肚子填飽。”

   知青時代正當青春年華,朦朧茫然不知所措的初始愛情宛如樓蘭筆下的《爐火溫馨》,自然至今記憶猶新。阿憶筆下有個情竇未開的少女和一個為了生活盲目地嫁給了陌生農民的上海知青,她們的初戀就像一團迷霧消逝在《蔗林魚塘邊的歲月》裏。或者,像廣玉蘭在《茫茫大山》裏產生的那種情懷,“大山不會忘記的,就像山風和山泉一樣,不會消失的。”而黎京著力刻畫了幾位知青的群體故事,那裏,愛情在《迷茫的杭蓋》中苦苦掙紮,試圖在動蕩的社會裏,從革命友誼和階級感情中奪回它本來應有的一席地位。

   勞苦之餘,自然也有些閑暇。樂飛在《捉魚的樂趣和驚恐》中,用頗為輕鬆的筆調,描繪了好幾種捉魚的手段和妙趣橫生的小故事,繪出了一幅苦中作樂圖。

   可是,處於當時的境況,一代有知識有理想有抱負的年輕人,舉步維艱,前途茫茫。星光用沉重的筆調,寫出了《沒有希望的明天》,蘆紫在《江營軼事》裏歎息著一代人像‘小爐匠’般的無奈。萬幸,就如冬至在《下鄉十年》中提到的,很多知青默念著:“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憂鬱的日子需要鎮靜,相信吧,那愉快的日子即將來臨。”

   這種信念使他們中的大多數沒有沉淪,沒有向命運屈服,在峰回路轉的時刻,掙紮而起。書刊在《禍福相依》中提起,她幾乎是用生命換來了複習考大學的機會;關中幾經挫折,不屈不撓,終於圓了大學夢;更多的人,像書刊,湘平,樂飛,……在通過文化考試,體檢合格以後,還擔心著政審——那個年代套在每個人頭上的一道緊箍咒——對自己一生命運的影響。

   可喜的是,作者們的眼光並沒有局限在個人恩怨之上。他們不僅寫知青,寫農民,寫他們之間的關係,也寫農村,寫那個時代的悲歡喜樂。常靜筆下的牛老憨和青兒一家,黎娉兒在《世間女子》中記錄下來的農村女兒們,悲歌在《最後一課》裏講述的悲劇,《麻油湯麵條》從一個女知青的遭遇折射出農民生活的悲慘以及他們與生而來的純樸人性,《羊下橋》裏那位天真可愛的女孩和她的奶奶一起為生病知青招魂的故事…… 這些貌似平淡的描寫,在讀者麵前鋪開了一幅上世紀70年代中國農村的畫卷。

   他們筆下的故事,不管是紀實文學還是進一步再創作,都超越了“無怨無悔”的空洞理念,大多數作者都可以用過來人的視角來看待大千社會,把自身的經曆與整個社會相聯接,從更高的層次上,通過有心無意地對比,分析和認識這場史無前例的大運動。星光探討了為什麽知青會成為《不受農村歡迎的人》。凡草在《無奈的選擇》裏感歎著實際上並沒有選擇的體製。何家聲比較了同屬於嬰兒潮一代的《老三屆和越戰老兵》,他們在“自我意識的建立,自我存在,個人價值的追求”上的相同與不同。獨善齋主則技高一籌,用純熟的筆法把《河東四子》的知青生活,和他們回城以後的悲歡境遇濃縮進了中國35年的改革和變遷。

   由於遠離故土,這些海外知青釀製的思鄉之酒就自然而然地帶上了清淡的異域醇香。正如科發出版社的總編張桐先生所言:“作者們的真實、寬容、豁達的心態也是留在國內的知青們,包括那些知青作家所不同的,也許是經曆了洋插隊和海外生活造成了過去同是知青,而今天在思想和心靈深處的區別。這是現在一直生活在國內的知青們,難以持有的心態。”他認為,“這些作品留住了真實的年代,也給後人留下了我們這一代人對生活和曆史的責任。”

   四十年過去了,年華使這一代人鬢發蒼茫,進入了回憶往事的階段。這些普通人鮮活的回憶和獨到的見解從眾多層麵留住了那個真實的年代,成為曆史萬花筒裏一片燦爛的花瓣。於是,後人在轉動它的時候就會看到一個更加完整更加絢麗的圖案。



《天涯憶舊時——海外知青文集》


星光總策劃,凡草主編,在2008 年知青上山下鄉四十周年之際由美國科發出版集團出版發行。

《僑報》副刊,2008年12月20日 以《曆史中的一片花瓣》為題登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