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佛家的底蘊

(2007-08-31 22:22:07) 下一個
佛家的底蘊

吳鳴鏑


眾所周知,佛教並不是宗教,“宗教”一詞在中國出現以前,所有的學問道統都稱為“家”,比如佛家、道家、儒家。“宗教”一詞在中國出現之後,才有佛教、道教、儒教之說。如果說佛教的“教”指的是教育、教導,那麽,佛家可以稱之為佛教。道教、儒教也是如此。


當然,稱佛家所說的是一種學問(就稱之為佛教吧),也不盡準確,佛家所說的(佛教),主要是實踐,如同有人所說,佛教說的就是---過來看。佛教不強迫你認識一個事物,不強迫人承認一個事物(比如上帝),隻是讓人過來看,讓人們自己領會。佛教所教的就是,人們按照佛家的方法實踐之後,所得到的認識,而這種認識,其實也是佛經中早就描述過的。


那麽,佛家的底蘊是什麽呢?佛家到底要說些什麽、做些什麽呢?


要弄清佛教的底蘊,可以從佛家的起源開始。


任何一種學問或者說教法,都是為了解決一個問題而生發的。比如儒家,所要解決的問題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儒家所說所行,目標隻是平天下。所謂“夫子之道,忠恕而己”,想要解決的,就是平天下的問題。(當然,用儒家的方法能不能達到儒家所要達到的目標,是另一回事,這是儒家的方法是否高明與高效的事情了,曆史證明儒家的方法並非高明,也非高效)。而近代的李宗吾所謂厚黑學,其產生的源頭,是作者朝思暮想如何成為英雄豪傑而生發的。它的目標、它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使一個人成為豪傑(梟雄也罷,流氓也罷,隻要掌握權柄、保持主動、占據高位即可),其目的決不是治國平天下。當然,厚黑學能不能真的讓人成為一個梟雄豪傑,曆史證明,也不完全是那麽回事。


佛家的起源,也就是說佛家在當初所要達到的目的,眾所周知,是為了使人擺脫“苦”。佛祖釋伽牟尼是一位王子(姓名為喬達摩-悉達多)的時候,分別在王城的東、南、西這三個城門看到了老、病、死三種苦,這三種苦都是人生之苦,隻在北門看到一個修道人的不苦。於是這位王子產生了要修道的念頭,經過長時間的曲折磨難與沉思修煉,終於在菩提樹下悟得正道----如何擺脫人生之苦的方法。從此佛祖開始了宣講道義的曆程,直到涅盤。


這就是佛家的起源,要弄清佛家的底蘊,人們就必須仔細分析佛家的起源之處。


人的生老病死,確實有苦飽含在其中,生之苦、老之苦、病之苦、死之苦,己經有很多人仔細地描述過了,這裏不再複述。因此,讓人擺脫這些苦,尋找一種方法使人脫離這些苦,也確實是必要的。佛家也確實是真真切切地找到了這種離苦之法---佛法,真實不虛。


不過,人們都知道,盡管人們難以避免生老病死之苦,但是人生並非充滿著苦,很多人有著幸福的童年,很多人有著鶴發童顏、氣定神閑的老年,也有人患有能夠一一對治、對症下藥的病,比如,以前有的人非常喜歡在澡堂子裏請捏腳師傅捏腳,特別是有腳氣病的時候,能得到捏腳,特別舒服,所以有的人特意讓自己得上腳氣病,從而可以大大地享受這種捏腳的舒服,這不是病之苦,而病之樂也。更有人開玩笑地說自己得了一種總也治不好的病---“不吃飯就要餓”的病,有了這種不治之症,才有可能會享受美味佳肴之口福了,也可稱為病之樂。算命的命理之學中還描述了有的人因病而貴的現象。至於死亡,人們也知道,並非人人害怕死亡,有的人可以安詳地麵對死亡,有的人可以有大義凜然地從容就義,這種人,不見得就有死之苦。更有甚者,如同電影《夜宴》中那個王子最後的一句台詞---“能死,真好”。


那麽,人的生老病死,不見得都是苦,佛教就沒有意義了嗎?當然不是。不過確實有很多人,他們不感覺到生老病死之苦,因為他們的生命與心靈中充滿快樂與安定,神氣十足,所以他們不見得會向佛家靠攏。佛家會說,所有的樂,都是苦之因,隻有法樂除外。但是其實很多苦,並非是因樂帶來的,而是因不樂而帶來的----不良的情緒帶來的不良的健康狀況,從而帶來了不良的生活狀況。實際上,佛家所言的苦,是一種無常的苦,意思是說,即使有樂,也不是能夠永久的可以保障的樂,是一種沒有保障而帶來的苦。佛家千方百計要擺脫的,正是這種沒有保障而帶來的苦(雖然並非時時是苦,其中也有樂)。


而這種沒有保障而帶來的苦,其原因當然就是世事的無常(佛教也是這樣描述的)。因為萬事萬物都在變化之中,誰也無法徹底改變這種情況,按佛家的說法,萬事萬物都在輪回之中,都在成住壞滅之中,隻要在三界之中,輪回之內,就無法擺脫這種沒有保障而帶來的苦。所以,為徹底脫離這種痛苦,佛家開列了一個處方----擺脫輪回----也就是佛家所說的涅盤。這一點,從理性的邏輯推理上來看,也是如此:要想擺脫不安定的不穩定的沒保障的狀態,就必須與不安定的不穩定的事物分離開來,不依賴這些輪回中的事物,即可不隨這些輪回中的事物而沉浮。從而保持了安定,脫離了沒有保障的狀況。獲得永樂或者說是極樂。從而達到了佛家的目的----離苦----脫離痛苦。所以,有人說佛教是一種離苦的學問,所言極是。


接下來的一個問題是,如何擺脫輪回。按照佛家理論,人之所以與那些在不斷變化不斷輪回中的萬事萬物割舍不斷,是因為人沒有割斷與它們千絲萬縷的聯係,尤其是在人的本質層麵上沒有割斷與它們的聯係。人的本質層麵當然是人的起始的源頭的層麵,也是人的精神的層麵。所以先要弄清人的精神層麵是怎麽回事,以便割斷人的精神層麵與輪回之中的萬事萬物的聯係。


按佛教理論,人的精神層麵,也就是人的認知層麵,有八種認知,即八識,分別是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識。前六識好理解,但值得注意的是第六識---意,意的梵文本義是依附“末那”識,即依靠第七識“末那”,而末那不是意,是屬於潛意識範疇,是我執的根本(人的自我意識的源泉),末那的本義是恒審阿賴耶識。那麽,梵語中的阿賴耶是什麽意思呢?“阿”在梵文裏指的是“心”,“賴耶”(Laya)在梵文裏是“積”。喜瑪拉雅山的“拉雅”(Laya)與阿賴耶的“賴耶”在梵文裏是相同的。“喜瑪”則是“雪”’之意,所以喜瑪拉雅山是“積雪之山”。而阿賴耶識就是心所積存的一種意識,所有生命中所記錄的經驗全部都已進入我們的第八意識——阿賴耶識,象一個“數據庫”。有人這樣描述阿賴耶識:從內容上說它裏麵所收藏的是人的累生累世的履曆,從功能上說它收藏人所有做過的好事壞事傷事,從時間上說,人死了,前七識先消失,它是最後離開人的身體的。人投胎了,它是第一個來到的。別的七識的功能依它而覺醒。


這個阿賴耶識,是最底層的精神層麵了,人要脫離“沒有保障”之痛苦,要脫離輪回,要與輪回中的萬事萬物脫離幹係,就需要從阿賴耶識上麵下手。


然而,阿賴耶識是如此之深,人們怎麽能達到這個層麵而改變阿賴耶識呢,即使是第七識“末那”,人們也難以直接到這個層麵而影響它。沒辦法,怎麽辦?隻有從前麵的六識開始了,即從眼、耳、鼻、舌、身、意開始出發,踏上擺脫輪回征程,希望以此前六識,影響著末那識,潛移默化著阿賴耶識,直到阿賴耶識脫離輪回中的萬物,從而使人脫離輪回,脫離那個沒有保障的苦與那些沒有保障的樂,脫離了無常,從而獲得極樂,終於涅盤,圓滿地達到佛家的目標。


那麽從眼、耳、鼻、舌、身、意開始幹什麽呢?這就是佛家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精進、正定、正念、正命)、六波羅蜜(也就是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在這裏插一句,六波羅蜜中的精進,包括靜慮、坐禪、入定、還有四聖財---信、多聞、慚愧、懺悔)、五戒(戒殺、戒淫、戒盜、戒妄語、戒酒)、三無漏學(戒、定、慧),等等的內容,這正是佛家修行的內容,己有很多人描述過了,這裏不再敘述。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佛家的一部重要經典----金剛經,這部經書通篇隻說了一件事:“離相”---離一切相,是為諸佛。正是提到這一點,本文至此才言歸正傳,回歸“佛家的底蘊”這一命題。


因為“離相”一詞,才透露了佛家的底蘊。仔細解釋如下:


人體之中,消耗能量最大的,是人的大腦,是人的大腦的運作,而人的大腦的運作,也就是處理的信息,絕大部分來源於視覺。這一點是由現代科學所明確了的。


那麽,佛家所一再強調的“離相”---在視覺上不著於相,在意念上不著於相,相當於停止了視覺上的能耗與腦力上的能耗,這是人體中最大的能量節約。人的能量,當然指的是精神力量,指的是精神,所以離相,為的就是節省精神消耗,養足精神,保持足夠的精神力量。


這就是佛家的底蘊。


再看看八正道、六波羅蜜(六度)、五戒、三無漏學、等等佛家修行的內容,無一不是為了節省人體的能耗而設,無一不是為了養足精神而設,無一不是為了降低人的精神損耗而設。無一不是為了擺脫與這個輪回中的無常變化中的世界的聯係而設。(有人說,佛家講究行善,而行善就是建立與這個世界的聯係---結善緣,而不是擺脫與這個世界的聯係。其實,此言謬矣。行善,不是為了建立聯係,而是為了中斷聯係。人言道:好了好了,好就是了,了就是好,不好就是不了,不了就是不好。行善就是把事做好,好才可以了,了---了結了斷--就是好,即中斷了瓜葛才是好,擺脫了輪回中的事物就是好,因為這樣就擺脫了無常之苦。這也解釋了為什麽佛家要求人們“做好事不留名、做好事不圖報”的緣故,如果做好事要留名要圖報,則是拖泥帶水、不幹淨利索,總會帶來苦)


從反麵來看,也正是如此,比如,不養足精神,而精疲力竭,魂不守舍,真正是苦不堪言,長期處於這種狀況,正是可謂苦海無邊。然而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回頭內省,養足精神,即是離苦之岸。而且,佛家起源之時所觀察到的生老病死之苦,其實也正是精神不飽滿或者說是精神殘缺而產生的痛苦。


另外,眾所周知,哲學二字的意思是使人聰明的學問,人學了哲學就應該明哲睿智,哲學包括世界觀與方法論。人們也認為佛教比哲學所包括的內涵更多,而佛學雖然也不以哲學自居,但佛學自然要談世界觀與方法論,而且佛家更重視的是方法論,所以佛家在談到佛教的時候,不是說佛學,而是說沸法,佛家談得最多的,就是佛法。佛法以法為重,以方法論為重,不是以世界觀為重。


佛家所建立的世界觀----五蘊皆空,其目的也是為方法論服務,為佛法服務----離相---遠離空空的五蘊五塵。既然五蘊皆空,人們對於現實中與思想中的各種相、各種事、各種物、各種情,執著而不離,又有何意義呢。佛家就是這樣通過建立這種世界觀來為節省人們的精神而服務,從而實現脫離苦難的目的。


同時,佛祖在宣講佛法時,常常是建立一種世界觀,然後很快又自己否定它,這種超高度的智慧,其用意也是讓人以離相為重,讓聞法的人們不要在乎世界的貌相與本相,人生苦短,要以脫離苦海為重,還是把射進自己的肉中的箭拔除要緊。一切以法為重點,以方法論為重點。


當然方法即然是成為了一種論,那肯定在人們的頭腦中也是一種相,所以佛家所說的離相,有很大一部分是強調“離法相”。所以佛家常說“法空”,方法也是空虛,不要執著於佛經中介紹的這樣那樣的法(佛法)。總之其目的不離開佛法的要點----節省精神、養足精神----這也天是透露了佛家的底蘊


佛法的一個特點是非常強調智慧,佛家認為人間的一切苦來源於無明---也就是來源於沒有智慧。所以佛法的一個中心就是智慧的養成,所謂的三無漏學之戒、定、慧,由戒生定,由定生慧,清而靜,靜而靈。這一點,與佛家的底蘊完全一致,因為智慧就是精神的作用,神與智是不可分離的,人們常說神智,人與動物的區別就在於神智,就在於文明,就在於智慧,人如果沒有文明、神智不清,那麽人與動物就沒有區別了。佛法所教導的養神益智,也是讓人與神靈與理智更靠近,讓人的性情離禽獸的性情更遠----從而更遠離苦。


佛法強調智慧,但佛法也並非不崇拜力,佛家常說法力無邊,佛經中有時也介紹說佛祖為了降服惡魔,常常顯出法力。既然佛家崇拜力,應該說佛家不應該不強調體力的,然而似乎在佛法中沒見過有強調體力的養護與身體的養護,而且很多高僧大德,學問很好,見解很深,但身體長得幹瘦,不如佛祖(那位釋伽族的王子)長得體壯如牛----在南傳佛教經典中,佛祖常被描繪成象一隻年輕的獅子,威儀四射,莊嚴非凡。實際上,喬答摩-悉達多在俗之時,在印度屬刹帝利階層,也就是武士階層,(古印度的種姓製度等級森嚴,有四個種姓-----婆羅門<祭司>、刹帝利<武士---雅利安人的軍事貴族>、吠舍<普通勞動者>和首陀羅<奴隸>,還有這四個種姓之外的人---賤民)。那位王子做為刹帝利的一員,其體質、體能、體力、直到體形,當然是健美壯碩,無可否認。


佛祖可謂是天生的壯士(壯碩之士),因此可能他在佛法中就沒談關於身體的養護與健壯體魄的養成,當然也有可能本人讀經不多,孤陋寡聞,佛祖說過了,我沒看到。但是,佛家第二十八代祖達摩禪師,卻非常重視體格的訓練,這位佛教大師在嵩山留下了舉世聞名萬世流芳的少林拳術,成為中華文化的一枝奇葩。這也說明佛家人士也注意到了這方麵的問題----體格壯碩對離苦(脫離人生之苦)的重要性。可惜的是,達摩佛祖的這一創舉沒有流傳到佛教中去,隻有少林禪寺一家傳承下來,即使達摩禪師的嫡係----中國禪宗,也沒有接下這一傳承。其它的佛家流派隻限於思想方麵、精神方麵與學問方麵的修習,以求離苦,甚至有的佛教人士強調人體是裝載靈魂的臭皮囊,是阿賴耶識(也就是藏傳佛教常說的中陰身)暫時借住的客棧裏的房子,不必好好維護,還是對精神方麵的修行要緊。我認為這有不妥之處,有違佛祖初衷----離苦。


不可否認,僅僅禪靜是可以帶來健康,百病不生,而且由禪靜帶來的靈敏,可以規避世俗中社會上襲來的危險(所謂的外辱)---可以避辱,從而不會有外辱帶來的人生痛苦。但是,同樣不可否認,各種體育運動與體能訓練,也可以帶來健康甚至強壯,眾所周知,有一個強有力的人,可以抵禦外辱,從而避免了因外辱而帶來的人生痛苦。脫離痛苦,對於佛家來說是最重要的事情。更何況,體格強健的人常常是精神飽滿,這一點不可否認。


另外,體格強壯,絕對是一種莊嚴之相。莊嚴之相總是讓人肅然起敬,而病歪歪的樣子,即使是大師,人們隻能是在曲曲折折中慢慢地對其起敬。無論哪個流派的佛教,都強調莊嚴(所謂的威儀),但強調莊嚴而不重視體格的培養,總是不妥。更何況,中國有句古話:止戈為武,體力壯不是為了在爭鬥中得贏,而是為了獲得和平,減少與避免眾生的痛苦,雖然按佛家所言,減少與避免痛苦的根本辦法是不要造孽,但體力不夠,不足以保家衛國保境安民,也是一種罪孽,如同法力不夠婆心不切而造成在有些情況下不能自救救生救世救苦。所以,從這方麵盾,也應該養護身體鍛煉身體以排除這種人生的罪孽。


而且,按佛家之言,身體強壯是一種福報。而有條件在現世揀起與養出這種福報,就應該揀起與養出這種福報,天之所予,不受有災,隻是不必貪著,就是好。《金剛經》中說,菩薩不受福德,其實是說菩薩不貪著福德,即是以福德為空。真實的情況是,菩薩可享用福德,但不必為此起貪著之心即可。


可見,佛家的底蘊,就是節省精神,養足精神,養足精神的途徑,就是在思想上保持清淨、省心而己,包括對體格培養的重視----身體強壯,則精神飽滿,而且俗話說,有最健康的身體,才有最健康的思維。


身體健康的本質也就是讓身體不受病菌病毒病魔的汙染,可見,為了健康,身體內外的清潔最為重要。也就是說,在身體上保持潔淨。


總之,佛家的底蘊,就是通過身與心的清淨,來節省精神,養足精神,從而脫離人生之苦。所以說:眾善奉行(因為可以帶來省勁省心),諸惡莫做(因為這對於今世來世而言,太費勁費心費神了),是諸佛教。看看這個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強調清潔,所有的宗教,就是在此相通,信也。


最博大精深的佛家道理,其實也是最平常的道理---養養神,省省心,氣定神閑,精神飽滿(包括進行Sport----sport的詞源是space,本意是休閑,空閑,是一種休息的方式,而不是勞命傷財地去爭冠軍,而是為了養身、養神,與佛理相通)。


虛雲大師曰:佛教,就是一個“歇”字。信也。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