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婁德玉 周偉
亞洲跳的最高的人:朱建華
有人說,越是名氣大的奧運選手越容易出現“克拉克現象”(“克拉克現象”是指優秀運動員在重大比賽中不能正常表現出所具有的競技能力)。幾乎每一屆奧運會上,都驗證了這一現象。20世紀80年代我國著名跳高運動員朱建華也陷入了這一怪圈中。在洛杉磯奧運會上,為什麽完全有能力奪冠的朱建華,最終卻敗給了自己?
中國跳高名將:朱建華
|
1983年是朱建華運動生涯中值得紀念的一年,對於中國體育界來說,也是令人振奮的一年。6月11日,朱建華在北京有力的一跳,征服了2.37米的高度,改寫了男子跳高的世界紀錄。時隔3個月後,在金秋九月,這位身材頎長的年輕人,在上海越過了2.38米,把自己保持的世界紀錄又提高了一步,在短短的3個月內兩次打破世界紀錄,這在世界田徑史上是罕見的。在1983年世界男子跳高前10個好成績中,朱建華就占了3個,朱建華的成就使世界體壇為之震驚,許多國家都將朱建華評選為1983年世界最佳運動員。
在朱建華的生活裏,有十多個春秋是在橫杆前度過的。10歲那年,當他還是個孩子時,他的教練胡鴻飛,把他領進了這塊使其天賦得以發揮的天地。在胡鴻飛的指導下,經過刻苦訓練,朱建華一步步攀向世界高峰。1976年13歲的朱建華跳過1.66米,獲得全國少年乙組冠軍。1979年,他躍過2.05米,打破全國少年紀錄。1981年,他在日本東京飛過2.30米,刷新了沉睡十年的亞洲紀錄,跨入世界先進水平的行列。1982年,他又接連三次創造了新成績,在印度舉行的第九屆亞運會上跳過了2.33米的橫杆,名列這一年世界跳高精英榜首。1983年,朱建華繼鄭鳳榮、倪誌欽之後,在世界跳高紀錄的名人榜上寫下了第三個中國人的名字。
身高1.93米的朱建華在長期的訓練中形成了“三快”的技術風格,即助跑快、起跳快、過杆快。他曾五次被國外體育報刊、雜誌評選為1983年度“世界最佳運動員”。1982年—1984年連續三年獲國家體委頒發的“體育運動榮譽獎章”,三次評選為“全國十佳運動員”。
1984年,中國首次參加洛杉磯奧運會,賽前國人都認為他能夠奪得金牌,在1983年6月到1984年6月整整一年時間裏,朱建華令人難以置信地三次打破跳高世界紀錄。洛杉磯奧運會男子跳高冠軍成績是2.35米,跟朱建華保持的2.39米的世界紀錄有相當差距——即使在20年後的雅典奧運會,男子跳高冠軍也隻跳過2.36米,但朱建華當年隻跳過了2.31米。最後,他隻奪得跳高銅牌。
朱建華沒有獲得金牌的主要原因,是明顯缺乏參加世界級比賽的經驗和正常心態,心理壓力太大,導致發揮失常。身懷絕技,卻因“心魔”自己打敗自己,確實是一大悲劇。
當他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上未如國人所願獲得金牌後,悲劇也就自然開始了。朱建華是以悲劇的方式結束運動生涯的,在他告別體壇時,人們更多地認為他是一個失敗者。他沒有獲得過今天劉翔這樣多的獎金和讚助,這樣的包裝和頌揚。很少有人意識到,在劉翔2004年奪取雅典奧運會冠軍前,朱建華在洛杉磯奧運會上贏得的跳高銅牌,是中國男子運動員獲得的唯一奧運田徑獎牌。
現在,朱建華的名字已經很少聽到,但他創造的前世界紀錄,猶如一座豐碑,在可以預見的將來巋然不動,矗立於中國田徑人的麵前。直到現在,依然沒有一個亞洲人跳得比他更高。
坦然麵對媒體壓力
哲人說,悲劇有兩種:一是性格悲劇,一是時代悲劇。如果說這僅僅是朱建華的個人性格悲劇,對他是不大公平的。
在朱建華做運動員的年代,他們最讓國人羨慕的,是出國機會。在一種極度封閉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朱建華,雖然天賦過人,訓練水平也達到了世界一流高度,但是有些方麵是無法在封閉環境下獲得的——比如頻繁的國際大賽經驗。
跟朱建華相比,在歐美選手獨占優勢的男子短距離項目上取得突破的劉翔,身體素質並不是太占優勢,但他是中國田徑界有史以來出國參賽次數最多的運動員,僅僅在2003年,他就出國參加了20場比賽,跑了35槍。
中國跨欄名將:劉翔
|
劉翔的教練孫海平,是一個學者型教練,曾到美國學習。後來,他又帶著劉翔出去,一站一站地打比賽,一站一站地磨礪,一站一站地走向今天。劉翔回憶說,自己第一次出國參賽時,心裏也在打鼓。
正是頻繁的出國比賽,讓他增長了見識,找到了自己的差距,更重要的,是磨煉出了超人的比賽能力;同時也開闊了教練的眼界,使他思考如何吸收更先進的訓練手段。
2005年朱建華曾在一個場合忠告劉翔:要學會抗幹擾。他坦承當年媒體的炒作給他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導致沒有拿到金牌。如今,媒體發達程度哪是20年前可以相比,但劉翔生逢其時,並沒有重蹈覆轍。
巧合的是,劉翔與朱建華同是上海人,參加奧運會時都是21歲,但他們之間相隔了20年。朱建華是20世紀80年代的劉翔,那個曾給國人帶來驚喜的體壇明星。如今的朱建華隻是一個普通的商人,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即將到來的時刻,我們真的應該給予他應當享受的並已遲到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