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文章,作者不詳,不代表本人觀點。 —— Do_u_read?
劉鄧挺進大別山,是毛澤東在解放戰爭中的一個敗筆,但因為解放戰爭的迅速勝利,現在居然被看成毛澤東戰略反攻的序幕,是一個英明成功的戰略舉措。例如,他孫子的博士論文就認為“解放戰爭時期,我軍由戰略防禦轉為戰略進攻,總兵力上還處於劣勢,然而,我軍卻能抓住有利時機,發起並發展進攻,這在軍事史上是一個奇跡。如劉鄧大軍千裏躍進大別山”。但如果認真分析起來,這不過是個被遼沈戰役勝利掩蓋起來的一個敗筆。
戰爭的目的是保存自己消滅敵人,評價一個戰略或戰役行動的標準隻能是是否有達到了消滅敵人和保存或發展自己的目的。劉鄧所部南下大別山和基本同時進行的陳粟“七月分兵”都是雖然調動了敵人,但是都沒有消滅敵人或消滅的敵人還抵不上自己付出的傷亡和代價,同時根據地也遭到敵人的破壞,顯然是個失敗的戰略行動。
有人爭辯,毛澤東要中原,華東兩大野戰軍出擊外線的原因是我軍內線已經不能再殲敵。我軍真的到了內線已經完全無可能殲敵的情形? 關內國軍總數似乎不少,但由於深入解放區後分兵把守,其機動兵力其實總共隻有大約40個旅25萬人左右。 1947年6月,由於國民黨軍主力去山東“重點進攻”,劉鄧的魯西南戰役揀到不少便宜,日子還是比較好過的,此時如果乘勝配合陳粟打一二個勝仗,南線戰場的就可以發生逆轉。至47年5月,劉鄧所部共42萬,力量不算小。當時華東解放軍地方加野戰部隊至少有60萬,由於我軍是內線作戰,兩軍的機動兵力至少有40萬,也就是說,關內敵我機動兵力對比是20萬對40萬,我軍兵力有優勢。此前,國軍全麵進攻,機動兵力比較分散,我軍已經大量殲敵(華東的宿北,魯南,萊蕪),劉鄧乘敵人去重點進攻山東打的魯西南戰役更是如入無人之竟,這已經與一年後我軍打洛陽,打開封類似,戰爭實際已經到了一個轉折的時刻。陳粟當時也認為隻要再消滅一個硬核桃或二個爛葡萄,華東就可以粉碎敵人的重點進攻。如果從更大範圍看,這將不僅是華東,而是整個關內戰場的轉折。如果此時劉鄧、陳謝、陳粟三個方麵能進行戰役配合,以機動兵力40萬對20萬兵力優勢,加上此時敵人基本以一個整編師為作戰單位(直到豫東戰役,我軍都可以每次殲滅一個整編師)。打一二個勝仗,戰局就可能逆轉,老蔣就要崩潰,我軍就此直接轉入戰略進攻或戰略決戰並非不可能。
“往往有這種情況,有利情況的出現和主動的恢複,來源於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就在此關鍵時刻,我軍沒有再努力堅持一下。在接到毛澤東南下的意見後,最初劉鄧還致電軍委,強調因南渡連續作戰,損耗甚大,傷亡約1.3萬,炮彈消耗殆盡,新兵沒有來源,俘虜至少需20天教育爭取後方可補充,以補足傷亡;…當前敵人現有17個旅,除整編第四十師外,戰鬥力均不強,山東敵人又難西調,仍有內線殲敵機會,故積極作南進準備立即休整半個月,第一步依托豫皖蘇,保持後方接…”,其要旨是一當麵之敵不強,內線仍有機會;二可以豫皖蘇為基地,再跳躍發展。第二天,毛澤東電複同意劉鄧休整半個月和依托豫皖蘇的計劃,兩個月後看清楚,或有依托地逐步向南發展,或直出大別山。雖然毛澤東在電報中告之“現陝北情況甚為困難(已麵告陳賡)”,並指出“如陳、謝及劉、鄧不能在兩個月內以自己有效行動調動胡軍一部協助陝北打開局麵,致陝北不能支持,則兩個月後胡軍主力可能東調,你們困難亦將增加”,但並沒有催促和命令劉鄧立即出動,相反認同了劉鄧在目前情況下休整並依托豫皖蘇的計劃,並且將躍進大別山的時間推遲至兩個月後,並沒有催促和命令劉鄧立即出動。如果在此期間劉鄧真的配合陳粟打幾個勝仗,戰場形勢就可能出現大的變化,就不用再去大別山了。可是劉鄧拿著毛澤東的意見當命令執行,急挺大別山,導致我軍力量的分散,劉鄧、陳謝、陳粟三個方麵不能進行戰役配合,失去了打大殲滅戰的機會。由於我軍分成三路(實際是四路,華野也分成內線外線2路),給了敵人各個擊破的機會。老蔣先集中24個整編師45萬部隊(其中機動兵力隻有約25萬人+加華東國軍地方部隊)重點進攻山東,大敗華野後,國軍在膠東最後隻留一個整編師(頑8軍)對付華東4個縱隊,用10個旅鉗製外縣的陳粟8個縱隊,集中33個旅去對付大別山的劉鄧,結果又重創中野。也就是說,挺進大別山的結果不僅使我軍失去了打大殲滅戰的機會,而且還使我兩大野戰軍都遭到比較嚴重的損失。
有人爭辯說,躍進大別山好處是不使根據地的資源耗盡,但結果是山東的丟了根據地,根據地的幹部群眾被屠殺數萬,這和資源耗盡又有什麽區別?而晉冀魯豫根據地仍然要接濟劉鄧躍進後的人財物力,又承擔了華野外線兵團和徐向前部的物質供應,晉冀魯豫的負擔不僅未能減輕反增加了。中野、華野一個時期殲滅戰數量和質量的下降,對於整補速度慢但又有一定整補能力的國民黨軍隊顯然是求之不得。
劉鄧在大別山搞了一段土改,應該算失敗了,直到淮海戰役時,大別山地區的政權建設也不算成功。現在實際看到的劉鄧躍進大別山的好處就是牽製了敵人一部分兵力,幫助華野擺脫了困境。但如果不分兵,三軍配合,華野未必會打那麽多敗仗,也就沒有什麽困境需要二野挺進大別山才來幫助擺脫了.利弊相抵,弊大於利。
一年後進行戰略決戰,其實關內敵我力量對比變化並沒有發生大的變化。敵人並沒有明顯減弱,其機動力量甚至還加強了(主要是通過收縮地方防禦力量形成的),敵人遭到削弱的主要是地方防守部隊。我軍機動力量甚至有所削弱(主要是劉鄧,陳粟經過休整力量得到恢複)。如果說一年前我兩大野戰軍聯合作戰對敵人機動部隊還有兵力優勢的話,那麽一年後如果雙方的機動兵力再集中在一起,我軍反而沒有這樣的優勢了。但為什麽最後華東戰略決戰,我軍卻取得了勝利?
淮海戰略決戰勝利的第一個條件是關內國軍的機動力量的分散。此前關內國軍雖然兵力空虛,但集中機動兵力各個擊破,先後重創了華野和中野,戰略上是成功的。但到戰略決戰時,國軍機動力量卻被分散了。戰略決戰時,華東的國軍主力隻有第5軍,一度在華東的桂係主力“鋼7軍”和整編11師均不在華東(戰役進行後整編11師才在白的拖延下姍姍而來)。有人把關內戰略決戰勝利的原因歸結與劉鄧挺進大別山,因為劉鄧挺進大別山分散了關內國軍的機動力量,為戰略決戰創造了條件。這個說法很牽強。因為國軍既然可以跟隨劉鄧到大別山,也可以再次跟隨劉鄧到華東。實際上,老蔣也很想把到大別山的國軍再集中到華東與共軍決戰,並有意任命白崇熙統帥華東國軍,但此時桂係卻不聽調遣。造成桂係不再把部隊派到華東的直接原因是遼沈戰役的勝利動搖了蔣介石的統治能力,桂係想乘火打劫篡奪國民黨的領導權,樂於看到老蔣力量的削弱,以逼迫蔣下台。因此,華東我軍取勝的戰略條件是來源於遼沈戰役的勝利對敵人的分化作用,而不是挺進大別山。
在華東戰略決戰成功的另一個原因是共軍華東中原兩大野戰軍聯合作戰,但兩大野戰軍的聯合作戰並不是毛澤東或我軍其他將領的主動行為,而是劉鄧在大別山實在呆不下去,請求退出大別山。陳鄧在出了大別山後又鬼使神差的靠近了華東。同時,粟裕又磨磨蹭蹭的沒有按毛澤東的要求分兵去江南,這才使兩大野戰軍有了聯合作戰的可能。
華東決戰共軍勝利的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遼沈戰役共軍的徹底勝利對雙方的士氣產生了巨大影響。美國人當時的評論是:“國民黨在東北的失敗決定了國民黨在大陸的命運”。杜聿明當時認為“東北共軍即將入關,關外共軍的戰略戰術和戰力是關內共軍無法比擬的,從理論上說,共產黨將在一年內奪取全國政權”。毛澤東在遼沈戰役剛剛結束時(此時淮海戰役還沒有打)指出:“原來預計從1946年7月算起,大約需要五年左右時間從根本上打倒國民黨反動政府,現在看來,隻需從1948年11月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時間,就能夠實現了”。粟大將說:淮海戰役“演變為南線決戰的第二個重要條件是遼沈戰役的勝利結束,沒有遼沈戰役的勝利,我們也不敢下那樣的決心。”打仗要靠士氣,沒有士氣的部隊還不如一群鴨子難對付。這士氣的此消彼漲也是遼沈戰役勝利導致的結果,杜聿明在回答不明真相的外國人為什麽淮海戰役他打了敗仗的時候說:“因為我的士兵都跑到共軍那裏去了”。陳毅說:“淮海戰役是山東人民用小車推出來的”。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地下黨紛紛戰場起義都與遼沈戰役共軍的勝利所造成的大趨勢有關,這叫牆倒眾人推,或叫兵敗如山倒。
因此,劉鄧挺進大別山,隻是個被遼沈戰役勝利掩蓋起來的一個敗筆,決不是戰略反攻的序幕,更談不上是一個軍事史上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