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二戰未解之謎】瑞士:希特勒的下一個進攻目標

(2007-10-26 09:04:39) 下一個

  1941年7月中旬,瑞士情報機構的領導人瑞哥·梅森(Roger Masson)上校陷入深深的憂慮之中。梅森上校已經70歲高齡了,但他的精力還是非常充沛。他剛從A-1小組得到情報,希特勒在控製了整個西歐以後,已經打算進攻瑞士這個中立的小國了。

  瑞哥·梅森關於德軍高層的情報是從羅德夫·羅斯勒那裏得到的。羅斯勒是一個堅定的反納粹主義者,他在盧塞恩開了一家書店作為從事情報工作的掩護。早些年還在德國的時候,羅斯勒就結識了一批德軍高級將領,並和他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長期以來,這些軍官冒著生命危險,向移居到瑞士的羅斯勒提供絕密情報。這些軍官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在自己的祖國鏟除希特勒和納粹主義。

  梅森上校在接到這些讓人擔憂的情報後,命令他的部下(他們長期以來一直潛伏在德國南部)搜集任何關於德軍部署的消息。反饋回來的信息表明,德軍有6個師,其中2個是山地師,已經部署在瑞士邊界,準備發動進攻。

  實際上,希特勒的反情報機構已經為進攻瑞士做準備有一段時間了。在瑞士,每平方公裏上的德國間諜數目遠比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間諜數目多得多。一個被稱為福蘭克大叔的人掌管德國在瑞士的間諜網,他派遣了1000多名間諜潛入到瑞士的工業界及政治領域。另外一個德國反情報機構的頭目弗雷茨·海蘭德(Fritz Heiland)給這些間諜配備了金錢、假身份證明、電台以及照相機等。

  當這次行動變得更為現實的時候,海因裏奇·希姆萊(Heinrich Himmler)的蓋世太保被調集了過來。他們的任務是挑起事端,為德國入侵這個中立的小國家找到口實。

  1940年6月,也就是大間諜羅德夫·羅斯勒向瑞士發出警報的前一個月,一個瑞士鐵路工人正在開往蘇黎世的火車上查票。在一個叫威恩費登的地方有10個人登上了火車,他們分兩個車廂就座。就在一瞥之間,目光犀利的鐵路工人發現了可疑之處:這10個人都拿著同樣的褐色帆布包。

  這10個人也都盯著鐵路工人看。突然,好像得到了暗示,這些人在一個小站飛快地下了車。在下一站,工人將自己的疑慮報告了警察。

  梅森上校立即組織警察進行嚴密的搜尋。兩天以後,帶同樣褐色帆布包的9個人被抓了起來,有7個是德國人,2個是瑞士人。每人兜裏都有500法國法郎(合115美元),帆布包裏有6磅炸藥,有手槍、幾百發子彈和各種匕首。

  在嚴厲的詢問下,9個人中有一個招認,這個小組是專門來瑞士搞破壞的,主要目標是炸毀設在奧特福的瑞士軍隊的火藥庫以及在斯普瑞特、比萊、盧塞恩和培耶來的瑞士空軍的機場跑道。

  3個月以後,1940年9月4日的淩晨,一輛有紅十字標記的汽車停在了瑞士的一座公路鐵路架橋下,橋上是安內斯——拉瑞鐵路,這條鐵路穿過一個深深的峽穀。一些人從車上跳下來,鑽到車廂裏的篷布底下忙活起來。

  與此同時,另外幾個人在橋墩下埋下了200鎊TNT炸藥,然後汽車開走了。3個小時以後,一聲巨響,整座橋被炸塌,掉進了峽穀。這座橋是瑞士軍隊反擊敵人時的必經之路。

  作為間諜行動的一項成果,德國人就瑞士這樣一個相當於馬薩諸塞、康涅迪格和羅得島(美國的三個比較小的州——譯者注)大小的彈丸之地編寫了一本長達85頁的冊子,命名為“瑞士軍隊手冊”。如果希特勒不打算進攻這個人口不到500萬的小國,他就不會花那麽多時間和金錢去做這樣的事。

  到1941年,德國間諜機構對瑞士一直實施人海戰術,每失蹤一個德國間諜(梅森上校和他的同事逮捕了許多),就至少有5個間諜來代替他。那麽多的德國人住在瑞士,以致瑞士有了國中之國。

  巴塞爾這個連接瑞士、法國和德國的國際性城市成了納粹間諜滲透到瑞士聯邦的跳板。許多德國間諜化裝成鐵路工人混過邊界,潛入到瑞士。兩個瑞士反間諜人員在巴塞爾車站連著待了三個晚上,竟然數出了348個認識的德國間諜,他們靜靜地坐在那裏等候合適的時機潛入瑞士。

  這就是1941年7月中旬的情況,德軍的6個精銳師虎視眈眈地駐紮在瑞士北部邊界,同時,滲透、破壞和顛覆活動層出不窮。很明顯,所有這些都是為大規模進攻做準備。為什麽希特勒沒有像消滅丹麥、挪威、盧森堡、荷蘭和比利時這些小國那樣發出進攻的命令呢?

  也許是一個月以前發動的對蘇聯的戰爭使希特勒舍不得將6個師和大量的作戰飛機耗費在瑞士這樣的小國。不過,瑞士能夠免於納粹這架戰爭機器的蹂躪確實是一個不解之謎。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