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佛看世界

大千世界,趣聞橫生,細細品嚐,回味無窮。
個人資料
雕塑佛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平津戰役的謀略交鋒:謀定而後戰

(2011-05-17 14:03:07) 下一個


1948 年底到1949年初,曆時64天的平津戰役消滅了國民黨在華北的最後一個機動兵團。除歸綏(今呼和浩特)、太原和新鄉等少數幾個孤立據點,包括曆史古都北平在內的整個華北得以解放。與此前遼沈和淮海戰役不同的是,平津戰役是解放軍在總兵力和兵器都占絕對優勢下的一戰。由此對於華北國民黨重兵集團,毛澤東最緊迫的問題並不在能否戰勝,而是如何將敵軍桎梏於華北,避免其撤逃,然後以最迅速、徹底、最小的傷亡和破壞將其全殲,從而加速全國解放進程。 

主筆◎蔡偉  

蔣介石接受棄撤擇守

對於華北這個自古必爭要地,1948年末的蔣介石在守和撤中猶豫不決。國民黨華北“剿總”司令傅作義同樣如此,他猶豫的不僅是守和撤,更主要的是戰還是和;如戰而不勝,則該向何地撤。 

1948 年11月,遼沈戰役剛落幕,數十萬國民黨精銳部隊幾乎被林彪的四野消滅殆盡。從路過北平的前東北“剿總”副司令杜聿明那裏,傅作義得知,林彪大軍已高達百萬(此後入關實際作戰部隊為83萬左右),隨時可能入關。四野的裝備遠超過其他共產黨部隊,不但擁有包括重炮在內的數千門火炮,還有裝甲部隊。杜聿明告訴傅作義,共產黨統一中國的計劃將在一年內實現。 

傅作義和杜聿明談話是1948年11月9日,此時淮海戰役剛開始3天。5天後,毛澤東以新華社評論員的名義寫了《中國軍事形勢的重大變化》,在文章中證實了杜聿明的判斷。毛澤東表示,共產黨隻需要再有一年左右時間,就可能將國民黨政府從根本上打倒。 

華北的前途可謂過於一目了然,此時即便是蔣介石,也放棄了一直以來寸土不能失的偏執。在11月4日南京召開的國民黨高級軍事會議上,蔣介石曾對前來參加會議的傅作義建議,如果不能確保固守京津塘,則可以從海路退守到江南。 

“三十六計,走為上”,這也是剛經曆了東北之失的杜聿明的意見。杜聿明和傅作義不同,他是個職業軍人,他犀利地洞悉到傅作義猶豫所在,建議也更明確。杜聿明對傅作義指出,雖然華北國民黨軍有兩條退路,但退守傅作義起家的老巢綏遠是一條絕路。隻有守住天津、塘沽的出海口,伺機撤退到南方才有一線希望。 

但傅作義對此卻並沒有表態,因為此前他對蔣介石的表態和杜聿明撤退的建議正好相反。在南京的國民黨高層會議上,麵對蔣介石詢問是否應該撤軍的建議,傅作義公開表示要堅守華北。他的理由似乎無法辯駁:輕易放棄華北,不但難於對國民解釋,也容易導致整個戰局崩潰。 

以傅作義過人的軍事素養,這個堅守華北的戰略實在缺乏邏輯。蔣介石本來也認為,華北50多萬部隊,無論如何抵擋不住東北和華北100多萬野戰軍的夾攻,即便是單獨對付四野的百萬大軍也是螳臂當車,但傅作義卻輕易說服了蔣介石。 

表麵上看,似乎是傅作義的“盛名”和“決心”給蔣介石帶來了新的幻想。傅作義之所以成為民國名將,聲名鵲起於民國初年作為閻錫山部將與張作霖部在河北涿州一戰。當時傅作義困守張作霖腹地涿州孤城3個月,張學良親率大軍百般圍攻竟無可奈何,最終不得不與之談判議和。涿州一戰讓傅作義成為“守城名將”,此時他作為蔣介石任命的華北“剿總”司令,不但統帥著自己的綏遠老部隊,還控製著留在華北的20多萬國民黨中央軍,加上各種保安部隊,總兵力有55萬之多。傅作義信誓旦旦,京津塘一帶,他至少能堅守半年。 

1948年9月東北國民黨軍行將敗亡時,蔣介石曾在北平圓恩寺行邸召見東北“剿總”司令衛立煌、副總司令杜聿明和傅作義等。當時在對東北局勢的判斷中,因杜聿明觀點與其相左,蔣介石一時無法判斷,遂問傅作義。傅作義當時表示:“我對東北的情況不太了解,但有一句古話,‘上下同欲者勝’,可供參考。”當時蔣介石最終相信了身處華北其境的傅作義,決定棄撤擇守。 

將帥貌合神離 

顯然,當時對於國民黨集團來說,讓華北傅作義部撤退江南是一個正確的戰略。 

東北失守,淮海鏖戰,此時缺兵少將的蔣介石能調動的機動兵力隻有西北和華北。可一旦將西北胡宗南部撤離,則川陝門戶洞開,解放軍將長驅直入四川腹地,包抄國民黨的西南大後方。華北無力防衛的現狀反倒是清清楚楚,如果此時將華北國民黨數十萬主力撤退到南方,退可挽救一支機動大軍,進或可支援淮海戰場,將杜聿明集團從羅網中解救;或可直接拱衛南京,強化長江防線,伺機卷土重來。 

但傅作義至少可以堅守半年的保證激發了蔣介石的幻想,他認為,如果傅作義再當一次守城良將,不但可以遲滯四野南下,避免華北不戰而失,也能給他在江南訓練新的部隊贏得時間。甚至萬一這幾十萬部隊最終被消滅,隻要能為他贏得半年時間,以時間換空間和實力也值得。更何況如果更走運,國民黨軍隊在淮海獲勝,則更可鞏固江淮的局勢,與華北連成一片。 

蔣介石沒想到的是,傅作義堅守平津不過是幌子,避免去江南才是最深層目的。雖然是蔣介石任命的華北軍政最高統帥,傅作義同時也是一位地方實權人物。他起家於綏遠,部下也都是綏遠人。一旦脫離根本,不但以後控製部隊是個大問題,最終結果也隻能是被蔣介石吞並。無論如何權衡,蔣介石提議放棄平津撤退江南的一步是他最要避免的結果。 

軍事上傅作義並沒有絲毫放鬆。他征調大量民工,開始按照給蔣介石提出的設想興建京津塘防禦圈。對於如何堅守華北,傅作義讓參謀長李世傑策劃了具體作戰方案。李世傑等幕僚最終提供了三個方案:其一是適時放棄河北、熱河和察哈爾三省,全軍轉至綏遠省附近以便控製西北,邊休養生息邊準備後戰。其二是適時放棄承德、張家口、保定等各大城市,以一部兵力暫控北平,主力集中在天津、塘沽地區,控製華北的出海口,相機行事。第三個方案是必要時將傅作義的嫡係轉入綏遠省境,而將華北的中央軍集中到天津、塘沽地區,分頭守備。 

第三個方案因為分散兵力迅速被傅作義否定,而前兩個方案,核心是分別控製東西從海上和綏遠的退路。對此傅作義卻一直遲疑不決。綏遠雖是傅作義起家之地,根基牢靠,但卻失之地廣人稀,民窮地瘠,容納不了太多軍隊,未來生存空間不大。對此杜聿明早就提醒過他。第二個方案則要放棄華北南撤,最終可能失去兵權,就此被架空。最終傅作義隻確定了一個大致方針,即暫守平津,保持海口,擴充實力,確保平綏線,以觀時局變化。至於未來是打、是走還是談,他其實並無明確態度。 

傅作義麾下華北50多萬國民黨部隊,除了一個軍3個師約4萬人在歸綏駐守,1個師1萬多人在大同,其餘主力共4個兵團、12個軍、42個師,分別布防在東起山海關,西到張家口的500公裏狹長地帶。這些部隊中,有17個師屬於傅作義的部隊,其餘25個師屬於蔣介石的中央軍,後者主要在北平和天津一線。這個奇怪的一字長蛇陣且不說布防是否合理,僅從兵力上就有些捉襟見肘。不過,這個部署其實正體現了傅作義當時的猶豫。他的意圖是,將國民黨中央軍主力部署在京津塘一帶,一方麵讓蔣介石的嫡係抵擋第一波從山海關來的四野部隊。一旦堅守不住,也可以讓這些中央軍從塘沽海運撤退。至於傅作義自己嫡係的綏遠部隊,則被部署在從北平到張家口、綏遠的往西一線。如果平津動搖,他則向西撤退到綏遠和河套一帶。這才是傅作義真正的底牌。

傅作義的政治錯覺
 

華北守軍看似有兩條退路,如此實質隻有向綏遠撤退一途。可杜聿明曾提醒傅作義,共產黨不是日本人,共產黨早晚要統一全國。既然共產黨大軍遲早要向西追擊,屆時從綏遠、河套又能再退往哪裏?如此堅守平津的戰略,不是從一開始就是錯誤? 

照此推算,傅作義其實隻有兩種命運——撤向江南,被蔣介石奪去兵權;或者逃亡綏遠,最終也免不了被消滅。但傅作義的最終選擇自有他的理由,當時他就試圖在堅守平津的過程中,暗中與共產黨展開和談。 

東北國民黨部隊崩潰後,國民黨內部最早公開提出和談的,是國民黨內公認為最具軍事天賦的白崇禧。稍有軍事眼光的人都看得清楚,軍事上國民黨已經無力抵抗共產黨的攻勢了。白崇禧建議,趁國民黨還暫時占據大半個中國,軍事上還有幾百萬軍隊,以此為資本和共產黨和談,如此尚可能建立聯合政府,或者幹脆劃江而治,沒準能保有半壁江山。 

傅作義和白崇禧都是國民黨軍內最有天賦的名將,政治上同為實力派軍閥,政治眼光也頗有相同處。白崇禧從自身考慮,和談不但比軍事抵抗有前途,也能提高自己的地位,讓軍事、政治、經濟乃至外交上都已經喪失人心的蔣介石下野,自己或可取而代之。從政治構想上,傅作義雖然沒有白崇禧那樣大的野心,但他的政治思維和白崇禧大體是一個思路,即在自己擁有相當軍事實力和底盤的前提下議和,力爭成立聯合政府,繼續擁兵一方,保全實力。 

傅、白二人試圖和談成立聯合政府的前提基礎,其實都源自毛澤東的《論聯合政府》。傅作義知道自己抵抗不了共產黨的軍力,但多年戎馬生涯讓他自負地認為,自己的部隊也不至於一戰即潰。如果在做好堅守準備前提下,他希望能按毛澤東在《論聯合政府》中的建議,以冀、察、綏三省實力派的資格,與共產黨、國民黨組織聯合政府。其核心內容,就是保留自己的軍隊,在“聯合政府”的名義下繼續高度自治。 

可惜白、傅二人雖然精通軍事,政治意識卻依舊停留在軍閥割據時代,而軍閥正是近代中國戰亂不斷的根本原因,也是共產黨著力要徹底鏟除的曆史頑疾。建立聯合政府的提議者雖然是毛澤東,但那是1945年的背景,當時共產黨軍隊處於國民黨軍隊的全麵圍剿之下,實力尚弱。如今3年過去,時局即將是“天翻地覆慨而慷”,傅作義卻沒能參透本質。 

他所有的軍事戰略部署都是在這個政治幻覺前提下完成的。另一方麵,蔣介石和傅作義試圖堅守華北半年的軍事前提,又寄希望於林彪的大軍在遼沈戰役後3~4個月才能入關。因為傅作義需要這4個月的關鍵時間經營京津塘防禦圈。在他看來,隻有建成強大的防禦工事,具備堅守半年的實力,才是以抗促和的根本。 

提前入關的決策 

對於華北,毛澤東同樣想得很多,但他心裏又不止華北。1948年11月遼沈戰役剛結束,規模更加龐大的淮海戰役在他的策劃指揮下,已經於11月8日開始。在決定國共命運的淮海決戰關頭,一時閑下來的林彪百萬大軍何時調用、如何調用,成為毛澤東思考的關鍵問題之一。 

毛澤東要在淮海戰役一舉殲滅國民黨在南方的最後一個重兵集團,但此時的淮海戰場,粟裕、陳毅的第三野戰軍和劉伯承、鄧小平的第二野戰軍總數加起來,還略少於國民黨總兵力。此時雖有林彪的百萬大軍可以機動調用,但大軍遠在東北,毛澤東沒有國民黨那樣的海空軍可以將其直接調往淮海戰場。 

如果此時讓林彪大軍南下,決心“堅守”華北的傅作義仍可能在四野兵威之下,學杜聿明來個敦刻爾克式的南撤。這幾十萬國民黨軍一旦突然運抵淮海戰場,不但淮海局麵危急,至少國民黨將突然擁有數十萬兵力拱衛長江防線。這是毛澤東最不願意看到的局麵。 

毛澤東的戰略,是要將國民黨所有精銳全部消滅在長江以北。在淮海戰場,粟裕等將領已經把蔣介石最後一支精銳的機動兵團黏住了。對於華北,毛澤東首先也要把傅作義黏在那裏,不使其南下。其次則要避免傅作義部因恐慌而向西撤退,力爭將其滯留在平津一帶,然後分割包圍,集中殲滅。 

“用兵之害,猶豫最大,三軍之災,生於狐疑。”雖然作戰方案有二,傅作義卻在大戰在即時遲遲拿不定主意,他所有的部署和猶豫幾乎都被共產黨所掌控。這不僅因為他女兒是共產黨,被稱為他“左膀右臂”的上校秘書閻又文,其實是隱蔽北平多年的共產黨情報人員,負責起草傅作義的各種重要電報、文件及講稿。於是從解放戰爭初期開始,傅作義的軍事實力、作戰意圖,甚至傅作義和蔣介石之間的矛盾,對共產黨而言幾乎都是透明的。 

在中央情報部部長李克農的安排下,閻又文此後被直接劃歸中共中央情報部。1948年10月林彪大軍入關前,閻又文在一個多星期內就把傅作義堅守華北的部署詳情傳遞給了中央軍委。遼沈戰役結束後,共產黨中央再次接到閻又文的情報,得知李世傑為傅作義製定的作戰計劃中,可能西撤綏遠,或由天津、塘沽南下。 

此時華北並不是沒有共產黨部隊。1948年在華北解放軍華北野戰軍3個兵團,徐向前兵團正包圍閻錫山的太原,楊成武兵團在圍攻傅作義固守的歸綏,另一個機動兵團在太行山一帶。不過從兵力上,華北野戰軍尚無力消滅傅作義部,也很難阻止它向任何一個方向撤退。為了主動將傅作義部控製在華北平津一帶,毛澤東必須迅速調用四野這個關鍵棋子。 

從平津戰局中毛澤東的決策看,閻又文的情報成為毛澤東對平津戰役一係列決策中的關鍵。在得知傅作義仍可能逃跑後,毛澤東最終決心讓四野結束休整,提前入關,發動平津戰役。他必須讓四野切斷傅軍東西兩個方向的退路,確保全殲華北國民黨軍於京津塘地區。 

平津戰役在天津被俘的國民黨天津警備司令陳長捷曾表示,沒有料到共產黨出兵如此神速。陳長捷說,由於大戰後要補充傷亡人員和後勤,按國民黨軍的常規判斷,遼沈戰役後四野至少需要三四個月方才入關。為此,國民黨空軍此前在長城喜峰口附近發現四野南下的跡象,卻被國民黨軍高層忽略為零星部隊。 

麵對隨時可能撤退的傅作義,毛澤東甚至製定出了兩個出兵時間點。其一是東北野戰軍在遼沈戰役結束的當月25日,即休整兩周即提前入關。其二,無論華北國民黨軍如何調動,都休整到12月25日入關。作為統帥的毛澤東自然知道東北野戰軍大戰後的困難,四野雖然消滅了整個東北國民黨軍,繳獲豐富,實力迅速壯大,但大戰剛結束,新兵尚未補充,俘虜尚未消化。東北的軍事勝利,土改功不可沒。但隨著東北戰事結束,許多東北籍士兵卻因為家鄉開始分田分地而軍心有所動搖。不少人因為戰事結束而不願離開家鄉,甚至出現勝利後一些戰士逃離部隊的現象。從東北野戰軍看,對部隊進行休整是當務之急。但對於力圖盡早殲滅國民黨所有機動兵力的毛澤東,東北野戰軍南下則越快越好。 

毛澤東本來還是將兩個出兵時間的選擇權留給了東北野戰軍總部領導,但又一個臨時的情報徹底改變了他的決心:傅作義正試圖與共產黨方麵和談。 

這個消息是被傅作義早已秘密加入共產黨的女兒通過北平城內的共產黨人傳出的,大軍尚未出動,對方主將卻試圖暗地和談。在毛澤東看來,如此華北國民黨50多萬大軍很可能從內部就分化了一半。如果要把戰機變為戰果,必須要依靠軍事上的壓迫,而不是在等待中幻想,而且如果此時中央軍發現傅作義試圖和談,很可能迅速放棄抵抗南逃。 

毛澤東於是迅速一改此前的出兵方案,在11月18日再次發電報給東北野戰軍,命令東北野戰軍各部隊至少在一兩天內就完成出發準備。具體在11月21日或者22日出發,以最快速度包圍部署在天津、唐山和塘沽的國民黨中央軍。 


平津戰場的取舍騰挪
 

宋代著名棋手劉仲甫在《棋訣》中說:“取舍者,棋之大計”,“取舍不明,患將及矣”。毛澤東構想的平津戰役,首要任務是避免華北國民黨軍從海路南撤,其次避免傅作義部向西撤退,然而此時還並沒有任何共產黨部隊能在平津阻止國民黨軍可能的行動。於是毛澤東用電報指揮他的將領,展開了令人眼花繚亂、環環相扣的布局。 

解決華北國民黨軍必須出動四野,但四野大軍一動,龐大的聲勢很可能瓦解國民黨軍低迷的士氣,導致後者提前從海路南逃。於是四野出兵在極度秘密的情況下開始。 

傅作義此前在東北入關必經之處的北寧線—山海關一帶部署了一個軍,擁有空中優勢的國民黨部隊時刻不忘從空中偵察北寧線共產黨軍隊的軍事調動。但毛澤東選擇了皇太極進軍北京的路線,他命令東野不走山海關,所有部隊從熱河省,經冷口和喜峰口入關。為了避免國民黨空軍偵察,所有部隊晝伏夜行,而在輿論方麵,命令所有輿論機構強化東北野戰軍在東北地區慶功、練兵的報道。甚至在林彪、羅榮桓、劉亞樓離開東北一周後,中央軍委還指示《東北日報》登出一條林彪還在沈陽的新聞,經由新華社廣播以迷惑傅作義。 

四野南下入關後的首要任務就是迅速控製華北國民黨軍的出海口——塘沽。但百萬大軍南下,速度畢竟有限,為了避免這段時間內傅作義有任何逃跑的可能,毛澤東展開了他的連環計。 

四野南下之時,毛澤東電令華北野戰軍停止圍攻傅作義部所控製的綏遠和閻錫山部控製的太原。此舉是為避免傅作義因害怕失去綏遠這個西撤的退路而提前放棄北平。然後在1948年11月底,華北楊成武兵團突然包圍了連接北平和綏遠的重鎮張家口,切斷了張家口和東西兩端的聯係。 

在未知東野大軍已經開始南下的情況下,傅作義做出了錯誤的判斷,他誤以為這不過是華北野戰軍放棄包圍綏遠後的又一次局部行動。傅作義調遣最精銳王牌35軍救援張家口,他的計劃是在四野尚未南下時,首先擊破華北野戰軍,再全力對抗四野。如此一來,傅作義嫡係主力35軍被從北平周邊誘調向張家口一線,中央軍委在 12月1日到4日多次指出,“此種形勢,對我極為有利”。 

此時東北野戰軍部隊被發現出現在北平密雲附近,讓傅作義大為震動。他急忙調集駐紮天津的62、92、94軍3個軍調北平加強城防,並下令35軍回撤北平。此時35軍官兵不知道,他們已經成為毛澤東牽製傅作義,構建平津戰役作戰計劃的核心關節。 

毛澤東的計劃,是以華北部隊為主力包圍張家口和35軍,迫使傅作義無法舍棄自己的老部隊,下決心從海路南撤。35軍是傅作義的起家之本,也是傅作義最精銳的王牌部隊。毛澤東命令華北野戰軍和進入到密雲一帶的東北野戰軍先遣部隊,放棄一切其他枝節任務,迅速向35軍靠攏。毛澤東確信,傅作義絕對不會棄35軍而不救,抓住35軍,就抓住了傅作義所有的部隊。而傅作義的援救會把北平的國民黨軍向西調動,有利於東北野戰軍主力南下切斷北平和天津的聯係。“隻要你們在 12月份內能抓住、扭打上述步騎16個師旅於平張線上,並殲其一部,打得該敵不能動彈,不能西逃也不能東竄,那就是極大的戰略上的勝利。” 

新保安戰役 

不過此時一些解放軍將領尚未完全吃透毛澤東的戰略部署。距北平—張家口一線最近的東北先遣兵團早在12月3日就到達密雲附近。該部為攻克密雲這個並不重要的目標,卻令已渡過潮白河的部隊回師攻打密雲。密雲攻克時已經是12月5日黃昏。前一天晚上傅作義已經電令35軍在12月6日返回北平。 

12 月4日,毛澤東在19個小時內連續給華北二兵團司令員楊得誌發了3封電報。淩晨2時,令二兵團“應以最快手段攻占下花園地區一線”;下午16時,令“務以迅速行動,以全力包圍宣化、下花園兩處之敵”;夜間21時,“務使張家口之敵不能東退”。在毛澤東嚴厲軍令督促下,華北第二兵團和此前貪功的東北先遣兵團以每晝夜100公裏的速度翻山越嶺,向新保安地區強行軍。12月6日清晨3點多,毛澤東再令二兵團“全力在宣化、下花園一線堅決堵擊”敵人。楊得誌在行進間閱讀電報時,作戰參謀趕緊報告,35軍已經越過下花園,奔向新保安。 

一旦35軍過了新保安,在懷來與敵104軍會合,毛澤東部署的戰略便落空。然而35軍並未抓住這一個求生機會,因為35軍軍長郭景雲同樣沒有理解主帥的戰略意圖。撤退途中的郭景雲不顧傅作義催促,多次被共產黨襲擾部隊所激怒,貪功戀戰,最終耽誤了撤退時機。12月8日,連續六晝夜急行軍的二兵團主力終於將35軍合圍在新保安。 

對於被圍困在新保安小鎮內的35軍,毛澤東此時卻電令暫時圍而不殲。 

共產黨部隊此時通過對張家口和新保安的合圍,徹底斷絕了華北國民黨軍向西撤退的通道。但此時東北野戰軍距離平津、塘沽還有數天距離,國民黨軍從海上撤退的通道還未被切斷。在毛澤東眼裏,不僅有華北傅作義,還有江南和淮海。此時在淮海戰場,杜聿明指揮的幾個兵團已經被解放軍包圍。如果杜聿明集團迅速被殲,蔣介石可能迅速舍棄華北而保江南,強行命令傅作義放棄所有被圍部隊,率其殘餘部隊通過海路南下。同樣,如果此時在平張線一帶過於迅速地消滅傅作義部的嫡係主力,同樣有可能會讓平津、塘沽一帶的國民黨軍因恐懼而從海路南逃。 

毛澤東要的是華北國民黨55萬部隊的全部,而不僅是傅作義的嫡係主力。為此他電令淮海總前委,在包圍杜聿明集團後,兩個星期不做最後殲滅的部署。同時命令對包圍在張家口和新保安的傅作義主力圍而不殲。 

新保安戰役讓傅作義主力西調,疲於援救35軍,給四野主力全部入關贏得了時間。12月13日,東北野戰軍主力前鋒兵臨北平城下。到12月20日,解放軍各部已經完成了對張家口、新保安、北平、天津和塘沽5個地區的分割包圍。至此,華北國民黨軍剩餘全部主力被合圍在這5個孤立的地區,再也沒有任何逃竄的可能。 

“天津方式”促成“北平方式” 

此時傅作義想到了和談。 

遺憾的是,對於和談的底線,他仍停留在建立華北聯合政府的層麵。就在雙方正式和談的12月19日清晨,毛澤東給東野總部的電報中明確了與傅作義談判的基本方針,即徹底解除國民黨軍的武裝,談判隻是達到殲滅他們的一種手段。傅作義的幻想實在與毛澤東的方針相差太遠。對共產黨的和談要求,他用拒絕回答來表達否定。12月21日,在林彪的命令下,華野第二兵團開始對新保安的35軍發動總攻。次日下午,35軍1.9萬人被全殲,軍長郭景雲自殺。 

第一次和談中止,戰事卻未結束。傅作義此時電令孤懸在張家口的部隊向位於綏遠西部的董其武部撤退,但張家口守軍很快在撤退途中被全殲。至此,傅作義的嫡係精銳部隊幾乎在平張線損失殆盡。 

對於平津戰役的戰略進程,毛澤東的戰略是先打兩頭,最後攻取北平。張家口和新保安攻克後,傅作義西逃的可能性已經消失。平津戰役的第二步落在天津和塘沽。尤其是塘沽,位於天津東部的海邊,駐守著國民黨5個師和幾十艘軍艦,隨時準備撤走華北國民黨部隊。毛澤東將平津戰役的最東段節點定在塘沽,試圖切斷國民黨軍海上退路。但對於這個決定,林彪的參謀長劉亞樓卻有不同的判斷。 

進攻塘沽的四野的一些將領發現,塘沽周邊遍布鹽田和灘塗,非常不利於大部隊作戰。這些情況引起了林彪的長時間思考。林彪認為,一旦攻擊塘沽不能迅速得手,反而會讓平津守軍擔心後路被切斷,傾巢增援塘沽,或者可能分散突圍。如此,解放軍反而要同時應付北平、天津和塘沽三處敵軍。 

林彪分析,當時塘沽隻有5個師守軍,並不具備最大戰略價值。他在遼沈戰役攻克錦州後,就曾放棄首先攻擊錦西和葫蘆島港口的國民黨軍,直撲位於遼西的國民黨主力廖耀湘兵團。廖兵團被迅速吃掉,迅速導致東北戰局塵埃落定。在平津的戰略決策中,林彪再次意識到,擁有大量國民黨主力部隊的天津比塘沽更具戰略價值。林彪最後向中央軍委建議,不如集中5個縱隊的優勢兵力,先攻天津。 

作為華北第二大城市,天津已經建構了擁有380多座鋼筋混凝土碉堡的複雜工事。圍繞整個城市,國民黨軍挖了長達45公裏、寬10米、深3~4米的護城河,守衛部隊包括10 個師共13萬人。不過攻城方的四野則集中了5個縱隊22個師共34萬人,並集中了空前的538門火炮和數十輛裝甲車輛。除了沒有空軍,無論在兵力和火力上,天津守敵都麵臨空前的優勢兵力。 

一方麵北平和談在進行中,傅作義內心意在和平解放,但又存在諸多客觀困難和主觀雜念。由於北平城內主要是國民黨中央軍,傅作義擔心引發叛亂,遲遲難以下定和平解放的決心。他3次派人出城與解放軍聯係,雖然未果,最終被蔣介石有所察覺。 

蔣介石4次派人來北平拉攏傅作義。第一次令軍令部長徐永昌前來,要求傅作義率兵分兩路南撤。一路從海上由天津新港撤退到青島,另一路從陸路經過河北、山東到青島,兩軍會合後南撤。這被傅作義以實際形勢不可能做到拒絕。此後3次,大同小異,都被傅作義拒絕。另一方麵,傅作義又對自身和部屬的前途充滿擔憂,和談條件也超出共產黨的要求。他仍根據經驗,試圖憑借天津堅固的城防來堅守獲得更多的談判條件。 

華北國民黨軍將領普遍估計,天津最少可以堅守3個月之久。反倒是天津守城的國民黨中央軍將領早已無抵抗之心,認為最多抵抗一個星期。然而此時,攻城方已經通過地下黨,獲取了陳長捷的守城布防圖。 

劉亞樓回憶說,天津地下黨組織提供的敵情資料,連每一座碉堡的位置、形狀、守備兵力都有具體交代。天津戰役結束後,四野特種兵縱隊副司令員蘇進手持地下黨提供的城防圖,乘車對照了實地城防工事,結論是“基本準確”。劉亞樓的攻城計劃正是依靠這些情報製定。林彪向中央軍委匯報,攻克天津,東野大軍隻需要30多個小時。 

雖然如此,一貫謹慎的林彪考慮到平津和塘沽三處敵軍可能相互援助,這涉及華北殘餘30個國民黨師的行動,為了形成絕對壓倒性優勢,他建議毛澤東將包圍綏遠和大同的楊得誌、楊成武兵團調往平津塘戰場。 

林彪的建議,為日後“綏遠方式”留下伏筆。因為綏遠不在主戰場方向,一時對戰局無礙。但和談中的共產黨方麵提示傅作義方,由於對方拖延,天津城已不在和平解放之列。但作為攻城指揮官,劉亞樓也曾與天津守將陳長捷進行過和談接觸。遺憾的是陳長捷仍堅決服從傅作義的命令,拒不投降。1949年1月14日10點,東野對天津發動總攻,次日5時,東西主攻部隊會師金湯橋。15時全殲天津守敵,俘獲陳長捷,僅用29個小時解放天津。在與陳長捷用無線電通話時,傅作義竟聽到了陳長捷被俘時的驚呼。 

天津解放,塘沽之敵南逃。此時林彪又電令一個主力縱隊分別插入北平南部的南苑機場,切斷了國民黨空中撤離的通道。另一個縱隊迂回突然攻克國民黨後勤重鎮豐台,不但繳獲了大量物資,還切斷了守軍可能從豐台沿平漢線逃竄的可能。此時在整個華北,北平徹底成為一座孤城。 

令人震撼的“天津方式”終於迫使傅作義徹底放棄以抵抗提高和談價碼的幻想。1949年1月21日,共產黨和傅作義達成《關於和平解決北平問題的協議》。次日,北平國民黨部隊殘餘2個兵團、8個軍、25個師共25萬部隊開始陸續撤出城外,聽候改編。1月31日,解放軍首先從西直門進駐北平。2月3日,解放軍舉行入城式。古都北平終於在共產黨的最初構想下,以和平的方式解放。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