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佛看世界

大千世界,趣聞橫生,細細品嚐,回味無窮。
個人資料
雕塑佛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宋教仁上海遇刺 袁世凱是真凶嗎?

(2011-03-26 12:27:27) 下一個


    前言

    話說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宣告成立,孫中山任中華民國第一任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在當時不過一有影響的民主人士,真正在國內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是袁世凱,袁對孫就任大總統一職肯定不服氣。在後來的孫袁交涉中,孫中山承諾袁世凱: 隻要能說服清帝退位,就將大總統之位讓給他。

    1912年2月12日,清末帝宣統帝退位,孫中山第二天即向國會遞交了辭呈,2月14日正式辭職。緊接著國會選舉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但堅持袁到南京就職。隨後派出專使團北上迎袁到南京。北京忽來兵變,袁借口維持秩序,不能南下。且兵變為專使們所見證,電告孫總統。孫最終同意袁世凱在北京就職。以後的史實證明,孫中山等人犯了多大的錯誤,雖然後來袁當權勢不可擋。
    
    袁世凱當上臨時大總統兩個月後,迫使要求行使責任內閣權力的唐紹儀等辭職,同時要求黃興裁撤南方革命軍隊。這引起了同盟會員的普遍不滿。
    

    宋教仁在1912—1913年
     
    宋教仁就是隨唐紹儀內閣的解散而下崗的。宋下崗後,深感同盟會實力的薄弱,於是,開始以自己不世出的組織天才和旺盛的精力來擴大同盟會的基礎。吸收有誌來歸的小黨,另組國民黨。宋教仁和孫中山都是同盟會中的智囊,所不同的是,孫中山搞的多是海闊天空的哲學思想,宋教仁搞的多是紮紮實實的行動計劃。事實上,宋教仁的理論水平也不輸於孫中山。民國臨時政府的許多重要法律《臨時政府組織法》、《臨時參議院組織法》和在民國史上占有重要一席的《臨時約法》幾乎是宋氏一手起草的。宋教仁是搞行動的理論家和有理論水平的組織家。
    
    當宋教仁隨唐內閣下崗後時,各省正為搞國會選舉而緊鑼密鼓地準備著。當時南北小黨共數百家之多,但這些小黨黨魁若想當選議員,並非容易的事,所以他們需向大黨靠攏才有希望。時恰逢宋教仁擴大同盟會為國民黨,需招安一些“遊擊隊”,雙方一拍即合。
     
    1912年8月25日,同盟會聯合幾個小黨派改組的國民黨在北京召開成立大會。與會者數千人,極一時之盛。此時,孫中山應袁世凱的邀請,於前一日抵京,當天也出席了大會作主題演說,並以1130票當選為理事長。孫力辭不就,國民黨中央決定由宋教仁代理,可見宋教仁當時在黨中的地位。這樣,宋教仁成為當時中國第一大黨之黨魁,其鋒頭之健,氣勢之高,一時無二。
     
    1912年秋冬,國民黨在國會選舉中贏得參眾兩院大多數議席,成為國會第一大黨。根據法律,國民黨即將組建責任內閣來限製總統的權力。國民黨選戰初勝,多數黨員難免驕縱,有人甚至公開主張改選總統,讓孫、黃複位。袁世凱聞訊色變。為了安撫宋教仁領導下的國民黨,袁世凱對宋教仁采取了傳統的收買手段加以籠絡。袁聲稱讓宋出任國務總理,並派人給宋教仁送去一張50萬元的銀行支票。宋不為所動,堅持自己的政治理想,到長江流域各省演說,闡述政見,聲稱要組建清一色的國民黨內閣,並痛陳袁氏政府的腐敗。
    
    袁世凱見宋教仁頑固,一計不成,再想它輒。在聽說了宋教仁發表不利於自己的言論後,袁世凱也可能氣得咬牙切齒,但目前並無資料顯示是袁世凱下令殺掉宋教仁的。那麽,宋教仁到底是誰殺害的呢?
   

    宋教仁之死
     
    1913年初春,在宋教仁旅行演講鋒頭正健之時,袁世凱連電召宋氏前去北京磋商國事。袁的本意或許就是試“重用之”,不成,再“除之”?目前也無明確的資料可以證明。
    
    順便提一下,唐紹儀內閣解職後,陸征祥組超然內閣(國務委員一律脫黨)。陸氏不孚眾望,稱病辭職(1912年9月)。袁曾有意召宋教仁為總理,組成“混合內閣”(不分黨派),但由於宋教仁一貫主張組建一黨內閣,這樣會對袁不利。所以袁世凱提拔前任內務總長趙秉鈞暫代。因為明白宋教仁組閣的決心和實力,趙秉鈞視宋為政敵,欲除之而後快。 
     
    宋教仁奉袁的電召於3月20日晚,從上海北站乘夜車去北京。很多人認為宋氏此行可能是入閣拜相,所以送行者甚眾。當車上汽笛方鳴,他和黃興、廖仲愷等諸多送行者走向月台入口處時,不意一個刺客忽然在背後出現,向宋的腰際開了一槍,擊中要害,宋應聲倒地。車站一時大亂,刺客乃乘亂逃去,無影無蹤。
     
    宋教仁被刺之後,自知不起之時,也不曾懷疑是袁世凱對他下的毒手,所以他臨終還上書總統作最後的諫諍。有史料為證:
         
    北京袁大總統鑒:仁本夜乘滬寧車赴京,敬謁鈞座。10時45分在車站突被奸人自背後施槍彈,從腰上部入腹下部,勢必至死。窮思仁自受教以來,即束身自愛,雖寡過未獲,從未結怨於私人。清政不良,起任改革,亦重人道,守公理,不敢有毫權之見存。今國基未固,民福不增,遽爾撒手,死有餘恨。伏冀大總統開誠心,布公道,竭力保障民權;俾國家得確定不拔之憲法,則雖死之日,猶生之年。臨死之言,尚祈見納。

                             載1913年3月22日《民立報》
   
     宋教仁憂國憂民的情懷,讀來哀婉。袁世凱或許沒有立刻殺宋之心,然趙秉鈞為保存其相位,而乘機除一勁敵,或為殺宋之主要動機所在,亦未可知。如果真是這樣,袁世凱反為趙背殺宋之黑鍋了。    

    那麽,凶手到底被誰所收買行刺宋教仁呢?
    
    據調查,凶手名叫武士英。
    
    武士英,原名吳福銘,隻是個失業軍人,並非行動機警的職業殺手。由於在上海灘流浪,被趙秉鈞派在上海的特工應桂馨(原名應夔丞)臨時收買,對宋行刺。武氏在窮困潦倒時,曾向同住在鹿鳴旅館(一說是六野旅舍)的兩個學生借錢,並誇口殺人還錢。他自己甚至不知道所殺為何人。迨宋案發生後,這兩位學生閱報後提供線索,上海警方前往六野旅舍搜查武士英不獲,卻發現了應桂馨的名片,從而逮捕了應桂馨。並順藤摸瓜,抄獲大批原始文件後,暴露了應桂馨背後的那隻黑手:國務院內務部的一位秘書——洪述祖,資金也來源於他。抄獲文件顯示,洪又受命於趙秉鈞。但抄獲文件多為密電隱語,且多是洪、應二人的片麵之詞,並未取證於趙秉鈞。
     
    因為人證、物證不充分,所以在法律上難以確定元凶是趙秉鈞或袁世凱。但義憤填膺的國民黨員就認定是袁世凱指使的。有黃興的對聯為證:

    前年殺吳祿貞,去年殺張振武,今年又殺宋教仁;
    你說是應桂馨,他說是洪述祖,我說確是袁世凱。
 
    “宋教仁案”過去近一百年了,在當今法治社會,證據不足,我們不能武斷地說就是袁世凱指使的。但我們不妨推想一下:即使袁世凱不曾明示過要殺宋教仁,但手下人看出宋教仁是主子的心腹之患,心裏明白如果除掉宋氏,上司肯定會高興的,所以,自作主張,暗地裏收買刺客,對宋行凶也是可能的。
    
    佛經上有這樣一個故事:說是某次靈山大會上,佛祖拈花微笑,大迦葉尊者就知道佛祖的意思了。在中國政治史上,有多少這樣的大迦葉者,他們看到領導的一舉手、一投足,就能揣度出領導的意圖,然後不聲不響按照領導未加明示的意思辦事,以討上司的歡心。這種本領在英語中叫做“read one’s mind”。如果事情辦得好,那會平步青雲,深得領導的厚愛。一旦出現問題,你得為領導背盡一切黑鍋,盡負一切責任。領導如果為了化解自己的責任,要借你的人頭一用時,不管你情願與否,你都得將頭顱獻出來,這才是義士。王朝時代這叫“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這才是忠臣。
     
    閑言少敘,書歸正傳,證據不足,不足以判定元凶。然而其後發生的一係列事情,讓人甚感蹊蹺,卻仍因證據欠缺而眼睜睜地看著諸事暫成“曆史疑案”。宋教仁離世不久,凶手武士英在牢中中毒而死。未幾,洪述祖畏罪潛逃,趙秉鈞竟蹙斃。這一連串事件,偶然乎?有人有意為之乎? 
     
    叩問曆史,沒有回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gasbag 回複 悄悄話 我看見了, 是拉燈幹的
winstonwang 回複 悄悄話 最新史料證明,宋教仁企圖架空孫中山,在國民黨另立極端勢力,結果被黨內同誌刺殺,這就是宋教仁案最新真相,所以國民黨從一開始也是個爭權奪利的爛攤子,在中國指望那個政黨把中國搞好,等於天方夜譚,因為在中國,執政黨雲集了全國所有最凶殘最邪惡的勢力!這就是中國一切問題的根本所在!
zWiserman 回複 悄悄話 引: "孫中山應袁世凱的邀請,於前一日抵京,當天也出席了大會作主題演說,並以1130票當選為理事長。孫力辭不就..."
---==
孫中山很聰明!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