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佛看世界

大千世界,趣聞橫生,細細品嚐,回味無窮。
個人資料
雕塑佛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紅軍女將領——胡筠:曾是彭德懷上司(組圖)

(2010-09-30 03:00:45) 下一個

 平江起義成功後,平江成立蘇維埃政府時,胡筠被一致選為主席,彭德懷、滕代遠、黃公略等人,都在她手下當委員。  

  當年,因為胡筠、羅納川等二月撲城,才令彭德懷部移師平江。記得以前平江政協的黃景稀頡介紹,當時,平江城外到處寫著“活著匪首胡筠”的石灰字。如果不是彭德懷,若第二次秋收起義爆發,胡筠完全可以帶出中共曆史上第一支數萬人的部隊(秋收起義才5000多人,二月撲城有20000之多)。  

  在我們黃埔校友裏麵,胡筠是響當當的人物,主要是文武雙全,拳腳功夫與謀略不談,光是“神槍手”稱號,就令黃埔男生也欽佩。海外人一提起黃埔女生,首推胡筠。  

  胡筠烈士原名昀,字斂容,幼名鹹慎,曾用名李芙蓉,一八九八年二月十日生,湖南平江大坪人。胡筠父祝安,先在縣城大商號做管帳先生,後由上海到廣州、香港往返販運平術、紅茶,家漸殷富。其父視胡筠如兒,學文習武,冀其成材。胡筠亦自幼剛強好勝,有丈夫氣,愛讀《嶽飛傳》、《水滸傳》,嚐以古代女英雄自詡,年十九由父母作主與平江虹橋李積琦結婚,胡筠不樂封建家庭生活,衝破樊籬,一九二四年八月考入平江女子師範,與中國共產黨黨員餘賁民、李宗白等為友,閱讀進步書刊,接受新思想,撰文呼於啟蒙,抨擊時弊,積極參加社會活動,曾憤而反對英國洋油起岸鬥爭,登船演說,激昂慷慨,被駐軍推入汩江,腳傷仍無懼色,事載當時報紙,論者以為女傑。  
 
 
  又喜愛音樂、戲劇,以其所長,譜寫詩歌,頗受讚揚。一九二五年由餘賁民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一九二六年參加國民革命軍第四軍葉挺獨立團隨同北伐。一九二七年入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武漢分校,為中國革命第一代女兵。在校時參加中央獨立師討伐叛軍夏鬥寅。蔣介石汪精衛相繼叛變革命,胡筠回平江組織遊擊隊,北鄉暴動委員會主任,以公公李采藻要成立清鄉隊的名義,裝成闊太太,到湖北通城等地買回七支步槍、幾百發子彈,成立了有 50多人的遊擊隊,她擔任隊長,帶領隊伍在幕阜山一帶打土豪、分田地,建立區鄉革命政權,並燒掉自家的房屋和田契,宣布與李積琦離婚,和地主家庭徹底決裂。  

  一九二八年春任中共北鄉特委書記,平(平江)、湘(湘陰)、嶽(嶽陽)遊擊總隊第二大隊黨代表。“三月撲城”失敗後,縣委書記毛簡清潛往上海、代書記羅納川犧牲,胡筠奔走四鄉,與張警吾、李宗白、毛賁民等聯係後,被推舉為平江縣委書記。同年,平江起義後第二天她率領遊擊隊和部分群眾進入縣城與彭德懷起義部隊會合,她被選為平江縣縣蘇維埃政府主席、縣工農革命軍總指揮。同年十月任紅五軍第一縱隊黨代表。一九三0年任湘、鄂、贛暴動委員會黨代表,率領赤衛軍廿個團隨紅三軍團攻占長沙,被選為湖南省蘇維埃政府委員。同年任贛北特委副書記,兼宣傳部長、贛北獨立團團長,配合紅十六軍攻戰江西武寧、修水、銅鼓、宜春,繼任紅八師師長,率部攻占湖北通城、通山、崇陽、陽新等縣,得了很大的勝利。德懷元帥稱她為“難得的女將”。一九三一年,中共湘、鄂、贛省委成立,被選入省委常委,兼婦女部長。一九三三年受王明左傾路線打擊,執行者來到湘鄂贛後,改組省委,胡筠誣害為“AB團”,胡筠改任省互濟會主任、省委黨校教務主任。次年被害,一九四五年中共七大會議上平反昭雪,一九五0年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胡筠曾指揮的著名戰鬥,並為父老所傳頌的有聲東擊西的木瓜鄉“石壁之戰”、用辣椒煙熏岑川鄉“碉堡之戰”、利用地形殺回馬槍的“泉水之戰”、擾敵致疲然後主力遠程奔襲的修水縣“朱溪之戰”,用棉絮綁在桌子上令戰士頂著桌子衝鋒的“武寧之戰”等。又《通城人民革命史》載,一九三0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率紅八師及赤衛軍一千餘人采用內應外合的戰術,一舉攻克了通城,繳槍一千三百七十餘支,長機槍五挺,手槍三十餘支,子彈十餘擔,其他軍器無數。胡筠在擔任紅軍學校女生團政委時,她運用武漢軍校學得的軍事知識,指導女生們的軍事學習和訓練。一次敵人進犯省委會,胡筠率領女生團和省委機關的女同誌參加反擊戰。這次戰鬥數她所率領的娘子軍打得最出色,省委嘉獎了她們。胡筠每次戰鬥中身先士卒,兩次負傷,堅持指揮,她從實踐中總結出“攔腰截尾,打敵消殘,敵進山,我下段,敵分散,我集中,敵去河東,我往河西,我忽東忽西,時隱時現,積小勝為大勝”等遊擊戰術。據當時報載:“彭德懷與胡筠的部隊互相呼應,聲勢浩大,赤焰所播,如火燎源。”  

  胡筠愛好文藝,治軍之餘,曾創作大量宣傳作品,其最著稱者《李更探監》和《魯胖子哭夫》等,前者反映羅納川夫人李更探監,感人至深,後者形容魯滌平哭張輝讚,淋漓盡致,兩劇至今流傳在萬載小源等地,刊載於《中國民族民間舞蹈,萬載資料分冊中》,胡筠寫詩抒發自己的戰鬥豪情:  

  綠陰深處無暑炎,席地看報也談天。  

  男女穿上軍裝服,革命陣容意誌堅。  

  保衛後方有責任,支援前線毋遲延。  

  三鎮基地金湯固,快聽戰友奏凱旋。  

  1958年12月21日,國務院副總理、國防部長彭德懷元帥回到闊別多年的平江起義舊址--天嶽書院,和平江一中師生親切合影。  

  胡筠在遭受非難期間,依然積極工作,在黨校培養了大批幹部,親自慰問傷病員,看望女兵,鼓勵大家努力生產,支援前線。她還編寫過一些歌曲,如《婦女當紅軍》 “艱苦的戰友們戰爭開始,拋開你們的家庭,勇敢向前進,不怕流血犧牲,消滅敵人。”一九三三年胡筠受誣被捕,有獄中自述的“犧牲換人間幸福,奮鬥乃吾輩生涯。 ”句永昭青史。胡筠所創作的歌劇和舞蹈,現收入《湘鄂贛蘇區文化史資料》,亦文亦武,蒙其憂,任其勞。  

  共和國成立後,當年曾和她共同戰鬥過的同誌,非常懷念胡筠,彭德懷元帥稱她“多好的的一位同誌啊!她革命堅定,打仗勇敢,是個難得的女將”;王首道將軍稱她是“湘鄂贛女共產黨員首領”;原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委何長工說她是“在鬥爭中成長起來的群眾領袖,很有水平,很有基層工作經驗,群眾威信很高,她是平江縣和湘、鄂、贛傑出的領導者和創始人之一”;甘渭漢、張令彬兩將軍說:“就革命動機之純正這一點說,胡筠是平江首屈一指的”;張平凱少將著文:《幕阜山前女司令》;鍾偉少將佩服她“雙槍殲敵,單騎突圍”;方強中將題詞:“偉大烈士”;劉誌堅中將題詞:“浩氣長存”;歐陽文中將題詩讚她:“胡筠烈士,巾幗英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裴周玉少將題詩讚她:“雙槍戰敵軍,生死不求名,智殺敵團總,隻身入賊營”;原中央組織部常務副部長李銳題詩:“當年烽火鼓咚咚,幕阜山前一女雄,動地驚天生與死,至今仍愛說芙蓉”;原中央軍委副主席張震上將認為她是:“胡筠是一位很有影響的革命烈士,為中國革命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值得後人永遠懷念她,學習她 ”;黃吉民大校題詩讚她:“平江一女雄,革命打先鋒,焚舍從軍去,雙槍建偉功,獻身加入黨,矢誌為工農,冤屈終昭雪,英名貫碧穹”;省政協楊第甫主席稱她是:“平江女傑數胡筠,參加革命是先行,堅持真理以身殉,典型足式育群英”;邊區父老鄉親當年親切地稱其部隊為“胡筠部隊”,還流傳著“上打咚咚響,下打鼓咚咚,兩邊齊打起,中間接芙蓉”的兒歌等等。平江虹橋鎮和大坪鄉都建有胡筠學校,原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李銳為這兩所學校分別題寫了校牌、門聯。大坪鄉還修建了胡筠橋和紀念室。平江縣原普愛醫院牆上至今保存有胡筠手書每個字二尺見方的標語,剛勁挺拔,有如其人。


 
  北京軍事博物館有胡筠與彭德懷元帥平江起義時的油畫。湖南烈士公園、湘鄂贛革命紀念館、平江起義紀念館、平江烈士陵園及江西修水、銅鼓、萬載等縣革命紀念館都有胡筠遺像。《中國共產黨史人物傳》、《中共嶽陽市曆史大事記》、《解放軍將領傳》、《中華女英烈》、《三湘英烈傳》、《平江縣誌》、《平江英烈傳》、方強將軍所著《世紀風流》、李銳所著《我心中的人放》、伊明所著《將軍淚,英雄血》南海艦隊李伯海所寫《硝煙中的芙蓉》等小說、裴周玉將軍所寫《回憶錄》、《炎黃春秋》、《湘潮》等三十多種書刊,以及電視劇《平江起義》、《中國有個平江縣》都有胡筠傳記和劇情。  

  胡筠是我黨紅軍時期著名的女將,是全國有影響的大烈士。她的革命事跡在湘、鄂、贛革命老區廣為傳頌。我們平江縣大坪鄉是胡筠烈士的家鄉,是她曾經革命戰鬥過的地方。  

  2004 年 3月在省、市、縣領導的直接關懷下,胡筠烈士塑像在平江縣大坪中學校園內建成(其塑像由西安美術學院李亮東教授親自製作)。塑像安置台正麵大理石上刻有原中央軍委張震副主席的題詞:“胡筠烈士像”,後麵是由湖南大學李時中教授所寫的《胡筠烈士的生平簡介》,左右兩側石刻著方強、李銳、劉誌堅、歐陽文、裴周玉等老首長的題詞。四周環境優雅、莊嚴,是中小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好教材。為了今後能做到定期、定點向中小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平江革命鬥爭史教育,上級已批準平江縣大坪中學“胡筠烈士像台”定為德育教育基地。  

  胡筠出身詩書世家,北伐時與喻傑等隨軍到了汀泗橋,並且正式加入國民革命軍,後進入黃埔軍校女生隊。雖然自幼時纏腳,卻以“神槍手”之名勇冠黃埔四女傑之首(其他是:廣州起義遊曦、民族英雄趙一曼、少將胡蘭畦)。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chengliangyu 回複 悄悄話 who killed her? GCD or GMD? Sounds like killed by own people. What a joke? Early Dog fight!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