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佛看世界

大千世界,趣聞橫生,細細品嚐,回味無窮。
個人資料
雕塑佛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胡誌明在廣西坐國民黨的牢 每天給梅毒犯人倒馬桶(組圖)

(2010-07-30 11:55:42) 下一個

政治犯同吸毒和患有梅毒、性病的各種犯人混雜在一起。擠滿了人的牢房甚至會連躺下的地方都沒有。胡誌明有時隻好坐在馬桶上,如有犯人大小便,還要起身給他們“讓座”。早晨起來,第一件要辦的事情就是倒馬桶。

胡誌明是在長達60年的革命生涯中,有一半時間在國外奔波、奮鬥。胡誌明多次到中國,同中國共產黨結下了深厚友誼,同時也經受了不少危險和磨難。20世紀40年代在廣西被捕坐牢就是他革命生涯中的一段重要經曆。

被捕坐牢

1942年,越南人民的抗法戰爭取得重要進展。印度支那共產黨(越南共產黨的前身)領導創立的越南獨立同盟(簡稱越盟),影響不斷擴大。許多地方都展開了遊擊活動。但越盟尚未能同國際反法西斯陣營中的任何國家建立聯係。同時,中國華南地區的越盟組織同中國國民黨政府的關係趨向緊張。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同海外的越盟取得聯係,進一步擴大越盟的影響,有效地爭取國際援助,就成為一個緊迫的問題。為完成這一重要而危險的任務,需要指派一位既了解中國,又有威望的人前往重慶。而作為越盟創始人的阮愛國便成為大家一致公推的人選。8月中旬,阮愛國離開越北高平省抗法根據地,秘密來到中國。為保守秘密、轉移外界的視線,他使用了一個新的名字――胡誌明。從此胡誌明的名字一直伴隨他終生。


1942年8月25日,胡誌明來到廣西靖西縣巴蒙圩,先在農民徐偉三家住了3天。8月27日,由農民楊濤帶路前行。當走到德保縣足榮鄉時,遭到國民黨鄉公所鄉警的盤查。鄉警發現胡誌明除持有“國際反侵略協會越南分會”的證件外,還攜有“中國青年新聞記者學會”會員證和國民黨政府第四戰區司令長官部的軍用通行證。但所有的證件均已過期失效,鄉警認定胡誌明身份複雜,有重大間諜嫌疑,遂將他拘留。8月29日,胡誌明由德保縣城被押解到靖西縣城。靖西當局認為,胡誌明既是越南人,卻持有中國方麵的多種證件,顯係重要嫌疑犯,便決定將他送交廣西最高軍事機關――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桂林辦公室審查。胡誌明寫信求見靖西縣長,因為他曾在桂林同這位縣長見過麵,但縣長拒絕同他見麵。胡誌明又給國民黨高級官員寫信,也未有回音。

在靖西,一個同越南革命者結拜為兄弟的名叫王錫機的中國農民,曾到監獄探視胡誌明。胡誌明通過王錫機給國內寫信,報告了他被捕坐牢的消息。在靖西過了一個半月,當局又把胡誌明押解到另一個地方。就這樣,每隔兩周或一個月,當局便給胡誌明更換一個監獄。每次轉移,都給他戴上手銬和枷鎖,並有5名武裝士兵押解。往往是清晨上路,傍晚才能到達另一個監獄,有時甚至要走兩三天。

牢房裏,政治犯同吸毒和患有梅毒、性病的各種犯人混雜在一起。擠滿了人的牢房甚至會連躺下的地方都沒有。胡誌明有時隻好坐在馬桶上,如有犯人大小便,還要起身給他們“讓座”。早晨起來,第一件要辦的事情就是倒馬桶。有一次,胡誌明一覺醒來,發現身旁的一個犯人已經死去了。牢房裏最令人痛苦難熬的是疥瘡和虱子、臭蟲,到晚上還有蚊子。犯人們把虱子叫“戰車”,把臭蟲叫“坦克”,把蚊子叫“飛機”。在這種環境下度日,胡誌明渾身長滿了疥瘡,而且骨瘦如柴,頭發也脫落了許多。從1942年8月29日起,胡誌明先後被囚禁在廣西靖西、田東、隆安、天等、邕寧、南寧、武鳴、賓陽、來賓、柳州等13個縣的13所監獄。至1942年12月10日到達桂林。不久,又被押往柳州,交第四戰區司令長官部政治部審查。

名義上的自由

獲悉胡誌明在廣西被捕坐牢,越南共產黨中央十分焦急,多次以“國際反侵略協會越南分會”的名義致電中國國民黨政府立法院院長孫科,查詢胡誌明的下落。後又通過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塔斯社等新聞媒體製造輿論,千方百計迫使國民黨政府釋放胡誌明。但國民黨政府不予理會。在這種情況下,越南共產黨隻好向中國共產黨求救。延安立即打電報給正在重慶的周恩來請他想辦法營救胡誌明。周恩來早於20世紀20年代就在法國結識了胡誌明。大革命時期,兩位年輕的共產黨人在廣州更是頻繁交往,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接到延安的指示,周恩來雖值大病初愈,父親又剛剛去世之時,但仍親自往見蔣介石,當麵進行交涉。同時又委托愛國將領馮玉祥去遊說桂係頭麵人物李宗仁,敦促廣西方麵盡速查找胡誌明的下落。周恩來對馮玉祥說:“胡誌明是我多年的老朋友,倘有不測,何以再談人間道義。”

馮玉祥既堅決抗日,又同情共產黨,反對蔣介石投降賣國。在這種情況下營救胡誌明,要冒很大風險。他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到,胡誌明一案是蔣介石親自過問的,沒有蔣介石的點頭,誰也做不了主。經同國民黨邀請的蘇聯顧問團商量,決定利用李宗仁與蔣介石的矛盾,迫使蔣介石釋放胡誌明。

馮玉祥對李宗仁說:“胡誌明是在你們廣西被捕的,你就不怕蔣介石嫁禍於你嗎?”李宗仁覺得馮玉祥說得有道理,便同意與他一道去見蔣介石。馮玉祥對蔣介石說:“胡誌明是否是共產黨姑且不論,即使是,他也是越南共產黨,我們有權力、有必要逮捕外國共產黨嗎?蘇聯顧問團成員不也是共產黨嗎?怎麽不逮捕他們呢?同時,越南是支持我們抗戰的,胡誌明應該是我們的朋友,怎麽成了罪人?假使把讚成我們抗戰的外國朋友當成罪人,那我們的抗戰不就是假的了嗎?不就失去國際間一切同情和支持了嗎?如果要真抗戰,就應盡快釋放胡誌明!”在旁的李宗仁也幫腔說:“釋放胡誌明的道理,馮先生已經講了。我問你,為什麽要在廣西抓胡誌明?這不是嫁禍於廣西嗎?這是下麵的意思,還是你的命令?”蔣介石無言以對,隻得說:“好了,馬上叫人調查調查。”這次談話對於後來蔣介石下令釋放胡誌明起了重要作用。

與此同時,在柳州的越僑組織“越南革命同盟會”(簡稱越革)內部派係鬥爭激烈,組織處於癱瘓狀態。國民黨政府第四戰區政治部中的一些有識之士,基於對胡誌明其人的了解,也建議第四戰區長官司令張發奎釋放胡誌明,讓他參加“越南革命同盟會”的活動。正是在這種背景下,蔣介石終於命令第四戰區釋放胡誌明。就這樣,胡誌明於1943年9月10日離開拘留所,交由第四戰區政治部“查看感化”。從此,胡誌明在名義上恢複了自由。

參加會議

胡誌明雖走出了牢房,但並未真正恢複自由。張發奎的意願是讓胡誌明為貫徹他的圖謀服務,這使胡誌明又增加了一段難忘的經曆。1942年10月,越僑組織“越南革命同盟會”在廣西成立,其執委會成員都是長期同國民黨關係密切的人,為首的是國民黨的一名將軍,名叫張倍公。

另一人是阮海臣,他已年屆七旬,從1912年起一直在中國居住,越南語已基本忘光。“越革”從成立的第一天起,就被其頭麵人物爭權奪利、相互傾軋所困擾。此外,在昆明的部分越南獨立同盟成員相繼給蔣介石和張發奎寫信,宣布不承認剛剛成立的“越南革命同盟會”,理由是該組織在國內沒有代表,而且其執委會主席是由一名中國國民黨將軍擔任。在這種情況下,根據張發奎的旨意,於1943年8月在柳州成立了一個有越盟參加的組織,名為越南愛國者會議籌備委員會,並請胡誌明參加。

起初,胡誌明拒絕參加。他說:“我等待自由的時間已經很長了,如今沒有權利再荒廢每一天。國內有許多急迫和重要的工作等著我去做。這裏將有我們的代表來代替我。”但第二天,胡誌明便收到了張發奎的信。張發奎在信中要求胡誌明無論如何都要參加這個委員會,而且用要挾的口吻表示,胡誌明的參加是他恢複自由的前提條件。事情已很清楚,張發奎是想通過胡誌明來控製這次會議。正因為張發奎了解了胡誌明的身世和威望,意識到今後打交道的對手正是胡誌明,所以對待胡誌明的態度有了很大的變化。胡誌明的參加使上述籌備委員會的氣氛有了很大的變化。以前“越革”中的一些成員強烈反對同越南共產黨和越盟合作,此刻便不再吭氣。這樣,籌委會就參加會議的成員問題很快達成了一致。這些成員是:印度支那共產黨、越南獨立同盟(簡稱越盟)、越南革命同盟會(簡稱越革)、越南國民黨(簡稱越國)和大越黨。一些代表反對大越黨參加會議,理由是它有親日傾向。胡誌明則讚成讓大越黨參加,認為這樣可以爭取其中有愛國思想的知識分子為革命服務。此外,胡誌明還建議邀請一些從不參與政治的團體參加,如佛教會、開智會等代表參加。接著,胡誌明又提出進一步擴大會議成員,讓工人救國會和農民救國會的代表與越盟一起參加會議。這些建議遭到越革頭目張倍公等人的強烈反對。他們認為這樣一來,越盟的勢力將會占據會議的大多數。在這種情況下,胡誌明決定請張發奎出麵裁決,便給張發奎寫了一封信。張發奎出於對胡誌明的尊重,又考慮到他同越盟的接觸剛剛有一個良好的開端,不願在這件事情上引起麻煩,便支持胡誌明的建議。

幾天後,張發奎宴請籌委會的各方麵代表,並在席間發表談話說:“我認為,如果等到所有的準備都完全周到之後才召開會議,那就大錯特錯了。出於這種考慮,我請胡代表(胡誌明)為我起草了召開會議的計劃。我仔細閱讀了這份計劃草案,認為這是一份革命的計劃,處處體現了平等的精神和越南各革命黨派加強團結的願望。我向各位推薦這一計劃。”張發奎的講話既已定了調,張倍公隻好對張發奎表示感謝,不敢再提其他意見了。其他代表也不得不對胡誌明草擬的計劃表示讚成。

為確保會議順利進行,不受外界幹擾,張發奎把第四戰區的禮堂作為召開會議的地點。會議進行得頗為“莊嚴”、“隆重”,各方麵的代表都西裝革履,但胡誌明卻和平時一樣著裝。他雖然深知在場的不少人都站在越南革命的對立麵,但在會上則表現得落落大方。他講話時,著重介紹了越盟的活動,特別強調了共產黨人在反對法、日帝國主義侵略鬥爭中的作用。張發奎多次鼓掌,對胡誌明的講話表示歡迎,並堅持出席到散會。在張發奎親自坐鎮的情況下,胡誌明被選為越南革命同盟會(越革)執委會的候補委員。

會議結束後,胡誌明對身邊人員說:“會議的結果是我們的重大成功。我們參加會議是正確的,抵製會議則是錯誤的。當然,我們不能對蔣介石抱有幻想,但我們可以,而且需要通過中國來尋找與其他盟國取得聯係的途徑,爭取對我們解放事業的援助。”張發奎通過胡誌明的支持和幫助,成功地召開了會議,達到了他改組越南革命同盟會的目的。在請示重慶之後,張發奎同意胡誌明回國。這樣,胡誌明帶領18名越盟幹部,於1944年8月9日離開柳州回國,繼續領導越南革命。

在監獄極為惡劣的條件和獄警的嚴密監視下,胡誌明寫下了133首漢文詩,包括七絕、七律、五絕和雜體詩。胡誌明將它們抄在土紙上,合訂成一個小冊子,在封麵上寫下了“獄中日記”四個字。這些詩用樸實無華的語言揭露了國民黨統治下犯人遭受的非人待遇,表達了對勞苦大眾的深切同情,反映了一位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堅強意誌、必勝信念和寬闊胸懷。其中第一首這樣寫道:身體在獄中,精神在獄外,欲成大事業,精神更要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