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佛看世界

大千世界,趣聞橫生,細細品嚐,回味無窮。
個人資料
雕塑佛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國防大學教授:網上對國民黨抗戰有很多不實吹噓

(2010-03-26 10:44:48) 下一個

 ● 國防大學教授 徐焰 少將

  2010 年03月26日

  自改革開放和解放思想後,國內史學界對抗日戰爭的史料有了全麵了解的條件,對當年國民黨軍隊擔責作戰的正麵戰場也有了客觀評價。相較國民黨當局在大陸和到台灣出版的書籍完全抹煞共產黨抗戰業績的寫法,自20世紀80年代後大陸方麵的出版物已能充分肯定國民黨當局在抗戰中的正麵作用,同時仍客觀地指出其腐敗無能和作戰指導消極的一麵。不過事物往往從一個極端跑到另一個極端,近些年有些人借口糾正改革開放前較少提及正麵戰場的偏向,以吹噓和引用不實資料的方式誇大國民黨當局在抗戰中的戰績,在一些網站上這種傾向又特別嚴重。其實,這方麵的一些不實宣傳已不簡單是史學問題,有些已是國內華敵對勢力組織的網絡輿論戰的一部分,其目的通過吹噓美化當年人民革命所推翻的反動舊勢力,以此來否定當年中國革命戰爭和建立新中國的鬥爭的合理性。因此,公正地評述抗戰中的正麵戰場,不僅涉及到是否對讀者和網友負責,也是樹立正確的曆史觀和關係到現實政治態度的大問題。

  國民黨軍抗戰有兩麵性,初期“不抵抗”政策不容辯解

  曆史是一麵多棱鏡,歪曲它的最好辦法便是隻講一麵。改革開放前有些讀物講到抗戰時的國民黨當局,隻講其“不抵抗”政策和一潰千裏,這就不能解釋為何畢竟還堅持了八年抗戰。改革開放後通過思想解放廣開言路,有人又隻談正麵戰場戰果如何輝煌,這也不能解釋為何屢戰屢敗。何況抗戰初期國民黨軍戰敗尚可用武器落後辯解,抗戰後期中美聯合空軍已掌握製空權,國民黨軍得到美援後裝備也較日軍為優,兵力更一直居於絕對優勢,為什麽在直至抗戰勝利前夕的1944年至 1945年初仍出現豫、湘、桂大潰敗?為何直至日本投降前也未能展開反攻,最終依靠他國攻日而坐等勝利呢?

  提到國民黨當局在抗戰時表現,不可避免地提到1931年“九一八事變”時實行“不抵抗政策”。 這種政府下令“不抵抗”丟失80萬平方公裏國土和3000萬同胞的行為,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大的賣國行為。鴉片戰爭、甲午戰爭後割地,畢竟還是抵抗後敗而失地,麵對日軍突襲東北南京政府卻不敢抵抗而撤軍棄地,這不僅引來全國民眾的怒罵,還引來國民黨內一些實權派在要求抗日的旗幟下發動“福建事變”、“兩廣事變”和“西安事變”以示強烈反對。

  為了掩飾“九一八”時棄地的屈辱,國民黨政府在1937年全麵抗戰開始直至逃台後都聲稱那時軍力 “未準備好”,隻有到1937年盧溝橋事變時才有力量抵抗,近些一些網站上也發文重新鼓吹這種無恥的賣國謬論。且不說缺乏準備根本不能成為將國土恭手讓人的理由,就是看一下1931年至1937年間中日兩國實力量的消長對比便可知道,“不抵抗”而失地的結果隻是造成日本實力大增,中國的國力反而削弱。尤其是日本輕易侵占富庶的中國東北後,其國內經濟危機馬上得到化解,工業產值在五年內增長了一倍。此間中國內地經濟力量雖有增強,卻也遠抵不上不戰而失最大的工業區東三省的損失,那些為“不抵抗”政策辯解的言論無論從哪個角度都站不腳。

  “公正評價”對國民黨當局抗戰表現,就不可表功諱過

  近些年有人在網上和某些刊物上發文,要“公正評價國民黨抗戰史”,並片麵引用國民黨當局在大陸和當台灣後的觀點和吹噓史料作為根據。例如許多網站還根據台灣戰史所列的名錄,登載抗戰時死亡的將級軍官數目超過200人,想以此來表功。客觀看待曆史的人們,當然承認國民黨軍有眾多高級軍官犧牲的事實,不過若認真考證,台灣戰史的這一數字卻包括了陣亡後追贈軍銜者,還有當時在國共“磨擦”中死亡者,真正陣亡於對日作戰的在任將官在 110人左右(因個別人死因還難判定)。不過,當年還有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抗戰時投降日軍充當偽軍頭目的國民黨將級軍官,至1943年時即達58人之多,在他們率領下成建製投敵的軍隊也達50萬,成為日本占領區偽軍的主要來源。追隨副總裁汪精衛降日的國民黨中央委員,居然也有20人,以此構成了南京偽 “國民政府”的基礎。那些講 “公正”的人卻這些鐵的史實患有選擇性失明,故意避而不談,其“公正”“全麵”又在哪裏?

  如果以抗戰意誌的堅定性來對照,更可以看到中國共產黨在抗戰時沒有一個投降日軍的高級將領或中央委員。在作戰中確存在單個被俘的八路軍、新四軍幹部戰士在日軍威逼下投降當漢奸的事例,卻找不到一個營、一個連成建製投敵當偽軍的中共領導的部隊。哪個黨、哪支軍隊的抗戰意誌堅決,這不是最好的說明嗎?至於有人對比國共雙方在抗戰中傷亡數目,看到國民黨軍共傷亡320萬人而中共部隊共傷亡60萬人,便以此吹噓前者,從軍事知識上看也屬強詞奪理。哪一方傷亡多並不等於作戰貢獻大,在某些情況還隻能說明指揮笨拙,何況抗戰時國民黨軍隊的數量在初期要比中共領導的部隊多30倍,在後期也多4倍。

  如果看一下國民黨軍在抗戰中的損失,開小差和內部折磨減員者還遠遠大於作戰。1944年11月兵役部部長鹿鍾麟在國民政府紀念周上報告,抗戰七年來前後征壯丁共 1100 萬人(其中會有重複統計),實際到達戰場者不及500萬人,其餘都逃亡或病故。這裏所說“病故”實際多指抓捕捆綁時虐待至死,至於多數壯丁的損失還是開小差。國民黨軍隊形成一個士兵 “抓-逃-再抓”的惡性循環(遠征印緬的軍隊無法開小差除外),這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各國軍隊中是罕見的,恰是其政治軍事腐敗的突出表現。

  引用戰史數字時用當年吹噓報道,會嚴重混淆視聽

  國民黨軍當年在戰爭中敗多勝少,重要原因是欺上瞞下盛行,戰果吹噓經常達到無人相信的地步。如其“剿共”作戰□□布的“殲匪”戰果累計,便超過解放區人口總和,抗戰時的戰報也因虛假充斥而為國際史學界輕視,一般都不屑引用。事過幾十年後,現在有人卻把塵封的吹噓品當成“發現新史料”,在網上一再發貼以蒙騙缺乏曆史知識的新一代人。

  以當年國民政府的戰報對照戰場情況,有軍事常識者便到處看到離譜之處。如1938年6月至10月的武漢保衛戰期間,國民黨軍稱殺傷日軍20萬人,包括在萬家嶺“殲滅日軍第106師團”。其實日軍進攻武漢的兵力為九個師團25萬人,若真有此損失早就接近全軍覆沒,怎麽能攻占武漢?按日方統計,“武漢攻略戰”時傷亡3萬多人,這裏會存在一些隱漏。不過按戰場情形推算,戰鬥傷亡再同因氣候炎熱生病減員相加,日軍總損失不會超過10萬人。

  對“萬家嶺大捷”及此戰中團長張靈甫的表現,當年國民黨報刊曾大肆吹噓,近年也有一些網站引用。其實中國在抗戰期間沒有“殲滅”過任何日軍師團,除了遠征軍在反攻滇西時由美國航空兵支援在騰衝殲滅過日軍一個聯隊(團)外,此外在國內戰場上也未成建製殲滅過日軍一個聯隊,至多是給某部敵軍以重大殺傷。1938年10月上旬日軍第106師團突入萬家嶺時,薛嶽指揮的18個師攻其進行包圍試圖予以殲滅,激戰半個月後,被圍日軍得到第17師團增援,國民黨軍隨即解圍撤退。這一仗還算是國民黨軍在武漢保衛戰中打得最好的一仗,按國民黨軍戰後較準確的統計也隻是斃敵3000 人,傷敵5000人,俘敵300人,對擁有1.6萬兵員的第106師團而言可算損失半數,按軍語概念也遠算不上“殲滅”。

  近年有的網站上一再發出所謂1944年“桂林保衛戰”的所謂“輝煌戰績”是擊斃日軍1.2萬、打傷1.9萬人,其中還“擊斃9個聯隊長”。事實是日軍進攻桂林的部隊為兩個師團全部加一個師團一部共7個聯隊,總兵力不過3萬人,僅三天便攻占全城,其傷亡輕微。如果真有斃傷敵共3.1萬的戰果,攻城日軍豈不被全部消滅 (而且有的聯隊長還不止被打死了一次),怎麽又會有桂林的迅速失陷和守軍棄城而逃呢?

  國民黨逃台後所出版的抗戰史,多少收斂了一些吹噓戰果後,所列戰果仍嚴重不實,如1985年紀念抗戰勝利四十周年時仍聲稱“國軍”共斃傷日軍276萬人。實際上經查日軍在戰後的資料統計,在中國戰場上的傷亡共計為133萬人(此外緬甸方麵軍對華作戰還傷亡4萬多人),還是對國共兩軍和民眾遊擊隊作戰的總和。國民黨當局對戰爭統計的嚴重不實,除虛報外還由於當時政權機構無效能,其政府對國內人口都從未普查過,聲稱“四萬萬同胞”隻是根據賣鹽數量推算出來的。新中國成立後1953年進行首次人口普查時,才知道全國人口已超過6億。

  國民政府的腐敗國內外公認,談抗戰仍不能忽視此點

  客觀評價曆史的人,承認國民黨政權在 1937年至1945年還堅持了抗戰,其軍隊的許多官兵還曾做過英勇奮戰。不過由於統治集團的腐朽無能,抗戰不力、殘民有餘的事例在當年舉不勝舉,成為國民政府失去人心的重要原因,也是談及抗戰史時所不可諱言的內容。

  在八年全麵抗戰中,據估算中國因戰事死傷共3500萬人(其中死亡 2100萬,負傷1400萬),除日軍屠殺外,有相當一部分還是因本國敗類和腐朽無能的當權者作孽。例如1938年徐州會戰失敗後,蔣介石去阻攔日軍西進下令在河南花園口掘開黃河堤防,此事國民黨當局在大陸時一直推說為日機轟炸造成決口。退至台灣後國民黨當局在史書上才承認此事為本軍所做,卻又胡說什麽 “抗戰八年,黃泛阻敵西進,保障西北,功不可沒。”無情的曆史卻早就證實,這些“功不可沒”的謬說早已被“水”沒矣!據花園口決堤後粗略統計,淹死百姓達 89萬(淹沒日軍僅其第14師團一小部千數人),喪失家園淪為難民者近1000萬。此舉雖使進攻武漢的日軍一度改道,四個月後還是攻陷了當地,受到最大損失的隻是黃河下遊的人民。這樣殘害百萬人民用以自保的政府和軍隊,又怎麽可能不遭到民眾的仇恨?抗日戰爭期間長期主管第五戰區的李宗仁到美國後寫回憶錄便稱,當時說河南民眾恨國軍(尤其是湯恩伯部)甚於恨日軍的說法,“據我所知,不是過分汙蔑之辭”。

  自古來作惡必有惡報。果然,1944年春日軍以12萬人發起“一號作戰”進攻中原的40萬國民黨軍時,湯恩伯指揮各部在一個月內便潰不成軍。在危急時刻,河南許多民眾竟群起攻擊敗逃的國民黨軍,將其數萬人繳械,這更加劇了中原崩潰。花園口決堤十年後,當年黃泛區附近爆發了規模宏大的淮海戰役,當地幾百萬民眾用雙腿和手推車更清楚表達了自己對蔣介石抗戰時作為的看法──那就是全力支援解放軍打倒他們切齒痛恨的國民黨政權!

  抗戰期間正麵戰場共有22次會戰,除了為取得外援反攻滇緬是主動進攻,其餘都是被動防禦。到了抗戰後期,以“四大家族”為代表的黨國要人在大後方發國難財,孔宋兩家將包括美援在內的大量財富搜入私囊,民怨沸騰已不可遏製。國民黨軍裝備好的部隊又多數放在後方,明顯是保存實力準備內戰,對此國民黨政權的主要支持者美國都不諱言。1949年7月美國國務院公布的白皮書便解釋說:“美國參戰後,國民黨顯然就認定日本最後必將戰敗,以為可以有機會來改進它的地位,和中共作最後的決鬥。……戰爭後期中國抵抗力的部分癱瘓,主要就是這種爭權造成的。”

  當年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馮玉祥曾感歎,政府視民眾如草芥,民眾便視政府如仇讎。抗戰勝利後僅四年,不可避免的曆史事件終於發生了,那便是剛享受過勝利者榮耀的國民黨政府被人民推翻。 1950年1月12日,美國國務卿艾奇遜在全國新聞俱樂部發表的講話也承認:“蔣介石並不是為軍事優勢所擊敗,而是為中國人民所拋棄。”看看抗戰期間正麵戰場和大後方的情況,便可知道被“拋棄”的原因是什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winstonwang 回複 悄悄話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專製製度的犧牲品,隻不過有些自以為身居高位的人自以為自己是這個製度的受益者,要努力去維護這個製度,就像當年的義和團。可是他隻要麵對比他官大哪怕一點點的人,或者麵對總參或者總政的一個哪怕小小的分管幹部組織製度的處長或者上校,中校什麽的,你問問他自己是不是感到像一條Gou?所以,在這個製度下誰都沒有尊嚴,誰都心理扭曲!
winstonwang 回複 悄悄話 儲安平當年早就一針見血的指出:談到民主,如果國民黨執政,那是個多和少的問題,如果共產黨執政,那就是有還是無的問題。
他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提出這個觀點的,而當今的曆史已經最好地詮釋了他的預言。
winstonwang 回複 悄悄話 國民政府的腐敗國內外公認,談抗戰仍不能忽視此點
可是我們今天的政府呢?其腐敗恐怕有過之而無不及吧?而且當年國民黨腐敗還有傅斯年敢向特務頭子陳立夫還有大權在手的宋子文開炮,而且國民黨居然怕了他,不單不敢收拾他,最多也隻是恨恨地背後罵他幾句,而我們今天的不但腐敗,而且批評腐敗的人不是背井離鄉就是關在牢裏,談批評國民黨恐怕也不能忽視這一點吧!
不妨問問這個少將,他每年的三公支出有多少?是否敢公開自己的財產?
隻要把這些問題想清楚了,你就知道我說這家夥的文章不通是有道理了吧?
winstonwang 回複 悄悄話 這個少將既不懂曆史更缺乏思維能力,他顯然不知道很多抗戰早期曆史(無知),或者知道了故意不說(惡毒),盡管曆史不能假設,但是我們不妨換位思考一下即可戳破這個所謂少將的謊言,今天中國這樣的人太多,諸如什麽方永剛之流,說些不合邏輯的話語,還美其名曰為了黨,其實不過是為了再升為中將,就像那個要求對美國強硬的楊毅少將一樣,軍人的使命在戰場,有這樣的軍人,我真為祖國擔憂!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