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軍事博物館裏,在雷鋒的諸多遺物中,有一個叫“黃麗”的女孩贈送給他的一個燙金塑套筆記本,筆記本的前麵是贈言。
親如同胞的弟小雷:
你勇敢聰明,有智慧,有前途,有遠見,思想明朗,看問題全麵,天真活潑,令人可愛,有外在的美給(和)內在的美。對任何同誌都抱著極其信仰(賴)的態度,等等。這一切結合起來,真算得我心愛的弟弟,忠心的朋友。
弟弟你直(值)得人羨幕(慕)的(地方)還多著哩,(你)是青年中少有的,在建設社會主義中是(你會做出)很大貢獻的。
弟弟,幹勁和鑽勁使你勇往直前,希望你在建設共產主義(事業)中把你的光和熱發(傳)遍到全世界,讓人們都知道你的名字,使人們都熱愛你和敬佩你。弟弟,希望你實現姐姐的理想……
祝你愉快!
姐黃麗亂草
1958年11月7日
就是這封錯字很多、不太通順的信,牽動了很多人的心,成為雷鋒生命曆程中久久得不到破解的一個謎。
幾經周折,不久前,《武漢晚報》記者在長沙市一個居民小區裏尋到了“黃麗”----—王佩玲女士,對她做了獨家專訪。
48年前的“姐弟情”
1958年2月底,21歲的王佩玲從湖南望城縣供銷社下放到團山湖農場勞動。一天下午放工後,她走在回宿舍的路上,看到一個小青年手拿一本書,邊走邊看。平時也喜歡讀書的王佩玲禁不住好奇地喊了一聲:“小鬼,看什麽書,能借給我看嗎?”他回過頭看著她,一臉的笑容,爽朗地說:“好,你拿去吧。”
王佩玲就這樣和當時名叫雷正興年方18歲的雷鋒相識並成了好朋友。她喊他小雷,他叫她王姐。雷鋒有一個藏書箱,裏頭有《黃繼光》、《卓婭和舒拉的故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不少書。王佩玲經常找雷鋒去借書,他們的交往更多了。
王佩玲當年照片
一天中午,雷鋒突然來到了她的宿舍,笑嘻嘻地給她送來一個筆記本,扉頁寫有贈言,筆記本裏頭還夾著一張他的全身照,背麵題寫著:“送給王佩玲同誌留念。雷正興贈。1958.3.13。”她很喜歡這兩件禮物,現在這兩件物品珍藏在望城雷鋒博物館裏。
此後,雷鋒收工後經常跑去找她,陪她到水塘洗衣服……一份特殊的“姐弟情”就這樣一天天地加深了。
自由戀愛受到歧視
王佩玲和雷鋒的特殊關係漸漸地暴露在公眾麵前,但在那個年代,自由戀愛卻受到了別人冷視。
雷鋒是農場第一個、也是惟一一個拖拉機手,農場準備給他配備一個助手,王佩玲得知後找到團委報名,一個場部領導得知後竟對團委書記說:“派誰去也不能派王佩玲去!你呀,得把她看緊點,莫等今後鬧出醜事來。”
為了阻止兩人關係的發展,場裏領導還分別單獨找她和雷鋒談話,要給他們分別介紹對象,但都被兩人婉言回絕。
一次他們相聚的時候,王佩玲談起他寫給她的信被同事看後取笑的事說:“你給我取個假名吧,今後寫信就用假名,別人不會知道。”雷鋒眯著眼一笑,點頭說:“行!”沉思了一小會兒,雷鋒說:“就叫黃麗吧?黃與王諧音,麗就是美麗的意思。”
特別的愛情信物
1958年11月初,雷鋒被“鞍鋼”錄用,王佩玲於是買了一個筆記本,在油燈下寫了上麵那一段贈言,並署上了雷鋒給她起的名字“黃麗”。11月9日上午,王佩玲在送別雷鋒時,將這個特別的信物送給了他。而雷鋒這一走,卻成了兩人的永別。
雷鋒走後一個多月,因組建人民公社,王佩玲的工作數次調動。自此,她與雷鋒失去了聯係。雷正興到“鞍鋼”後,便改名叫雷鋒。當兵後,他曾多次通過信函或者借出差的機會打探王佩玲的去向,但都沒有結果。
1963年3月6日,王佩玲無意中在當天的《湖南日報》看見了雷鋒的照片,頓時愣住了。這個偉大的雷鋒,不就是她朝思暮想的雷正興嗎?她的心怦怦直跳,看完雷鋒的生平事跡和犧牲的經過,淚水止不住流下來……
當天,她滿懷痛苦寫下了一篇紀念日記,然後扯下了這一頁,麵對著牆上鏡框裏的雷鋒像鞠了三個躬,然後把這頁日記燒化……
王佩玲今年已經69歲了,多年來她總想讓老伴陪自己去遼寧撫順走一趟,給雷鋒掃掃墓。今年初,他們如願以償,來到了撫順。那天,撫順下了一場鵝毛大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