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一年七月十八日上午,鄧小平以中共中央副主席的身份會見香港《明報》社長查良鏞,即武俠小說家金庸。這是鄧小平第一次在人民大會堂正式單獨會見香港同胞,在當時引起了世界轟動,亦對“大俠”金庸產生了巨大影響。
1959年,金庸在香港創立《明報》。“文革”期間,鄧小平被流放到江西農村。金庸在《明報》上為鄧小平打抱不平,強烈抨擊“文革”的不合理,並且不斷地支持彭德懷等人,讚揚周恩來倡導的“四個現代化”。由此,他成了林彪、“四人幫”眼中香港的頭號“反動文人”。
1976年春,鄧小平再次被逐出政壇。金庸在社評中預言鄧小平不久就會重返權力舞台中心。這一預測一年後即得到證實。對此,金庸曾對記者說:“我的想象實際代表了中國多數人的願望,既然是眾望,大概事情就可以做到。”在金庸看來,鄧小平是郭靖般的英雄人物。批鄧批得最激烈的時候,金庸聽說鄧小平對各種批判毫不理睬,對“四人幫”的圍攻不動聲色,使對方氣急敗壞。鄧小平如此剛強不屈,又有如此豐富的鬥爭駕馭能力,真令人敬佩!
70年代後期,鄧小平複出,大力主張經濟建設。金庸在《明報》支持鄧小平有魄力、有遠見,在中國推行改革開放,推翻了以前不合理的製度,令人佩服。
粉碎“四人幫”後,鄧小平第三次複出,使金庸對中國的未來充滿了信心。他感慨地說:“幾十年啦,我最想見的就是鄧小平。我一直很欽佩他的風骨。他真像我武俠小說中的英雄人物。”
鄧小平曾托人從境外買過一套金庸小說,對其愛不釋手。對於金庸的《明報》社評,他也知曉。1981年,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了《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把黨的工作中心調整到經濟建設上來。同時,用和平方式統一祖國也成了正式議題。鄧小平會見金庸可以向海內外傳遞中共新的對台工作信息。
為什麽一定要通過金庸?在鄧小平看來,金庸是兩岸極好的傳話人。因為他有深厚的傳統文化根底,在華人世界有號召力;同時,金庸多年來與林彪、“四人幫”筆鬥,在海外有忠厚正直的好名聲,台灣方麵對他有好感。1973年春,金庸曾應邀去過台灣,盡管病重的蔣介石沒見他,但蔣經國就時政國事與其進行了深談。此時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人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沒有響應國際上“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圖謀。因此,金庸對其保持了一定的好感。此行金庸還走訪了金門“前線”,那裏到處都是炮位和機關槍陣地,地底坑道縱橫,坦克車通行無阻,一片肅殺之氣。兄弟鬩於牆,相煎何太急?麵對海峽對岸大陸雄偉的海岸線,金庸感歎:“我這一生如能親眼看見一個統一的中國政府,實在是畢生最大的願望。”
金庸發出的愛國之音,得到了回應。鄧小平恢複工作後,中共邀請金庸回大陸訪問。金庸提出想見鄧小平。報告很快送到鄧小平那裏,他在報告上批示:願意見見查先生。
1981年,金庸回到大陸。昔日離開時,他是熱血青年。現在,則是年入花甲,滄桑看雲,赤子情懷依舊。
7月的北京非常炎熱,要見鄧小平,金庸十分鄭重其事。他早早起床,穿好西裝,帶上妻子兒女,在有關同誌的陪同下,驅車向天安門方向駛去。
此時,鄧小平穿著短袖襯衫,已在人民大會堂福建廳門口準備迎接。一見金庸,鄧小平立即上前,熱情地握著他的手說:“歡迎查先生。我們已是老朋友了。你的小說我讀過,我這是第三次重出江湖啊!你書中的主角大多曆經磨難才成大事,這是人生規律。”
金庸滿麵春風,微微躬身行禮,握著鄧小平的手說:“我一直對您很仰慕,今天能見到您,感到榮幸。”一番寒暄後,金庸將家人一一介紹給鄧小平,鄧小平連說:“歡迎!歡迎!”鄧小平和金庸全家在迎客鬆的巨幅畫下合影留念。隨後,倆人走進福建廳會談。鄧小平見金庸身穿西裝,就說:“今年北京天氣很熱,你除了外衣吧。咱們不用拘禮。”
一位是飽經憂患、的中共領導人,一位是寫了二十多年社評,的政論家,倆人坦誠地交談,涉及到不少尖銳問題。
鄧小平抽著煙,對金庸說:“十一屆六中全會後,還有三件大事:一是在國際上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二是完成祖國統一大業;三是搞好經濟建設。”金庸說:“我覺得在國家統一這件事上,大陸的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最基本的因素。”鄧小平表示讚同:“三件大事中,國家的經濟建設最重要,我們的經濟建設發展得好,其它兩件事就有基礎,經濟建設是根本,目前的經濟需要調整。”
倆人進一步談起十一屆六中全會的人事變動,金庸說:“鄧副主席本來可以當主席,但你堅持不做。這樣不重個人名位的事,在中國曆史和世界曆史上,都十分罕有,令人敬佩。”鄧小平聽後微微一笑,深深地吸了一口煙,說:“名氣嘛,已經有了,還要什麽更多的名?一切要看得遠些。我身體還不錯,但畢竟年紀大了,現在每天隻能工作8小時,再長了就會疲倦……”“你們《明報》要我當國家主席。當國家主席,資格嘛,不是沒有。不過我還想多活幾年,多為國家、人民辦點事。現在和中國建立外交關係的國家有120多個,每年有許多國家元首來訪問,國家主席就要迎送、接待、設宴,這麽多應酬要花很多時間和精力。”
鄧小平說,六中全會的召開比原定時間推遲了,是因為《決議》沒寫好。寫《決議》經過了反複討論,最大的一次討論會有4000人參加。寫《決議》的目的是總結經驗,統一認識,團結一致向前看,對曆史問題做出實事求是、恰如其分的總結,然後一心一意搞四個現代化建設。
鄧小平這時想到的是,搞經濟建設,一定要擺脫極“左”的和所謂“興無滅資”的純而又純的“社會主義”教條的束縛。他抽出一根香煙遞給金庸,自己又點了一根,問:“查先生,世界上有多少種社會主義?”金庸說:“我想自從法國傅立葉、聖西門,英國的歐文首先提出社會主義理論以來,世界上已有許多種社會主義。鄧副主席,請你指教。”鄧小平笑了:“你說不上不要緊,哈哈,我也說不上。”“我看世界上的社會主義,總有100多種吧。來,再抽一根煙。”說著,又遞給金庸一根香煙,意味深長地說:“沒有定規麽,中國要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金庸順著話題說:“六中全會開得比大家想象中的好,國內外的反應都很好。全會通過的對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很好。”
會談中,鄧小平談起金庸父親當年在斯大林極端的“鎮反”中被殺之事。金庸點點頭:“人人黃泉不能複生,算了吧!”並表示父親的命運隻是改朝換代之際發生的悲劇,自己已淡然不記“前仇”。
《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是一篇重要的曆史文獻,標誌著中國共產黨在指導思想上勝利完成了撥亂反正的曆史任務。當時,鄧小平通過會見金庸,讓港、澳、台灣和海外同胞對《決議》的背景了解得更詳細,有助於更廣泛的大團結,有助於激發廣大海外同胞建設祖國的熱情。在這次會談中,鄧小平著重談到實現台灣回歸祖國,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問題。
會談持續了一個小時,金庸起身告辭,鄧小平親自送他離開。倆人邊走邊談,到了大廳外,還站著談了一會兒,鄧小平握著金庸的手說:“查先生以後可以時常回來,到處去看看,最好每年來一次。”
當晚,中央電視台在新聞節目中播放了鄧小平與金庸會談的消息,港澳及世界各地的新聞媒體都紛紛予以報道,轟動一時。當年9月,《明報月刊》同時發表金庸和鄧小平談話的記錄及《中國之旅:查良鏞先生訪問記》,此書出版3天就全部售空,連續加印了兩次。
和鄧小平見麵後,金庸將全部精力投入到祖國統一的偉業中。對金庸來說,這次會見影響巨大,他說:“訪問大陸回來,我心裏很樂觀,對大陸樂觀,對台灣樂觀,對香港樂觀,也就是對整個中國樂觀!”
最好的資源是人和文化,日本中國都一樣。你不像是個 believer 如果要感恩(節),你會感謝誰?
鄧小平的經濟成就是靠中國地大物博,文明傳統基礎優越而得到的!
若是,像日本沒有資源,他們能夠如此做嗎?
整個越南賠進去,也沒辦法呀!
你說的有點道理,但下一個鄧小平應該是一個懂得如何低調、平衡發展、和政改的偉人,這是前一個鄧小平沒來得及做的。
若中國再有兩三個鄧小平,中國必定完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