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佛看世界

大千世界,趣聞橫生,細細品嚐,回味無窮。
個人資料
雕塑佛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毛澤東與蔣介石晚年的較量(組圖)

(2009-07-15 11:35:57) 下一個

  中共建政後,毛澤東與蔣介石再沒有見過麵。但這並不等於說二人之間再沒有任何接觸,隻不過,他們之間的接觸是以特殊方式進行的。1975年春節後,蔣介石通過秘密渠道向中共方麵表示:可以請毛澤東來台灣訪問。毛澤東得知這一消息十分高興。《世紀風采》刊登的薑毅然的文章對這段曆史有記載。

  蔣介石三次拒絕美國分裂中國

  20世紀50年代,美國利用朝鮮戰爭和兩次台海危機,曾經先後三次策劃了分裂中國的大陰謀,蔣介石對此堅決抵製,得到了毛澤東的讚許。在“一個中國”這個關乎民族大義的原則問題上,毛澤東與蔣介石這兩位鬥爭了幾十年的“老對手”似乎是不謀而合地走到一起。



重慶談判蔣介石與毛澤東相互敬酒


  朝鮮戰爭爆發,美國拋出“台灣地位未定論”,台灣當局聲明:“台灣係中國領土之一部分,乃為各自所公認”;“聯合國無權討論台灣問題”。

  第一次台海危機,美國欲使“台灣問題國際化”。蔣介石聲言:“‘漢賊不兩立’,為中國人立身報國的基本立場。”

  第二次台海危機,杜勒斯策劃“劃峽而治“,蔣介石不屑一顧:“那隻是片麵的聲明”,“沒有任何義務來遵守它”。

  上世紀50年代末,台灣有些人,包括國民黨內部一些人,也打出了民主選舉的旗號,要競選“總統”。這背後與美國有關。美國見蔣介石對美國搞“兩個中國”不配合,就打算把蔣介石換掉,讓另外一個更聽話的人來當總統。

  在美國人的活動下,台灣政壇上出現了推舉總統候選人的活動。有人推舉陳誠,也有人推舉胡適。胡適是個親美派,但他是個文人,沒有從政經驗,被選上總統的可能性不大。於是,美國就傾全力支持陳誠。

  蔣介石表麵上說同意搞民主競選,實際上從來就不打算放棄權力。

  毛澤東:台灣還是蔣介石當總統好

  蔣介石堅持“一個中國”的立場,在很大程度上與毛澤東達到了“共鳴”,並受到了毛澤東的讚許。1959年2月,毛澤東在一次談話中語出驚人:台灣還是蔣介石當‘總統’好”。因為他在“一個中國”問題上的立場是“不含糊”的。

  同年12月14日,周恩來在接見首批被特赦的杜聿明等11名國民黨戰犯時說:“民族立場很重要,我們對蔣介石還留有餘地,就是因為他在民族問題上對美帝國主義還鬧點別扭,他也反對托管,反對搞兩個中國”。

  1960年5月22日,毛澤東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特別強調:“台灣寧可放在蔣氏父子手裏,不能落到美國人手中”。毛澤東的這句話被會議確定為中國共產黨對台灣工作的總方針。毛澤東說:“對於蔣介石,我們可以等待,解放台灣的任務不一定要我們這一代完成,可以留交下一代去做。要逐步地創造些條件,一旦時機成熟就好辦了。”

  毛澤東、周恩來代表中國共產黨所表達的和談誠意和提出的一係列對台方針、政策,對台灣當局和蔣介石產生了深遠影響。他多次明確地表示:“隻要一息尚存,決不接受兩個中國”。可以說,在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反對美國“兩個中國”政策的問題上,共產黨與國民黨、毛澤東與蔣介石是不謀而合地走到了一起。

  毛澤東和蔣介石派人互相溝通

  由於毛澤東與蔣介石在維護中國統一問題上見解一致,在挫敗美國人搞“兩個中國”陰謀問題上,配合也算默契,雙方都有了建立特殊聯係的打算。

  1945年重慶談判期間的毛澤東與蔣介石

  上世紀50年代後期和60年代初期,國共雙方都努力尋找能夠實現溝通的中間人。這個人終於被找到了,他就是曹聚仁。

  曹聚仁是個有一定政治活動能力的文化人,過去與共產黨和國民黨的上層人物都有密切接觸,國共兩黨都把他視為上賓,他本人對國共兩黨也表現出一種不偏不倚的態度。正是因為這個關係,他在中國共產黨解放大陸時,沒有留在大陸為新中國政權工作,也沒有跑到台灣去為國民黨政權工作,而是跑到了香港。他想做一個“不在此山中”的觀察者。

  此後曹聚仁多次往返於大陸與台灣之間,為國共兩黨的溝通而奔忙。曹每次到大陸,毛澤東、周恩來都與他秘密談話。毛澤東和周恩來在談話中都表示了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意圖,並且答應和平解決台灣問題後,給蔣介石以優厚的條件和待遇。曹也在返回香港後轉道台灣,直接與蔣氏父子見麵,轉告中共方麵的意見。

  經過多次溝通,國共雙方在一些重要問題上有了一些共識,比如,國共兩黨都堅持一個中國,都維護祖國統一;國共兩黨也都有了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意願。

  毛澤東給蔣介石製定“一綱四目”

  炮擊金門不久,毛澤東和周恩來在北京會見曹聚仁並請他吃飯。在這次談話中,毛澤東告訴曹聚仁:“隻要蔣氏父子能抵製美國,我們可以和他合作。我們讚成蔣介石保住金、馬的方針。如蔣撤退金、馬,大勢已去,人心動搖,很可能垮。隻要不同美國搞在一起,台、澎、金、馬都可由蔣管,不管多少年,但要讓通航,不要來大陸搞特務活動。台、澎、金、馬要整個回來。”

  毛澤東還說:“我們的方針是孤立美國。他隻有走路一條,不走隻有被動。要告訴台灣,我們在華沙不談台灣問題,隻談要美國人走路。蔣不要怕我們同美國人一起整他。”“他們同美國的連理枝解散,同大陸連起來,根還是你的,可以活下去,可以搞你的一套。”

  當在場的有人提出,美國人一走,美國對台灣的軍援會斷絕時,毛澤東說:“我們全部供應。他的軍隊可以保存,我不壓迫他裁兵,不要他簡政,讓他搞三民主義,反共在他那裏反,但不要派飛機、派特務來搗亂。他不來白色特務,我也不去紅色特務。”

  曹聚仁問:“那麽,台灣人民還可以保留原來的生活方式嗎?”毛澤東答道:“照他們自己的生活方式。”

  上世紀60年代初期,毛澤東把曾經提出的給蔣氏父子的寬大政策,加以細化,又增加了一些新的內容,形成了和平統一祖國的總體構想。後來周恩來把毛澤東的這些構想概括為“一綱四目”。

  “一綱四目”的具體內容是:“一綱”:隻要台灣回歸祖國,其他一切問題悉尊重總裁(指蔣介石)與兄(指陳誠)意見妥善處理。“四目”:第一,台灣回歸祖國後,除外交必須統一於中央外,所有軍政大事安排等悉由總裁與兄全權處理。第二,所有軍政及建設費用,不足之數,悉由中央撥付。第三,台灣之社會改革,可以從緩,必俟條件成熟,並尊重總裁與兄意見協商決定,然後進行。第四,雙方互約不派人進行破壞對方團結之事。

  曹聚仁向蔣氏父子講了毛澤東的意思。蔣介石、蔣經國、陳誠等國民黨高層領導人經過研究,決定提出他們的一些條件。曹聚仁帶著這些意見,往返於大陸與台灣之間。經過一番努力,雙方在一些重要問題上基本達成了一致。

  1965年 7月20 日,蔣氏父子根據他們與大陸溝通的結果,擬出了六個條件。這六個條件是:1、蔣介石偕同舊部回到大陸,可以定居在浙江以外的任何省區,仍任國民黨總裁。北京建議撥出江西廬山為蔣介石居住與辦公的湯沐地(即封地)。2、蔣經國任台灣省省長。台灣除交出外交與軍事外,北京隻堅持農業方麵耕者有其田,其他內政完全由台灣省政府全權處理。3、台灣不得接受任何軍事與經濟援助;財政上有困難,由北京照美國支援數額照撥補助。4、台灣海、空軍並入北京控製。陸軍縮編為四個師,其中一個師駐在廈門、金門地區,三個師駐在台灣。5、廈門與金門合並為一個自由市,作為北京與台北間的緩衝與聯絡地區。該市市長由駐軍師長兼任。此一師長由台北征求北京同意後任命,其資格應為陸軍中將,政治上為北京所接受。6、台灣現任文武百官的官階、待遇照舊不變。人民生活保證隻可提高,不可降低。

  這些條件,對國共雙方都有利。可惜由於不久之後,中國大陸發生了文化大革命,一些民主黨派和民主人士也受到衝擊,蔣介石得知這些情況後,對共產黨的政策產生了疑慮,便中斷了與共產黨的聯係。



溫州禮念店推出“蔣介石與毛澤東歡笑言和”公仔版


  蔣介石密約毛澤東訪台

  1968年,蔣介石聽說一些紅衛兵去了他的老家溪口,炸毀了慈庵,十分氣憤。他曾囑咐兒孫:“永記此一仇恨不忘,為家為國建立大業,光先裕後,以雪此家仇國恥也。”但是他不久又聽說,周恩來親自出麵,保護了他家在溪口的一切房產和祖墳,心裏對中共高層又產生了感激之情。

  1972年2月21日,毛澤東在會見美國總統尼克鬆時,把蔣介石稱為“老朋友”。這個消息在美國和香港傳了很久。蔣介石注意到,毛澤東對尼克鬆說:“實際上,我們同他的交情比你們長得多。”對毛澤東說的這句話,蔣介石思考了很久。

  1975年春節後,蔣介石秘密找來國民黨元老陳立夫,讓他通過在香港的秘密渠道,向中共方麵表示:可以請毛澤東來台灣訪問。

  毛澤東得到這個消息十分高興。但1975年毛澤東的身體已經很差,周恩來也重病在身,他們兩人都不能到台灣訪問。毛澤東找來鄧小平,向鄧小平交待:你可以代表我去台灣,兩岸可以以此為契機,盡快實現“三通”。

  陳立夫得知毛澤東打算派鄧小平來台灣的消息後,十分高興。為了配合這次溝通,陳立夫還在香港發表了一篇題為《假如我是毛澤東》的文章,文中說: “歡迎毛澤東或者周恩來到台灣訪問與蔣介石重開談判之路,以造福國家人民。”他說:希望毛澤東“以大事小,不計前嫌,效仿北伐和抗日國共兩度合作的前例,開創再次合作的新局麵。”

  但是,正當陳立夫積極努力尋求與大陸溝通之時,蔣介石卻因病於1975年4月5日去世。海峽兩岸的再次溝通又中斷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