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佛看世界

大千世界,趣聞橫生,細細品嚐,回味無窮。
個人資料
雕塑佛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財神爺的最後歲月:孔祥熙無奈的晚年生活(組圖)

(2009-06-05 15:08:23) 下一個

湖北人民出版社新出的《民國政要的最後歲月》(範小方李永銘著),通過平實的敘述,展示民國政治軍事要人們不同的政治和生命的歸屬。他們中有孫中山、廖仲愷這樣的偉人;也有汪精衛、周佛海等敗類。麵對曆史潮流,他們作出了各自不同的抉擇,其最後歲月,榮辱各別,發人深思。

抗戰後期,孔祥熙因鯨吞巨額美金公債的醜聞被弄到了國民參政會。他再也混不下去了。1945年5月,他不得不“辭去”行政院副院長職務,7月又辭去中央銀行總裁職務。

1946年,孔祥熙在上海對其財產作認真清理,把能帶走的東西盡量轉移到香港和國外。1947年夏天,孔祥熙回到了他的老家山西太穀。

在太穀,孔祥熙隆重宴請了各親戚本家,然後與他們揖手告別。待一切準備充分後,他先讓夫人宋藹齡赴美,自己則於這一年秋天來到上海。幾天後,孔祥熙向蔣介石及國民黨中央發出一電,以“忽接家人自美來電,謂夫人染患惡病,情況嚴重”為由,不等蔣介石批準,他隨即匆匆買了飛機票,飛往美國。

孔祥熙到美國後,住進了離紐約不遠的裏佛代爾一幢豪華的別墅。這是他早先花巨資買下的,他與夫人宋藹齡將長期住在這兒。另外,他們還在紐約郊區花160多萬美金買下了一幢高級住宅,同時,孔祥熙還在紐約最繁華的鬧市中心百老匯大街一家星級旅館,長期租了一個房間,每天租金150美元。如此高昂的消費,連美國富翁也自歎弗如。


孔祥熙



來到國外,孔祥熙已沒有很多事可幹了,除了陪他的夫人宋藹齡看病外,隔一天,他得到紐約去照看他的中國銀行。1950年,台灣的蔣介石“總統府”聘他為“資政”,但他遠在美國,這僅僅隻是個榮譽性的頭銜而已。孔祥熙覺得自己“無官一身輕”,悠哉遊哉,他要在這所謂的“自由樂土”上無憂無慮地度過晚年。

然而,美國並非他所想象的那樣是塊安定的“綠洲”。美國總統杜魯門一直對國民黨貪官汙吏將他們龐大的美援中飽私囊而憤憤不平。在杜魯門的直接命令下,美國聯邦調查局開始調查孔家、宋家在美國的財產,並對孔祥熙實施秘密監視。對此,孔祥熙惶惶不可終日。後來,孔祥熙找到一位美國的朋友,這個朋友給他出了一個主意。

首先,孔祥熙與這位朋友進行了多方麵的幕後活動,終於打通關節,由美國參議院外委會及美國財政部公布了一個類似“證明”的材料,說什麽在美國的全部華僑連同中國銀行在內,所有存款不超過5000萬美元,這就從側麵否認了杜魯門關於10億美金的猜測。然後,孔祥熙破例接見記者,編造了一些謊話。他說:“我家祖輩父輩,曆來經營票號、商號,家產總算是富有的,不過,這幾十年來,由於通貨膨脹,戰亂頻繁,祖產大部分都損失了。本人投資於國內各工商事業的資本,這次大陸淪陷,也整個蕩然無存。民國以來的內戰,和大陸的淪陷,孔家損失慘重,目下生活所需,不過是剩下的一點積蓄而已。”言罷神情感傷,似乎他真的是一無所有了。

這一著果然奏效,聯邦調查局的監視、調查不了了之,孔祥熙的危機也隨之而解。




孔祥熙、宋靄齡夫婦早年與長女孔令儀的合影

1954年,蔣介石在台灣召開第二屆所謂“國民大會”。孔祥熙認為重溫舊夢的時機已經到來,便突發奇想,回台灣去參加競選“副總統”。為了謹慎起見,便派曾任過台灣省主席的魏道明先到台北去探察行情。

此時的蔣介石對孔祥熙已不感興趣,他早把這位亡命美國的連襟忘到九霄雲外。為了在台灣重建蔣家王朝,蔣介石把希望放在了太子蔣經國的身上,他采取一係列措施,對國民黨進行改造,重新進行人事安排,重用陳誠等人,讓他們輔佐太子。這種格局逐漸形成,不可能讓孔祥熙插上一腳,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

魏道明一到台灣,蔣介石就深知其意,連忙授意陳誠、蔣經國將孔祥熙的代表擋回去。於是,陳誠、蔣經國便命一家報紙發表文章,大罵豪門,矛頭直指孔祥熙,連魏道明也當作豪門走狗一並痛罵。魏道明自知不妙,灰溜溜返回美國向孔祥熙複命。

孔祥熙的複出希望徹底破滅了,這對他的打擊很大,想到過去隨蔣介石鞍前馬後,拚死效力,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可現在蔣介石六親不認,隻認親兒子,回首過去,自己實在荒唐。這以後,孔祥熙不再與聞政治,心中的政治欲火已如死灰一般,不再複燃。平時,他隻參加一些公益活動,如為慈善機構捐款,在大學設立獎學金等等,他像變了另外一個人,給人的印象,是老氣橫秋的麵貌與萬般無奈的神情。

但隨著年齡的一天天增大,孔祥熙思舊與思鄉的情緒越來越強烈。每當他一人靜下來的時候,思緒就回到了他的山西。可如今那裏是共產黨的天下,他是回不去了。在思考很久後,他決計回台灣,至於蔣介石是否歡迎他回去,他認為回台灣去當個普遍的平民,應該不會成問題的。

1962年10月,孔祥熙從美國飛回台灣。蔣介石對孔祥熙的到來不冷不熱,雖然此時他兒子蔣經國的勢力已大,年邁的孔祥熙已不能構成其威脅了,但孔祥熙畢竟是經國的長輩,多一個這樣的人,對經國總是不太方便。因此,蔣介石隻是對孔祥熙作了禮節性的拜訪和談話,然後給他安排了一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會評議委員”的虛職,就不再理睬他了。

蔣介石的態度,令孔祥熙大失所望,隻好忍氣吞聲、暫且住下再說。他覺得台灣的生活環境十分親切,但生活在其中,又感到並不比在美國自由自在和心情舒暢。因此,孔祥熙在台灣勉強過了三年四個月後,便以赴美治病為借口,於1966年2日28日再度離開台灣,而且決心不再回來。當孔祥熙與一些故舊戚友握手道別時,忍不住老淚縱橫。

到美國後,孔祥熙與宋藹齡一道搬進了長島洛卡斯特穀菲克斯巷的一幢新別墅,他絕了一切幻想,死心塌地地住在那兒,邊看病,邊休養,生活過得幽閑而平靜。

1967年7月22日,孔祥熙起床後,躺在軟靠背椅上,漫不經心地看報。突然,他感到身體極不舒服,家人急忙把他送往紐約的醫院診治。醫生們曾一度穩住了病情。但8月10日又開始惡化,8月16日死於紐約醫院,時年88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