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佛看世界

大千世界,趣聞橫生,細細品嚐,回味無窮。
個人資料
雕塑佛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七七事變”親曆者回憶:我們還是有準備的(組圖)

(2009-06-04 13:40:12) 下一個

事變前夕:中國駐軍有一定準備

孫文濤當年是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保衛戰的指揮官之一。1937年春,他在中共地下黨發動熱血青年參加和支持抗日前線的29軍之際,被介紹到國民革命軍第29軍37師110旅219團牞當時團部駐紮長辛店。孫文濤暫任文書職名,隨三營行動。

前方團部組建好後,孫文濤去縣政府拜會了河北省行政督察專員兼縣長王冷齋。吉星文團長6月下廬山,回團第三天到宛平城,視察了防禦陣地。他向三營全體官兵訓話時說:“廬山是廬山,盧溝橋是盧溝橋,盧溝橋不是廬山!”團長的意思很明確,就是一切要立足於打。次日,團長調孫文濤回長辛店團部談話。隨即,提升他為上尉偵察參謀,負責前方團部和軍事情報,並協助三營長工作。



“七七事變”後,中國軍隊沿長城開赴前線


事變第一槍:日軍子彈擦牆而過

7月初,暑熱襲人,連續幾場雨後,永定河水略有上漲,深處齊胸。

7日早上,從豐台開來一隊日軍,繞過宛平到鐵路橋北的河灘裏去演習,但與往日不同有二:一是日軍攜帶彈藥充足,配有山炮、飲水和食品;二是並未演習,而是原地休息呈待命狀。近黃昏,情報說日軍收兵回豐台。緊跟著送來情報:日軍回途中占領了城東北400米處的瓦窯車站,並把隊伍潛伏在城東鐵路外側的路基下麵,向南展開,擺出了攻城的架勢,背後的小高地(也稱沙崗子)為日軍指揮位子。這個情報非同小可,孫文濤立即告訴三營長,準備應急;並用電話報團長;同時通知了縣政府,王縣長派警察早早關上了城門。

晚10時許,城東鐵路橋涵下露出了鬼子兵,他們排著四路縱隊,每隊十幾個人,全副武裝以進行速度整齊地向東門走來,一個小隊長模樣的頭頭走在隊前。到城下他用中國話叫門稱:“我們今天演習丟失一人,需要進城搜查!”帶崗的馬排長在城上回答:“城裏沒有你們的人,不能開城門!你們回去!”城下日軍堅持要進城,上下言來語去僵持不休。就在劍拔弩張之時,隻聽“砰”的一聲,一顆子彈從日軍隊伍中射出擦著城牆飛向夜空。這就是盧溝橋事變的第一槍!

孫文濤繼續回憶:隨著這一報警的槍聲,潛伏在鐵路東側的日軍的輕重機槍及山炮一齊向宛平城開火,城上守軍被迫還擊,先報銷了城下的 60來名鬼子。敵人是沿鐵路向南展開隊形,我軍是從北向南打,正好給它來了個“穿糖葫蘆”,把敵人揍得稀裏嘩啦。翌日淩晨3時許,東方有些發白,雙方軍服的顏色還難以分辨,卻發現日軍帽子後邊有“屁股簾”,這正好是大刀砍的靶子。小鬼子刺槍術不錯,但是不如大刀來的利落,刀起刀落寒光凜凜,殺得敵人鬼哭狼嚎,不是丟胳膊斷腿,就是做了無頭鬼,傷亡慘重。在惡戰中我方也付出了代價。那天早上能夠自己走下來的彩號,按原路回城到包紮所從孫文濤駐地門前通過,一小時後他門前的小路就被鮮血染紅了。



盧溝橋上的中國守軍


駐軍奮力抵抗多名鬼子軍官剖腹自殺

孫文濤回憶:第二天戰鬥十分緊張激烈,東門始終是敵人的主攻目標。日軍集中山炮向我猛烈轟擊,將東門北側城牆炸開了一個大豁口(至今仍保留著遺址,供後人瞻仰憑吊),步兵輪番向豁口發起衝鋒。守軍有的士兵負了傷,有的犧牲在自己剛壘起的那段城牆上。敵人的炮火不斷,修城的勇士前赴後繼。鬼子兵一片一片地倒在城下。孫文濤和金營長在城牆上指揮作戰時見到這樣一幕,一名鬼子軍官在沙崗子附近剖腹自殺,我們開始以為是為了鼓舞士氣的一種做法,後來又發生了兩三次,我們才明白,這是因為自己的部隊拚光了,軍官必須要效忠天皇。

8日早6點多,吉團長從長辛店疾馳而來,隨從有4個馬弁。孫文濤在前方團部匯報了敵情和戰況後,我們出了房門正準備去營部時,敵人的炮火打得正凶,縣政府被炸毀了,西門樓飛簷被炸上半空中,摔在孫文濤的大門口。孫文濤隨團長剛走到院中央,一發迫擊炮彈帶著刺耳的呼嘯飛到頭頂,孫文濤上前用力推倒團長,隻聽“轟”的一聲,立時磚土飛揚,影壁被炸掉一角,大家距炸點僅兩三米。奇怪的是,在場11人都完好無缺地爬了起來,隻有團長一人右前額掛了花。孫文濤急忙命傳令兵去包紮所找來衛生兵處置,記者們也趕來搶拍鏡頭。吉星文負傷的消息和照片登載於第二天當地的各大報紙上。此時,我平漢線及附近的龍王廟等處相繼失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